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封赏,朝中较量【五一加更】
秦王政元年岁首。 章台宫内。 百官林立,嬴政跪坐王基,其后右侧赵姬跪坐听政。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秦王政第一次朝会。 “寡人新登基为王,欲效仿祖孝文王、父庄襄王,大赦天下,众卿以为如何?” 嬴政轻声开口,威严的双目扫过百官。 “臣以为可,此乃彰显大王仁德!” 立即有人站出说道。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这是历代秦王继位第一件要做的事情。 当初孝文王便赦免了许多被四贵牵连的官员、贵族以及宗室之人。 之后庄襄王继位,又赦免了一些其他罪状不重之人。 嬴政此举同样如此,即便不详说,大家也都会划分出一批罪不重之人进行赦免。 一事过后,嬴政再次开口,“灭韩之战,众将功赏可有评定?” 终于到了论功行赏的阶段,一侧武将纷纷露出期待之色。 “臣等已经查验拟定,请大王、太后过目!” 吕不韦早有准备,将竹简递上,一旁的寺人连忙走下台阶。 嬴政扫了一眼,并无异议,上面的奖赏他早已知道,并且给出了建议,而且秦国一向军功定爵,在这件事上,没有人敢克扣,嬴政转身将竹简交给赵姬。 赵姬看也没看,直接说道:“本宫相信政儿与相邦,说完便直接盖上了太后玺。” 充足展现出了母子一体。 让吕不韦眼帘一垂,暗自警惕。 赵姬不算什么,他了解赵姬,虽然掌握大权,但终究没有什么智慧,但如果赵姬将自己的信任毫无保留的给了嬴政,全心全意辅佐嬴政,母子二人合体,那么以嬴政展现出的智慧,整个朝堂即便是他也会被步步蚕食。 赵姬将竹简交给身旁的侍女,侍女又下去交给吕不韦。 吕不韦随即走到殿前,身形微侧,展开竹简:“秦王政、太后诏:将军蒙骜虽兵败五国合纵,然灭韩有功,赏千金,爵加一级,封右更,将军蒙武诱敌有功,爵加两级封右庶长。” 秦国二十级的军功爵位,除了最开始的几级砍下一个敌军甲士人头就能升爵,其后每升一级就不容易了,要知道昔日武安君白起死前也不过是第十七级,如今的王龁此前也不过是右庶长。 像吕不韦获封文信侯则是因为其辅助赢子楚登上王位,甚至可以说是赢子楚能登上王位,全靠吕不韦的谋划,因此赢子楚与之共享天下,封以昔日武安君都没有获封的侯爵之位。 而蒙武的右更则位列二十级军功爵第十一级,父子同时加封,可见厚爱。 很快吕不韦继续向下念,所有参与的人都获得了丰厚赏赐。 就连名不经传的王翦也从第八级的公乘连升两级,封左庶长。 可以说这一级之后,王翦的地位与先前截然不同,可入朝议事。 要知道,即便是王龁如今也不过是右庶长。 而王翦之子王贲更是被封为郎中令,负责王宫守卫,掌握宫内禁军,负责守卫秦王安全,乃秦王近臣。 父在外为将,子负责保卫秦王,何等荣宠。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讯号,那就是秦王有意重用王翦父子。 待吕不韦彻底念完之后,蒙骜、蒙武、王翦、王龁、麃公、桓齮等武将全部拜倒,“叩谢大王,大王万年!” “叩谢大王,大王万年!” “众卿免礼。” 嬴政手臂一挥,又道:“蒙将军之孙蒙恬、蒙毅乃寡人伴读,今日寡人封其为郎官,入宫陪读。” “谢大王隆恩!” 本来察觉嬴政有意扶植王翦,如今一听此话,蒙骜心中一点郁闷顿时消散,立即山呼。 同样是近臣,但与大王同龄显然更有好处,哪怕现在只是普通郎官,但未来随着大王年长,必然是大王最信重之人。 有此为基,蒙家无忧。 对于此事,没有人反对,毕竟只是一个普通朗官。 其实吕不韦更在意的是郎中令,这可是掌握着宫中防御,护卫秦王,有着实权。 如今这个官职落在嬴政手中,那么嬴政可谓是安全无虞,地位稳如泰山。 赵姬在嬴政身后,看着嬴政的侧脸,双眼微微眯起,脸上满是满意,自己的儿子,已是颇具威严了。 “寡人欲任命长公主之子公子启为内史,掌治京师,相邦以为如何?” 众人归位之后,嬴政又看向吕不韦,轻声问道。 一听此话,殿下顿时议论纷纷。 就连吕不韦也一下警醒过来。 内史可是相当于一郡之长,治理京城上下,位至上卿,可入宫议事。 这可是实权高位,一直都是由他提拔的人担任,如今秦王刚刚继位就要动这个位置,顿让吕不韦感觉到了危险。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苗头。 意味着秦王可能对于他这个相邦有所不满。 这对他很不利。 如今他刚刚成为先王托孤之臣,秦王就释放了这样一个讯号,这让所有人都露出深思。 这一刻,不少人的目光已经极为隐晦的落在吕不韦的身上。 “这是想要借助楚系的力量在朝中分我权柄吗?” 吕不韦心中暗道,随即出列表态,“大王,如今内史李全掌京师并无错漏,而公子启尚且职低,若是突然提拔,怕是有失公允,也难以让人信服。” 吕不韦一脸忧心模样,好似是在为嬴政着想。 内史这个官职他不可能放弃,这对他很重要。 “我倒觉得公子启聪慧、办事也勤恳,能力不俗。” 阳泉君突然站出说道。 毕竟公子启属于楚系,而且他也得到了华阳太后的叮嘱,紧随其后,其他楚系官员也立即赞同。 不过至从当初昭襄王掌权扫除四贵之后,楚系在朝中的力量一直都没有恢复,尤其赢子楚也警惕楚系,虽然他是被华阳太后扶持上来,但是为王之后,也没有多少任用,因此显得楚系如今有些势单力薄。 这也是为何楚系会对赢子楚不满的原因。 很快属于吕不韦的一方人与阳泉君为首的楚系开始争论起来。 跪坐在嬴政右后方的赵姬已经明显露出不耐与疲惫。 她对这些政事毫无兴趣。 也不懂得嬴政为何会突然任用华阳那个女人身边的人。 下方吕不韦看到此景,眼睛微微眯起,心中暗道:“或许这是一个机会,下朝之后去找赵姬,让她提防华阳太后,嬴政如果继续任用楚系,就一定会与赵姬产生嫌隙,如果不用,就会暂时削弱其身边力量。” 虽然吕不韦知道嬴政虽然年少,但智慧非凡,但他还是不想轻易放手到手的权利。 权利这种东西,从来都是需要主动追求争夺的。 就如同他当初选择赢子楚,并费尽心力将赢子楚推上王位,为的不就是今天吗? 他可不想才当三年相邦,人生目标才刚刚开始实现,就这么快失去地位,所以,他必须主动做点什么。 这个时候,嬴政也终于开口,“相邦所言有理,既然如此,便任命公子启为舍人,兼谏议大夫,掌议论,入朝议事。” “大王圣明!” 此话一出,阳泉君立即话锋一转,其他楚系也纷纷表示同意。 显然他们的目的也非是内史,也明白内史这个职位不好谋取,之前的提议不过是个幌子。 谏议大夫官属郎中令,位与其下,不掌兵,但却是秦王近臣,可为王提建议,也是一个很好的展现自己的平台与更上一层的台阶。 见此,吕不韦好似也明白了一些什么,也只能表示赞同。 “小小年纪,权谋之术却是运用的如此炉火纯青。” 吕不韦心中惊讶,这一进一退,看似退让,实则好处尽揽。 首先就是赵姬。 赵姬不喜楚系,以他们现在母子关系,如果嬴政非要赵姬下令,赵姬也不会拒绝,但难免心中有郁。 而且这样一来就直接与百官明说了与他这个相邦不和,不利于稳定朝局。 毕竟他现在还是先王托孤的辅王之臣,又在秦国朝堂经营多年,势力庞大,若是内部引发矛盾,则不利于出兵五国,一统天下。 但如今退一步,那他就不好拒绝。 如此一来,又变得君臣和睦。 “只是不知这次过后,嬴政准备到何时再次发难!” 虽然嬴政退了一步,但他却更加忧心了。 他现在,继续给自己定下一个正确的位置。 究竟是继续争,还是如何,他必须搞清楚他现在与秦王之间究竟如何相处。 不然这样的事,迟早还会发生。 一次、两次也就罢了,如果让秦王退让的多了,那么他也必将为自己埋下祸患。 “除非拒绝的不是我,而是赵姬,但是如今赵姬岂会听我的……” 吕不韦此刻满心忧虑,现在他面临的局面,还比不上赢子楚在位时好过啊。 至少赢子楚对他充分信任。 提拔官员之事议定之后,也临近午时。 但嬴政却没有丝毫休息的意思。 众人也只能饿着肚子。 就连赵姬此刻脸上疲惫都无法遮掩。 虽然她很想下朝,但是这是爱子第一次上朝,她必须支持,因此也必须支撑下去。 嬴政也撇头看到了赵姬苍白的脸色,脸上露出一抹心疼。 赵姬也一直关注着爱子,看着爱子再朝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己的气概,也是极为满足。 因此看到嬴政投射而来的目光,以及爱子脸上的心疼,赵姬顿时心里暖洋洋的,爱子虽然当了秦王,但依旧没有忘记她,依旧关注着她,这让她很满足。 随即她张了张口,没有声音发出,但却让嬴政明白了她的意思。 “放心,母后还能坚持!” 【五一快乐,双倍期间求月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