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匆匆离去
… 爬墙上屋,赵正当先。 “蹭。蹭。蹭。” 顺着墙角,赵正腾空踏墙而上,又转身骑到了墙头上。 徐长生没有直接飞跃上墙,怕吓到着赵正。 “让一让!” 赵正向一旁挪动了一下。 有样学样,徐长生也踏墙向上,又伸手攀登,艰难的爬上了墙头。 墙头很光滑。 看来,赵正没少翻墙偷东西。 徐长生看向赵正,意思是,你懂的。。。老贼。 赵正鄙视徐长生。 懂啥?不懂了吧。拿自己家的东西能算偷吗?不算吧。 徐长生无语。 你是老大,你说了算。 前面的庭院很宽阔,又是堆积如山的蒙布包占满了院子。 “这边油布底下都是米粮,那边是盐巴和铁石,还有毛皮……” “房间里都是布匹……” “那边还有干rou……” 徐长生都怀疑,这哪里是住家院落呀。赵正,这简直就是你外公家的仓库啊。 “这么多货物啊,真是有钱人。正哥,你外公尊姓大名啊?” “赵发财。” “噗嗤——不是,啥名?” “赵—发—财。听清楚了吗?” “哈哈哈,听清楚了。真是好名字啊。” “是,爱财如命。” 赵发财,的确是爱财如命,我看是要钱不要命了。 囤货不卖,待价而沽。如此多的货物堆积如山,在这腥风血雨的时候,简直就是火药桶,一不留神那就玩完了。 “正哥,我闻着有点烟火味。” 不是炊烟袅袅的烟火。 赵正也听明白了,话中有话,道理都懂,却也无法改变。 因为赵国危难,邯郸都城市面上货物奇缺,贸易锐减。商家却囤积粮草,要想发国难财,未必能如愿。 衙门一旦出手,必定抄家,也必然会殃及池鱼。到时候,赵正母子恐怕也就很难藏身了。 得确赵正保能够全身而退,徐长生很替赵正担心。 赵正无奈的朝徐长生笑了笑。 我们是兄弟,对你不设防。 的确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有许多事,赵正什么都对他说了,这让徐长生很是感动。 好兄弟,一辈子。 都说,秦时明月照九州,我以我心付东渡。 赵正不再多说了。 多说无益。 “下去吧,一会儿会有家丁巡查。” 外祖父家前院家丁的巡查时间和路线,赵正都摸透了。 两人从墙头上跳了下来,又转了一圈,来到后花园。 这时候,赵姬已经离开,回房间去了。 徐长生避免了尴尬。 花园不大,池塘里的荷花随风摇曳,飘来淡淡的清香。 正是观景聊天的好去处。 话题扯远了,闲聊呗。 “福弟,你跟随鬼谷子师尊都修学了些啥本领啊?” “正哥,你以后就直接喊我长生,不用客气的。” “嗯,好啊。” “正哥,我现在还没有跟随师尊回山,也没怎么正式修学,只是读读书而已,待回山以后再定修学方向。” “嗯,长生啊,我外公家里还有许多书简,你可以常来,陪我一起读书啊。” 爱读书,是个好习惯。 … 常来常往。 后来,徐长生隔三差五的就去赵正家玩耍。偶尔蹭吃蹭喝。也不拿自己当外人。 情同手足,友于兄弟。 这一天上午,闷热。 赵正心里装着烦心事,很是烦燥、着急,有一个话题急需争论,徐长生也不知道忙什么的,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 侍女小蝶都催了好几次了。 “公子,饭菜都凉了,徐长生怎么还不来啊?” “这家伙,没个准。不管他了,我先吃饭,等他来了就让他吃剩饭。” “嗯,是,公子说的对。” 赵正只是简单的吃了几口,然后就放下了筷子。 一个人吃饭不香,有人争抢才有味道啊。 气的侍女小蝶直跺脚,这个可恶的徐长生,怎么还不来,害的我家公子连饭都吃不好。 可惜,最后等到了中午,徐长生人没来,信来了。 徐长生走了,匆匆离去。 留下一封信,和一个包裹,拜托李斯抽空送给赵正。 李斯直到上完晨读课了,这才想起来,还要送信去,饭也没吃,急匆匆的赶到了赵正家。 正好赶上了饭点。 赵正客气的问了一句:“吃了吗?” 李斯不好意思,“没……没有。” “一起吃吧!” “那……那怎么好意思。” 剩饭,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李斯感叹,剩饭也很丰盛啊。我还想打包,带点给韩非尝尝吧。 随意。 赵正不去管他,独自打开包裹,取出信件。 书信内容很简单。 “正哥,我师尊有急事需要返回山谷,弟长生匆匆离去,有缘再会。勿念。” “另,事急从权,顺手牵羊,替君消去隐患。不用谢!” 说来也巧。 昨早,李斯、韩非等一众学子在晨读时,徐长生听了一耳朵,有一个衙官家的学子正在议论,商贾乱市,需重拳出击,以维护商贸易市之秩序等等话题。 而且,昨天晚上,徐长生就发现了在赵正院落周围有衙役暗探盯点。 徐长生感觉大事不妙,急急急!来不及跟赵正打招呼了。 于是乎,徐长生在临走之前的昨个儿夜里,深更半夜,一个人偷偷的溜了出去,隐身走了一趟赵发财的仓库,也就是赵正外公的庭院,然后施展本领,几个瞬间就将院子里面的货物一扫而空,都装进了海螺空间。 最后,院落里只剩下空壳。然后,就让赵发财逃过一劫。 今天一早,赵国巡检衙役四下出动,搜捕jian商,捉拿细作,清理完毕,收获颇丰。 谁知道,当这一趟的衙差在搜查到赵发财家的仓库时,竟然发现,院子里空空如也。 最后,查无实证,也就不了了之。 当时,赵发财都吓掉魂了,傻傻的坐在院子里,哭一场,笑一场,哭笑不得。 赵发财纳闷了,是谁?偷走了我的仓库。 衙差也纳闷了。 本来也是故意放纵jian商囤积货物的,白白盯上了一个月,等等等等,等到了最后,谁知道在收网的时候,突然发现,鱼没了。 真是见鬼了,连一粒米粮都不曾见到。 你说气人不气人? 没收获,可把衙差气个半死。 …… 赵正又打开锦布包裹之物,这是一块木片。它是徐长生把荀子印章的名帖也留给了他,以防万一。 “关键时刻,拿它保命。” 赵正真的很感动。 他不禁沉思:长生贤弟如此这般守护,又不计风险,默默服务于我,还不求回报,这是何等胸怀。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待我强大,定当厚报。 我起誓。 徐长生还不知道呢,远在奔驰的路上。 其实,徐长生心里也是美滋滋的,抄了赵发财家的仓库,收获满满的。 就像是,《带着仓库穿越到了战国》。 一个字,爽! … 半路上,徐长生问师尊王禅,“师尊,为何勿勿离去?” “赵国邯郸,非久留之地也。” 再不走,半年之内我们也就走不了了。 赵国为了备战血耻,和应对资源危机,马上就要开启封关大阵,并布置天罗地网,准备闭关锁国了。 险些成了笼中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