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硕鼠
虽然左穆不擅搏击,但修炼动功,对搏击本质倒是看得更加透彻。 而且,散打搏斗,自己来的六人中,有一个是当年的冠军。来之前,一起生活的那些日子,曾不止一次的给大家展示过。 甚至还说,到了新的时空,拳头才是硬道理。 故而看着哪个兽衣汉子搏击方式,让左穆看出一些蹊跷。 但见子午出手,依旧有些被动,忍不住开口说:子无,或左或右,或上或下,身之不至,意之先行。 子无听见自家人公子之言,心中恍然。搏击越来越灵活,步伐与拳也变得灵动无比。 当两个武力悬殊的人搏击时,水平相当,提前在对方出手的时候做到预判,哪怕是零点几秒钟都是要命的。子无本就武人,今天看到自己公子高妙招数,心中早就痒痒难耐。 此时听见公子提醒,更是亢奋不止。 这不正好找到一个免费陪练,打得那个不亦乐乎。 再看那兽衣汉子神情愈加紧张,额头的汗滚落下来。左穆一看,心中以有急躁,败相已现。倒是子无越来越兴奋,打的时候不像是击倒对方,更像是推导自己的搏击原理一般,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左穆看着子无,暗叹一声:武痴! 一众人看着也是入迷,众兵丁何时见过如此精彩的搏击,忍不住开始高呼:鼓......鼓......鼓...... 左穆叹息这个时代的名字什么都有,这鼓音的鼓还是孤独的孤,还是糊涂的糊? 看着二人打斗,那个鼓倒也敞亮,也不伤人要害,虽然落败迹象已显,但依旧保持着搏斗的规矩与尊严。 只是嘴里不断的吐出些血水来,地上还有一颗粘着血水的牙齿,混着泥土悲惨的看着自己的主人。 住手,这时听得一个宏厚的声音响起。 左穆看去眼睛微微一缩,此人怎会神力外散?难道这个世界,这种功法如此便宜?是个人就会? 左穆不由的警惕起来。 只见一个穿着黑色衣冠四十上下的男人。 左穆心说权力欲望倒不小,时刻惦记着官位,平常都穿着官服四处行走。 左穆刻意的注意着此人,医和也发现了不对,那老家伙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左穆暗暗心惊,医和认识?还是此人有些门道? 而那两人谁也没有住手,依旧打着酣畅。 那黑色衣冠的男子,冷冷的看着这边。似乎发现左穆等人有些不同寻常,倒也没有插手。 两人此时正在地上打着滚,向对方肋骨的地方背部击打着,只是鼓似乎已经力竭。 突然开口说:鸟子不干了,鸟子不干了......说着住了手。 而子无饶有兴致的站了起来,满身污血却格外精神的说:坦子(不知姓名时对人状态的一种称呼,算尊重)!再来。 鼓呲牙裂嘴的慢慢站起身来,狡辩着说:靠外人助力,有何光耀? 子无一脸无辜,但也默认自己确实受公子影响。 左穆暗自好笑,我就说句话,就叫外力?你不也听得到? 笨蛋子无!口都不还,礼的有点白痴一般。 不过左穆也没替子无出面,既然他自己都认了,那我还说什么,武者的世界自有武者的规矩。 那黑色衣冠的男子冷声问道说:公子不凡,只是不知公子来自何处?吾家大鼓,可曾开罪于公子? 左穆,看了看那人问道:在下无甚名姓,倒是大人可自己对质汝鼓,因何起了冲突。 大鼓吐了几口血水,看着左穆牙疼。 这得打掉几颗牙啊? 大鼓居然有些不好意思:隧正大人,是吾对此人兵刃起了贪心。弗怪于人! 左穆一脸蒙圈,心说你倒是光棍,敢做倒也敢认。 这时边上的医和在左穆耳边说道:隧正,宋国?还是鲁国啊? 左穆一时没明白,问道:先生何意? 医和也没觉得左穆疑问有何不妥,此时各国官称各有不同,尤其是乡长级别的,更是五花八门。 但其时隧正只有宋国和鲁国才这么称呼。 医和四方游医,故而知之甚多,而郑国多为里正。 左穆听医和解释完,恍然大悟,突然想到了什么? 鲁国可能性不大,毕竟距离遥远,郑国对其影响还不大,那就是宋了? 看来宋所图不浅啊。 左穆心下有了计较。 不急不缓的说道:宋国的官跑到郑国筑城?这位大人,吾生为郑人,还请大人解惑? 左穆的脸色越来越冷,到九儿的地盘上撒野。 还牵连了羊儿姑娘,坏人一个,比残足更加可恶。 对于这种出生就在粪坑里长大的玩意,左穆向来都是不客气的。 公子何必大惊小怪,仅仅一个野邑,郑君都未必在意,公子倒是上心,公子出于哪家? 左穆懒的搭理:此地为郑国之土,汝宋臣来这里,是要挑起纷争?至于生于哪家?只要是郑国人都有责任保卫自己的国土。 喔,公子口气不小?看来是郑君叔侄?隧正试探左穆问道。 左穆对这种无耻之人向来就是懒得搭理。 转头对着大鼓说道:这位壮士,不知可否跟随于吾? 若跟随于吾,紫金长剑弗用抢夺, 吾送壮士一柄就是。 左穆特别的强调了一声,紫金长剑。 大鼓头摇着和拨浪鼓一样,但眼神中分明看到那种贪婪。 左穆看着想笑,贪婪的家伙。 那隧正脸色大变说道:公子如此无理,难道令尊大人没有教导汝何为礼也? 左穆哈哈哈笑道说: 汝? 汝与吾论礼? 无礼之徒与吾论礼? 各位壮士,乡里,汝等跟随如此不堪,不知廉耻之人,窃据他人土地城邑,据为己有,还铮铮有词的人; 尔等如何对得起汝之先人? 汝之家尊、家祖? 左穆最后又拽出一句: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郑地之民以为己力乎? 那声音让人振聋发聩。 大鼓神一样的配合的说道:隧正大人,这位公子所言当真? 隧正说道:天下之地天下人居之,吾等居于何处,何处便是吾等之地? 这话说的把大鼓给绕了进去。 大鼓挠着头,心说妈的,这是什么原理,好像好有道理哦,好像又不对。 脸上的表情比刚刚挨打还要痛苦。 左穆忍不住好笑:大鼓,若汝修筑房室,吾无功而居,汝可赞同? 大鼓说:这有何不可? 左穆牙疼,接着说道:汝之牛羊、土地、房室都归吾所有,汝可还同意否? 大鼓怒声道:凭什么呀?公子好生无礼? 左穆笑意盈盈的说道:汝之隧正所为,如吾所言,且吾弗如也。 大鼓看着隧正询问道:大人,此事当真?大人不是言与我等,帮这里的小民找个安居之所在吗? 隧正脸色铁青,这个年轻人,随随便便的把自己逼到了失礼的地步? 谁家公子如此心智,怎么从未听说过,郑国还有如此人物? 年龄似乎尚青。 隧正心里诧异之余,却没把大鼓话听了进去,沉思的脸色,让大鼓觉得隧正默认了。 只见大鼓大喝:竖子欺吾,舍命不渝。 (译文:你个大骗子,老子跟你拼了) 说着向那隧正冲了过去,左穆赶紧让子无拦住。 大鼓大怒:为何阻拦于吾? 左穆看着大鼓深情的说:鼓武,吾钦佩壮士武力,但是,汝之隧正尚未承认己过?汝如此拼命?似乎有些不妥。 鼓武以为如何? 鼓武合称算是对大鼓的一种敬称。 大鼓见这翩翩公子如此谦逊,对自己又如此客气,十足君子。 便留在原地说道:便如公子言,隧正大人可有异议。 隧正脸色铁青:公子定要干涉此事?可要想明白了。 大鼓心中气恼,就算你是个官,也不能如此无礼吧,完全无视自己。 哦,想不明白呢?不知大人有何见教? 诸位乡里,此地是郑地亦是汝等生长之地,诸位仔细思量,还有诸位壮丁们,汝等子女长辈皆生于此地,长于此地。 他,左穆指着隧正接着说道:他是宋国人,为何侵我土地,吞我牲畜,占我子女? 众人对当时管制并不清楚,只是知道隧正大人,身着官服,便以为官家之人。 小民如何得知他是那国人。 何况,哪国人和这些小民又有何关系。 但是,听到侵我土地,吞我牲畜,占我子女。 这三样, 小民听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看向隧正的目光里,全是怒火。 有的年轻一些的兵丁都几欲失控。 而此时,左穆站到高一些的土堆上。 大声说道:我不会干涉诸位乡里,但请诸位莫要被小人欺骗,蒙蔽我心。 如硕鼠一般侵害尔等粮粟。 下面的人群更加激愤,但都保持了极大的克制,但是左穆清晰的感受到那滔天的的怒气。 只听着有人咏歌: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左穆呆了,别的不知道,硕鼠出自诗经,小学一二年级记得就背诵过。 不想今天有人出口成歌,形容那人可恶。 实在让人佩服其智慧。 而咏歌中,居然如此悲凉和愤怒。 跟随咏歌的人越来越多,只听: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逝将去汝,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左穆不受控制的被感染了。 尽管乡音咏歌中,乡音居多,言语生涩。 但是那种众人一起咏歌的声音悲凉而愤慨,唱的人也越来越多...... 越来越多的人被感染到了。 战国时期,魏国接管了部分郑国遗土、遗民,而魏王孽待其民,亦咏此歌。 后被记录于《诗经.魏风.硕鼠》,硕鼠也由此而得名。 其实观其文章与文风,当出于野民之颂;乐土乐土,更是对曾经故国的怀念。 家还是自己的好。 隧正蒙了,对,不仅蒙,而且似乎傻了。 对方似乎从一开始就没在乎自己,也没有打算与自己谈。 这位公子从一开始就布局要把自己赶出去,不露痕迹的占据了上风。 而且,似乎......不,已经成功了! 他不能动手,因为,对方的实力,他的资格还不够。 而此时野民和兵丁都站到了对方的阵营,看向自己的眼神中全是敌意...... 你是谁? 我说什么了吗? 我怎么就是宋国人了? 你怎么知道的? 你是谁?究竟是谁? 我怎么莫名其妙的被敌视了? 我怎么成大老鼠了? 这些人可都是跟了我半年甚至一年多的人,为何...... 他走了,没说话! 这里所有的人都在围着这位公子,他成了最多余的一个...... 把快渴望建成的城池府第,不明不白的送人了,窝囊着走了,忘了驾车,忘了一切。 行至半路, 噗的一口鲜血喷将出来...... 本章完。 巾注: 诗经《硕鼠》中,“女”由花巾替换为“汝”,此字读“汝”,也是证明这篇文章,最早出现在春秋郑地的证据之一。推理之言,不作详述。诗经中曲颂之词,优美而简洁。内涵极为丰富,充分体现了民间智慧的伟大和不朽。花巾每每读到时,倍加感慨。 前面写过“第一人称”自称的区分。多是谦虚的一种自我称呼。 说到谦虚,我顺便说说“谦”字。谦虚,按照今天的语法,应该说成,虚谦。谦不是什么好的意思。 只要有人对你谦虚,都是想从你手里获得权利或者利益。 要是有钱、资源、权力的人,看见谦虚的人要小心; 此人心术一定有问题。 狂直之人更可爱,你看唐太宗,他深明此理。 老百姓更不要动不动说“你真谦虚”,这句话不是说给普通老百姓的。 “谦”是地位到一定程度的人,才能用的字。 “谦”字最早来源于《易经》六十四卦中第十五卦——谦卦,艮下坤上;分别为: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简译:谦,不当谦虚解释,第一个谦当满足,拥有讲; 第二个谦当丧失、丢掉讲; 简单翻译是:有点成就,别满足,也别胡作非为,否则会让你的号令失去信誉,失去子民的支持。 用涉大川:用,当防止讲;涉,当陷入讲; 简单翻译:防止你的权力、财富付诸东流; 大川,当流走的讲; 吉,在易经中当“生”讲,没有好坏的意思。 整译:满足、自大会让你丧失你的权力和子民的;所以要防止这些事情的发生。 这是一个老大首先要做到的。吉,在此当延续讲。 这一爻,象给了答案:如果你是谦谦君子,如何做呢? 卑以自牧也! 所以谦谦君子绝对不是什么好词,用今天的话解释就是,为人骄横不受待见的人,才是谦谦君子。 六二,鸣,谦贞,吉; 简译:鸣,当警惕、思考,告诫自己认真思考; 此一字,既当主语,又当宾语。 贞,当规矩讲,正道规矩; 谦贞,连起来就是,给坏习惯或者坏行为,定下规矩。 (过去语句都是倒装) 整译:要不断检验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定好规矩,不要丧失她,并且维护完善她,让规矩生生不息。 这和今天的法律是一个意思,就是所有人都守得规矩,就是“贞”。 “元”“亨”“利”“贞”的贞是这个意思。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啊? 所以人家象又给了你答案:中心得也! (意思就是,你老大的地位稳了,中心得也,是别人都支持的意思。) 九三(阳):劳谦,君,子有终,吉。 简译:这一卦是谦卦的核心所在。 劳,在此同捞,当夺取的意思; 不要让自己陷入满足的状态,这里有以身作则的意思。 劳是这句话的核心,本意就是有智慧有行动(知行合一的精髓),可不是劳动辛苦的意思。 君,子,有终:君,当“令”讲,子当支持你的人,这里有子民的意思; 有,当凝聚、信任讲; 终同众,当人多讲; 也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有了这一卦,才有后面的卦; 整译:守好你的规矩,你的政令或者公司规章制度才能的得道很多很多很多人的支持和执行。 这样做的结果会好到什么程度, 人家象又说了:万民服也。 这个都能看的懂吧? 服不当佩服、服从讲,这里当支持。 千万记住,支持和服从意义完全不一样,服从是被动工作,支持是主动工作,结果大相径庭。 后面的卦,为坤卦,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你这么做,你才能有机会得到大地的眷顾,你的企业才能可能走下去。 简单的说,你终于出头了,咱们说的出头之日,其实就是这个意思,从里向地面伸出来了。 这卦本意,前面全是告诉你怎么当个好老板; 同时,还教给员工怎么判定你的老板有没有前途。 前三“爻yáo”说的明明白白。 前三爻,叫“虚谦” 六四,无不,利,撝谦。 简译:“不”此处当“否”pǐ讲,就是否卦; 撝谦,撝读huī,不读wéi,其实有“回到”的意思‘ 现在有解读解剖的,胡说八道。 人家是让你回到上一爻看看去。 什么意思? 就是回炉的意思。 整译::通过你前面的努力,你已经拥有自然、阳光、土地、财富、美人儿时,顺利的不能再顺利了(这叫无否,相当于今天人说的成功的意思),千万别急着庆贺,回炉看看,经不径得住考验。 这一卦是,让你时刻的小心“谦”产生; 时刻警惕“生谦”。 所以一般古代君王,都要学习这些知识的,可不是四书五经那么简单。 所以,一般正常点的君王、皇帝都是很克制自己的。 后面不“巾注”了; 没人看,没人推,对花巾视而不见。 伤心。 这个就当作给那些投过支持票,看我文字人的一个礼物吧, 有缘人给你了。 这些智慧很牛滴。 后面两爻,喜欢的人,自己想想,都解读到这儿了, 还偷懒? 上帝佛祖默罕默德玉皇大帝,都想哭! 别整天想着嫁个金主,娶个黄金打造的娘娘? 靠智慧,路才能走的更远。 别人娱乐,你跟着娱乐; 做了娱乐的工具 娱乐只能麻痹你自己。 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更应该面对,而不是逃避。 读书,在我认为就是明理,不是为了寻开心,那些麻痹我神经的东西,我躲的远远的。 看我书,还收藏的,应该都和我一个心思的人。 我的一些经验浅见,供兄弟姐妹参考。 希望你的生命 每一天都是阳光灿烂的。 这个年代,学习很重要,不然真的没未来。 肺腑之言。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提示一下,后面两爻,全部无吉,慧者自明) 还有,人家五六个字一卦,千万别拿自己的理解解读、断句,古代是没有标点的。 这里为何非要说说这一卦? 因为这一卦和我们的历史,文化有极大关系。 后世被曲解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后世的阴谋诡计都从这几个阴卦里来的。阴,指的就是卦里,一阳五阴; 谋,就是计算,因为周易中有数,所以出来计算一说; 这就是阴谋的来历。 这里不做详解。 有文化,不吃亏。 不能写了,写下去,“亏”都和“否”卦有关系,否极泰来,这个词来自《易经》; 其实生活中常用的到的词都和《易经》有关。 包括孔子的三人行,中的三,都是学问。 忍不住说一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再送几位书友一个小礼物: “三”,古人为何总热衷于这个数呢? 不是因为他长的好看。 是因为人家的出生 ——很牛。 人家天生来自于《易》; 易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以后就是万物了。 三不能解释成概数。 人不是今天理解的人,这里当“道”讲或者人道; 行,反省、思考讲; 三人行,断句应该是:三,人行。 这里最重要的一个让人误解的字就是“师”字,此字,绝对不是老师的意思。 此字应该当“掌握”讲。 “有”当作为讲; 必,当标准、方向讲。 我,当不足的认知讲。 整体大概意思是: 做事要有连续不断验证,要反复的思考(三:连续不断、反复的意思),才能掌握正确的道理方法,或者掌握正确方向,才能让能力作为有所提升; 后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是告诉你如何验证的方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正确断句)。 “三个人以上就有你的老师,呵呵!”哎...... 误解的原因是后面择“其”的其字误导,认为其代表“三人”去了。 《论语》中的所有师,都没有老师的意思。 这才正确解读,就算你把“度娘”娶回家当老婆,她都不知道。 还有,不懂千万别乱用《易经》里的字词。 告诉你一个很靠谱的事,用不好乱用的倒霉蛋多的去了。 原因自己琢磨。 古字慎用,尤其《易经》。 另外,要懂先贤道理,必须要明白《易》。 不写了,不写了,一篇万字论文啊! 他喵的, 完全自嗨! 真是,伤不起。 本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