第1351章 虽远必诛
讨逆长安的上弦月第1351章虽远必诛督战队在声嘶力竭的呼喊,在凶神恶煞的杀人。骑兵跑的最快,率先撤离。 可步卒却倒了大霉,被北疆军一路追杀。 贺尊说道: 魏明看了石忠唐一眼,守住越州,就守住了南方。 如此,关中和南方依旧能形成夹击之势。虽说势不如前,可好歹还能维系下去。 石忠唐看了魏明一眼, 魏明带着数千骑兵跑了。 石忠唐看着前方溃败的麾下,眼中有痛苦之色,轻声道: 贺尊催促道: 石忠唐知晓,自己这一撤离,天下大势就变了。 原先叛军所向无敌哪怕舆论滔滔,可拳头大的才是大哥啊!所以天下震怖。 觉着再无人能制住这些异族贼子。 可现在,更厉害的一个大哥出现了,把叛军拽住就是一顿毒打。而且,这个大哥身份尊贵,乃是前太子之子。 天下人会如何?自然会拥戴他! 而叛军,将会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人心向背之下。 战略主动,由此易手。 此消彼长,北疆军将会如日中天。本王,不甘心! 石忠唐策马掉头,又不舍的再度回头看着前方。叛军在奔逃。 跑的到处都是。 哪怕是从他马前跑过去的叛军,都不会看他一眼。一道光出现在前方。 石忠唐抬头,就见乌云在渐渐散去。 阳光煌煌,照的他不禁伸手挡住了眼睛。 秋风吹过,吹落了一滴泪珠。 ···· 中军大旗一动,正在溃逃的叛军就越发的乱了。就像是一条被斩断脑袋的蛇,四处乱窜。 李玄浑身浴血,被宁雅韵拉住了马缰,此战大胜,没有必要再去冒险。 李玄点头, 宁雅韵微笑道: 李玄下马,把战马交给乌达,缓缓而行。此战之后,叛军将会陷入低谷。 曾对大唐绝望的天下人,将会再度感受到生机。被切断的国祚,再度被他强行续上。 这种帝王叫做什么?你是中兴之主! 李玄仿佛看到了后世史册中对自己的评价。 这里是沙场,李玄的周边有数百人在护卫。最外围的便是乌达的手下,此刻他们拦截了数十骑。 李玄闻声回身。 须发已经有些斑白的杨略带着数十差不多年纪的男子正在外围。赫连燕过去, 护卫们后退,好奇的看着这数十男子走向李玄。直至他的身前。 跪下。 李玄过去,—一扶起这些忠心耿耿的护卫。 这些护卫为了他远赴异国他乡,从年轻到年长,他们最好的年华就耗在了无尽的等待中。 李玄看着杨略,百感交集。 杨略看着他。 下意识的伸手拍拍他的肩膀。仿佛 是夸赞:你干得不赖!李玄并未躲避。 拍了一下后,杨略才发现自己失礼了。外围,几个文官的眉心皱的能夹死苍蝇。 李玄指着杨略对众人介绍道: 那两个官员愕然。 殿下小时候的尿布都是他换的,别说拍一下肩膀,就算是拥抱一下,也是人之常情。 一个将领来请示,笑容在秦王的脸上渐渐凝固,变成冷漠。 一队队骑兵出发。 那些跪地请降的叛军抬头,绝望嚎叫。 随即,便是一场杀戮。 宁雅韵劝道。 几个文官见秦王态度改变,不禁暗喜。 作为文官,他们更希望自己的主君是一个仁慈的人,至少表面上如此。李玄说道: 子泰的杀心好重······宁雅韵心中暗自叹息。他担心杀戮会让李玄变得暴戾。 赫连荣悄然过来,轻声道: 两千余骑兵赶到。 下马跪地, 杨略说道。李玄微笑道: 这两千余骑终究陌生,殿下第一次见面就赞誉有加,显然是看在杨略的面子上。 这是爱屋及乌啊! 韩纪知晓,杨略的到来,必然会改变北疆的权力架构。 ······· 逃到半道的石忠唐给麾下打气, 一队骑兵狼狈而来。 石忠唐面色一变,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 噗! ·· 石忠唐开口就吐了一口血。 关中乃是他最后的底牌,唯有握住关中,他才有翻本的资格。才有继续逐鹿中原的资格。 他率领大军出战,关中空虚,此刻夹谷关一丢,他便是丧家之犬。 ···· 石忠唐几乎没有考虑,带着麾下就绕了个圈子,往南方而去。 那是夹谷关,不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就凭着他士气尽丧的麾下,一时半会儿破不了。 可追兵就在身后。他只能逃!......随军的民夫来了。 看着尸横遍野的沙场,都倒吸一口凉气。 李玄负手和杨略等人在沙场散步,有说有笑。 「南周军队有守土之 心,却无进取的勇气。」杨略一句话道尽了南周武人的心态。 你让我固守可以,因为这是守护家园。 韩纪笑道。 李玄说道: 因果循环,屡试不爽。前方有人喊道。 李玄止步,微笑道:这一战叛军战死数万,数万人的京观还不够大?众人心中一寒,为那些异族人默哀一瞬。 王老二自告奋勇去监造京观,李玄莞尔点头。 杨略记得王老二,说道: 这话隐晦·····臣老了,以后怕是无法为殿下效力,王老二这等人正好接班。 李玄看着他,杨略苦笑, 李玄淡淡的道。京观在不断升高。 一个叛军文官被带了来。 押送的军士说道。 文官跪下,谄笑道:李玄问道。 别人没发现,但从小看护他长大的杨略却察觉到了一丝不耐烦之意。 夏青说道:李玄摆摆手。 两个军士觉得自己被骗了,恼火的倒拖着夏青往京观那边去。 夏青的声音变得尖利起来, 京观之前,只是一刀。尖叫声消停了。 巨大的京观依旧在往上延伸·······京观石已经做好了,很大。 文房四宝齐备,李玄拿起毛笔,思忖了一下,随即落笔······ —大乾十五年,有异族作乱,荼毒南方及关中,天下震怖。孤举讨逆之旗,领大军南下,败叛贼于此,斩杀无数,筑京观以慑不臣。 这是介绍。众人微笑点头。 这一战,所有人都将标榜青史。李玄继续书写。 —宜悬头承天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唐者,虽远必诛!承天街,乃是长安皇城内接待异族使者的地方。 众人只觉得胸中热血猛的往上一涌。 应当把砍下来的头颅悬挂在异族使者居住的承天街,让他们明白,敢于侵犯大唐的异族,即便离的再远,大唐也必将诛杀! 自从李元、李泌父子发动宫变登基之后,大唐国势便一再下滑。国势下滑,便会引来异族的窥探。 北辽一改对峙的姿态。频频入侵。若非北疆军突然崛起,灭了北辽,此刻大唐的北方,怕是一夕三惊。 南疆叛军的横行,更是令天下人惶然绝望。 他们担心,异族人将会在中原再度展开一次屠戮。 陈国之前的王朝覆灭后,异族联手入侵,把中原杀的十室九空。曾威震四夷的中原沦为了异族的屠宰场。 险些被灭种。 就在此刻,李玄打出了讨逆大旗,率军南下平叛。就在这天下瞩目的一战中,大败石忠唐叛军。 —宜悬头承天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唐者,虽远必诛!这是来自于秦王的表态。 孤,不 会就此罢手! 北疆军,将会挥师南下,直至把叛贼尽数歼灭。而这更是秦王对外的一种姿态。 也可以说是未来大唐外交的原则。谁敢侵犯大唐! 谁敢侵犯大唐人!无论你身在何方!无论你逃到何处!咱们!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