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伸冤 (4000字章)(求订阅、月票)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正文卷第601章伸冤“咦?人呢?”    虞拱叫道。    正到关键之处,月镜之中的画面,忽然变得模糊起来。    江舟一手掐诀,一手抚过月镜,口中道:“我这取月溯流之术,循的是人魂气息。”    “此人死去已久,那玉佩离身数年,气息早已淡薄无几,难以推衍。”    说话间,月镜中又勉强出现了模糊的画面。    却连人都看不清,只能隐约听到二人三两话语。    “……幸不辱命,老朽已为后生换回书稿,望后生言而有信,将三万钱带到道兴坊,交予我儿手上……”    “长者放心,暇必不食言!”    话只到了这里,月镜中便再无影像。    江舟摇摇头,挥手撤去了取月术。    “嘶~”    虞拱只急得挠头抓耳。    这关键时刻,怎么就没了?    要不是对象是江舟,他真想破口大骂。    “江大人,要不您再换一样物事,这盒子里还有不少西呢,也许别的物事上还能抠出些来?”    江舟翻了个白眼,你当是挤奶呢?挤挤就有?    虞拱见他神情,便知道没戏了。    只好苦着脸道:“这事儿怎么透着一股邪门劲儿,但又说不出来哪里邪门。”    一旁的纪玄道:“那个老书吏是什么人?贡院里的东西,居然也能随意换取,而且还是科举考生的卷子。”    他算是一语中的了。    江舟也一样在想这个问题。    “对!”    虞拱一拍手道:“我就说哪里不对劲!”    “先不说这些学子进入贡院之前,都会经过验身正心,既有精兵看守,又有鬼神喝问,这小子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能挟带一卷大儒手稿进去?”    “又那么巧,就碰上一个老头,还有这本事给他换回来?”    “这摆明就是被人设套了嘛!难怪这小子第二天就被人以舞弊之罪拿了,还这么快就被问斩,若不是有人设套,哪里会这么快?”    只好叹气道:“唉,可惜了,还差一点儿就知道那书稿究竟去了哪里。”    江舟奇怪地看着他:“虞兄,你找那卷书稿是为了什么?”    虞拱理所当然道:“自然是为了找出那个张佐啊,此事已经过去了几年,这男郭暇也死了,若是不把这老小子揪出来,哪里知道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江舟道:“男郭暇死了,不是还有女郭暇?”    虞拱一怔,有些语滞:“呃……”    他当时察这案子,纯粹只是因为女郭暇数次上门嚷着要找江舟,后来又听说其中鹿鸣宴上以血诉冤,觉得有些蹊跷,才自己私下察探。    按说此事不归他管,不过是因事关江舟罢了。    江舟也知道他的身份也确实于此不便。    毕竟那女郭暇是今科经魁,纵然是冒句顶替,却也是六府台管。    与六府台,尤其是与礼典、教典相关之事,纵然是太守府也不好插手,何况虞拱一个肃妖都尉?    当下问道:“那个经魁郭暇,现在何处?”    虞拱道:“尚关押在提刑司中,不过是那是教典台送来的人,而且还是今科经魁,纵然是虞某,也不能轻易见到。”    “走,去看看。”    江舟起身说道。    他对此事上心,也一样是好奇那代兄赴考,而且还能高中经魁的女子,究竟为什么要找他。    虞拱自然不会拒绝。    事到如今,不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他也不甘心了。    至于教典台和提刑司会不会让他们见那人,虞拱完全不担心。    别说一位三品真人,江舟的身份如今可是正儿八经的“士”,这点面子他们不敢不给。    ……    提刑司大狱。    一间单独的牢房中。    一个身穿儒袍,头戴黑幞的文士正坐在一张椅上,在他身前不远,是一个披头散发,戴着枷锁,身穿囚衣的女子。    这文士,正是今冬秋闱的主考,有“袁白燕”之称的袁景文。    而女子便是以兄名赴考,高中经魁的郭瑜。    “郭暇,你虽是女子之身,却有英雄之志,你虽年少,却有凌云之才。”    “世间男儿,能与你相比者,也是寥寥。”    “我大稷虽讲礼法,男女有别,尊卑有序,但也并非没有女子为官的先例。”    “神都金阙,司典女官,澹台金明虽是女儿身,却照样能为天下士人所敬重,以你资质,未来未必能如此。”    “本官不愿我大稷失一栋梁,有意对你法外施恩……”    “不必了。”    郭瑜虽身披枷锁,脸上却带笑,只是微冷:“我为兄科举,为兄鸣冤,于法有碍,于心无愧。”    “我死不足惜,但吾兄之冤若不得昭雪,便是大稷不教而诛我,我死之后,亦有众目睽睽,天理昭昭。”    袁白燕眉头微皱,有些不悦道:“郭暇,你不必对本官有如此敌意,本官若不想帮你,又何以会出现在此地?”    郭瑜脸上的笑容冷意微敛,抬头自散发间看出:“袁大人,你是一个正直的好官,却正因如此,学生不想害了大人。”    “鹿鸣宴上,学生以血泣冤,非为累及大人,实乃情非得已,只盼以我这一腔血,能洗出一个朗朗乾坤,还吾兄一个公道罢了。”    “哼!”    袁白燕脸上现出怒意,却并非针对郭瑜。    “你当本官是趋炎赴抛,趋吉避凶的小人?会怕了那朱家不成?”    郭瑜摇头:“袁大人一身正气,连当今陛下都敢犯颜直誎,自然不会怕。”    袁白燕抚须自得道:“你既知此事,还有何顾虑?只要你将你所知一切,都告知本官,本官自然会还你一个公道!”    郭瑜却仍然只是摇头。    袁白燕也不由恼了,斥道:“郭暇!你到底想干什么?”    “你应该知道,此事除了本官,没有人敢为你出头,你难道想让你兄长沉冤难雪吗?”    郭瑜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这些日子以来,袁白燕也不是第一次来劝她了。    而且若非袁白燕死保,她早就被人或明或暗地弄死了,绝然活不到现在。    只不过她心中清楚,袁白燕固然刚直,但终究还是官场中人。    若没有遇上贡院中的仇鬼,给她指点了那些话,她或许真就只能靠此人了。    事实却是,她兄长的沉冤,很可能牵扯极大。    连恩仇二鬼这般阴司鬼神,也心有忌惮,多有遮掩,不敢明言。    即便这袁白燕真能如传闻一般刚直,能抵得过朱家的压力为她出头,也没有本事在这旋涡中全身而退。    只可惜,有仇鬼的指点,她本不该在鹿鸣宴上闹那么一出。    只是多次求见那位江大人无果,她心中仇怨早已积深,在鹿鸣宴上,见得众多名士高贤,便按捺不住冲动。    令她心丧如死的,是宴上如此多贤士,却没有一个敢出头,只会独善其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唯一一个袁白燕,也被那朱家人当众羞辱。    如今连官职都差点被人罢了。    若非此人是曾简在帝心之人,恐怕下场比现在更惨。    是以,郭瑜不敢说。    她死便死了,却也没有必要连累他人。    “大人,就是这里了。”    这时,牢记外响起一阵脚步声。    一个狱卒带着几个人走了过来,还将牢门打开,将人请了进来。    袁白燕回头不悦道:“本官不是说过,此处不许任何人打扰?”    那狱卒点头哈腰,脸上却是笑嘻嘻的,并不见害怕。    “袁大人,您既然来了这儿,想必这位举人老爷是冤枉的,这不?这位大人也是来看望举人老爷的,您二位都是一心为公,就不必计较了吧。”    这狱卒倒是会说话,不愧是这提刑大狱的牢头。    暗戳戳地点了袁白燕一句。    袁白燕便知道他是在说自己进来这里,也一样是不合规矩的。    若非他给面子,什么主考官在这里也不好使。    “哼!”    袁白燕这点心胸还是有的,还不至于和一个狱卒置气。    倒是他口中的这位大人令他心生好奇。    不由看向他带来的人。    竟是一个长相俊秀,气度出尘的年轻人。    这自然就是来找人的江舟。    至于他身后长相狞恶的虞拱,就被他当成了跟班,完全没看在眼里。    “你是何人?”    江舟还没答话,那牢头便殷勤地道:“好叫袁大人知晓,这位便是肃靖司的江士史,说起来,您二位都是文人中的这个,大家都是一家人嘛。”    他竖起一个大拇哥笑道。    “肃靖司?”    袁白燕眉头微皱。    本是奇怪,一个肃靖司的官吏,怎的把手伸得这么长?    不过一想到那个“江”字,蓦然一惊:“你是江舟?”    江舟抱拳一笑:“正是江某,袁大人,久闻大名。”    “哦?”    袁白燕追问道:“你什么时候听过本官?”    “……”    江舟不过是客气一句,谁知这袁白燕竟还想打破砂锅问到底。    不过他也不怵,笑吟道:“春社年年带雪归,海棠庭院月争辉。珠帘十二中间卷,玉剪一双高下飞。”    “当年御前犯颜,袁白燕之名,天下谁人不知?”    此乃袁白燕生平最引以为傲之事,但有人提及,都是得意不已。    此时自然也不例外。    本是对江舟有些不悦之意,此时面上也缓和了些。    抚须笑道:“江大人过誉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中君子之名,袁某也早有耳闻。”    袁白燕说着,却神色一正道:“不过,君子之道,当谦正守礼,江大人日后还是少去那些烟花之地,少作些此等靡靡之诗的好。”    “……”    江舟脸皮微微一抽。    这老头……    他怎么没被帝芒砍了?    江舟自忖要换作他是皇帝老儿,有这么个老货在耳边时常叨逼,他估计会忍不住砍人……    怕自己真忍不住抡刀砍人,江舟打算忽略这老头,朝牢中那披枷戴锁的女子看了一眼,说道:“你是郭暇?”    郭瑜披散的头之后,神色激动,反问道:“大人可是江舟?”    “大胆!”    虞拱早就被袁白燕弄得不爽,但江舟不说话,他也不好发作。    此时见这女子竟敢如此无礼,不由骂道:“江大人名讳岂是你能直呼的!”    “大人!”    郭瑜也顾不上他,确定之后,顿时朝江舟扑通一下跪下,泣道:“请江大人为我作主,为我兄昭雪!”    其声凄凄,如杜鹃泣血,令人动容。    袁白燕看得眉头直皱,不满之色溢于颜表。    本官来了这么多次,劝了你多少回,都油盐不进,这小子一来,你倒立马伸起冤来了?    怎么的?    伸冤还要看脸不成?    江舟也没有露出什么不自然之色,大喇喇地坐到了郭瑜身前,袁白燕原来所坐的那张椅子上。    仔细打量了郭瑜几眼,发现她果然与取月术中显现的那“郭暇”长得十分相似。    心中计较,口上说道:“你叫郭暇?”    不待她回答,又跟了一句:“你若真要伸冤,便从实说来,不得有一丝隐瞒。”    郭瑜拜道:“大人,不敢欺瞒大人,小女子本名郭瑜,郭暇乃是家兄之名。”    “三年前,家兄赴江都赶考,却不想竟为人陷害,不仅被夺了功名,还枉送了一条性命。”    “小女子代兄赴举,只为一雪家兄沉冤!”    “还请江大人为小女子作主!”    一旁的袁白燕越听越不是滋味。    保你的是本官,可你连真名本官竟都不配知晓?    江舟并没有问她冤情,反而问道:“你是如何知道我的?”    “我不过是肃靖司一个士史罢了,你若有冤,自去提刑司大堂便是,再不然,这位袁大人也是位刚正之人,适才我在外面也听见了,袁大人可是一心想为你伸冤,你又为何不肯说与他知晓?”    袁白燕不由一挺胸膛,就差说一句:对啊,本官难道就不配吗?    郭瑜说道:“江大人,不是小女子信不过袁大人,实是此事牵扯颇大,小女子不想连累了袁大人。”    “笑话!”    袁白燕怒了:“本官是胆小怕事之人吗?”    就在这时,外头忽然传来一阵吵闹之声。    江舟心神微动,便将这些吵嚷听在耳中。    “把那三个科举舞弊的小人押出来!”    “身为文人,竟敢做下如此丧德之事,科是无耻之尤,实乃我辈之耻!”    “今日必须给我等一个交代,否则我等今日就走了!”    “对!不仅如此,若不罢黜此等小人,我等必要上万言书,痛诉此事,请陛下圣裁!”    过了一会儿,那个牢头满头大汗地跑了回来。    虞拱抓过牢头道:“怎么回事?”    过了一会儿,那个牢头满头大汗地跑了回来。    虞拱抓过牢头道:“怎么回事?”    “两位大人,是那些学子又来闹事了!”    牢头擦着汗道:“自从这三位举人老爷进来后,这些人都来闹过好几回了,两位大人,若是没有其他事,大人还是先回避一下吧,要是被那些学子看到,又不知要闹出什么事来了。”    江舟有点奇怪:“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