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仙侠小说 - 东渡寻仙记在线阅读 - 第19章.篱园煮酒

第19章.篱园煮酒

    清香?酱香?浓香?

    徐长生打开酒葫芦塞子,

    看了看,满的!

    闻了闻,香甜!

    咂巴一下嘴,还想品尝一下。

    “嘿嘿……”

    曲妹儿在一旁偷笑。

    徐长生问她:“你笑啥?”

    “你跟齐小刀一样,偷酒喝,小心挨揍。”

    “嗯?啊!不会的。到时候,我就说是你没给打满。”

    “嘿嘿,你骗不了老学霸爷爷的,齐小刀就是这么说的,可是爷爷不相信,

    他第一次偷酒喝,被老学霸拿戒尺打手。

    第二次被打屁股。

    第三次罚抄书,要抄好几遍呢。

    最后,齐小刀才不敢了。”

    徐长生寻思:齐小刀是谁?有空认识一下。

    你偷喝酒了,喝完后,再添点水不就行了。

    不过,要是喝多了,那就没办法了。

    还有,开口就能闻到有酒味,还真不知道怎么说。

    看来,只有跑的快,才有活路。

    “曲妹儿,记帐吧,你是怎么记帐的?”

    “那儿!”曲妹儿用手指墙上的涂鸦。

    只见墙根上面有六幅画,乱七八糟的,跟鬼画符似的。

    “这个是老学霸的帐号,他今天的酒钱,我给画上。”

    几根横向的条纹,画的是竹简吧,上面又画了不少竖线条。

    就见曲妹儿拿炭棒,在横向的竹简上又添加了一条粗点的竖线条。

    徐长生数了数,一共有三十一画。

    “老学霸欠了三十一葫酒钱吗?”

    好像感觉徐长生不相信似的,曲妹儿红着脸,有点恼火了。

    “嗯,我每次都记得准的,错不了。”

    徐长生有点不好意思了,“我是说,你怎么不写字记帐?”

    话一出口,徐长生就后悔了。

    曲妹儿没有在意,却很自豪的说:“我不识字。我哥哥识字,他是学童,正在上私塾。”

    “嗯,你可以让他教你识字的。”

    “不用的,我笨。”

    徐长生知道,不是她笨,而是因为当时条件不允许。

    徐长生转移话题,又问墙上的画。

    还有五幅画,徐长生指着一头牛问,

    “这是什么?”

    “牛车。”

    “谁啊?”

    “这是疾风爷爷的帐单。”

    “哦,疾风啊,我认识。”

    “是吗?”

    这时候,又来人沽酒了。

    “曲妹儿,我要回家吃饭了。很高兴认识你。”

    “嗯,你快回吧。”

    打过招呼后,徐长生告辞离开了。

    曲妹儿是一位很活泼的小姑娘,徐长生跟她多聊了一会儿。

    混个脸熟,希望下次再来时,徐长生准备进酒坊看看,偷师学艺,以后有机会,自己也酿点酒喝喝。

    走几步路,很快到家了。

    黑虎正在门口等候着,一看到徐长生回来了,“汪汪”叫唤着,又跑屋里去了。

    黑虎:看你还追的上我吗?

    徐长生:我不追!

    徐长生进了院子里,齐梦月也从屋里出来了,叫老学霸和王禅吃饭。

    “你俩别下棋了,先吃饭吧!”

    “酒来了,该吃饭了!还是来客人好啊!”

    老学霸和王禅这才停下来,去洗手吃饭。

    饭菜很丰盛,有鱼有rou,还有青菜,小米蒸饭。

    徐长生馋的不行了,肚子都开始叫唤了。

    席地而坐,举案齐眉,还有分餐制,吃个饭而已,总是有那么一点点不得劲,这也太正式了。

    还没有开饭,要等主人说话。

    在一旁的炭炉上,齐梦月正用温火烧水煮酒,水中有一方壶,里面倒满了一葫芦酒。

    徐长生猜测,这酒葫芦,也就能装二斤半左右吧。

    然后,齐梦月将煮好的酒,分别端给王禅和老学霸,这才回到自己的位置。

    一家人,又都是同门师兄师姐师弟,齐梦月这才没有回避,一齐就餐。

    徐长生席地而坐,食案上几份美食,色香味俱全。

    老学霸说话:“今日家宴,喜迎师弟光临寒舍,薄酒一杯,权当给师弟接风洗尘。同时,也恭喜师弟得收佳徒,真是双喜临门。来,满饮此杯!”

    三个喝酒,一人干瞪眼。

    徐长生:我也想喝酒!!!

    王禅:你还小,等长大了,自己回家喝去!

    徐长生:我不说话,我吃菜。下次去打酒时,我一定偷偷喝一大口。

    你来我往,觥筹交错,一壶酒很快就没了。

    齐梦月也就一小杯酒,一直喝到最后。

    老学霸和王禅师兄弟俩喝的最多,边吃边喝,边喝边聊,从天南海北,上天入地,最后才聊到正题:《止乱》

    春秋战国乱悠悠,

    篱园煮酒论英雄。

    宴席上,老学霸与王禅的聊天,又让徐长生重温神州仙凡历史,感慨万千。

    看这世间乱战,谁是真仙英雄!

    【阅读益智,文字传奇。】

    春秋战国历史大背景,《东渡寻仙记》,一个不得不说的寻仙故事。

    话说,商周更替,先有《封神》,后有《诛仙》,神鬼莫测。妖魔鬼怪,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但是,也有漏网之鱼,偶尔兴风做浪。

    世间本无事,凡尘自扰之。

    时至东周,开始有隐世家族出门,世间再起狼烟。

    百家争鸣,乱战纷争。

    东周时期,因正统护道势力削弱,王室有名无实,而“分封”的诸侯国强势崛起,再有隐世百家翻天,实在是管不了。

    很多时候,东周王室也只能挂个名,天下共主。有事不叫你,没事不理你,能留点面子就很不错了。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有一百多个,诸侯国之间,争战不断。

    春秋无义战。

    你打我,我打你,单打不过瘾,会盟联合再群殴,真是你方战罢我登场。

    用一个字来形容:乱!

    春秋有五霸,霸道镇九州。

    齐桓公:亲,大家好!我叫小白,来自齐国,我很厉害。自从我惊险即位,我敢用仇敌管仲为宰相,实行变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坚持,坚持,再坚持,我终于挺住了,变法成功。然后东征西讨,被推荐为春秋第一霸主,名扬天下。

    齐桓公——尊王攘夷。春秋第一霸主!

    晋文公:我名重耳,晋国人。本人谦虚好学,喜欢交朋友。我在外流亡十九年,四处奔波,生活很惨。我在逃亡到楚国时,楚成王帮助了我。楚成王为人不错,就是有点直。知恩图报,我承诺以“退避三舍”来报恩。你莫说,我还真是说到做到了。晋楚“城濮之战”时,我信守承诺,不但退了九十里,还把人家打败了。不好意思,一战成名。

    当然,我是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复国即位的。在此再次表示感谢!

    晋文公——会盟天下。跟老齐并称“齐桓晋文”,春秋第二霸!

    秦穆公:我姓嬴,赵氏,名任好。名字起得好,“人好”命也好,手下大将多,开疆拓土功劳大,我也是春秋时期公认的霸主。晋文公是我的乘龙快婿。

    秦穆公——独霸西戎。秦穆公嫁女——怀赢改嫁,嫁给晋文公重耳,以结秦晋之好,故事非常有名。

    只是,秦穆公死后以人殉葬,《黄鸟》诗歌唱出哀伤!

    楚庄王抱抱拳:我名侣、吕、旅。人要出名会说话,实力至上胆子大。我曾经比较懒,实际上是韬光养晦。后来奋发图强,多次打胜仗。“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这句至理名言就是我说的。我还敢问“周天子的鼎有多大啊?有多重?”。怎么样?不服不行!

    楚庄王——问鼎中原。饮马黄河,一鸣惊人,霸气十足!实力派人物啊!

    宋襄公先鞠躬行礼:吾名兹甫。我有称霸之心,我有仁义之名。我也很努力的,我一直在争霸的道路上。我帮助平定齐乱,小有名气。我在与楚国的“泓水之战”时,遵循对阵之仪。目夷建议,趁敌趟河过半开战,我不同意。目夷又建议,趁敌过河未稳开战,我还是没同意。我也想学学“退避三舍”,礼貌待敌,等待楚军排好战阵才开打。没想到,自家战阵被人家一冲,散了,兵败如山倒……唉!不提也罢,都是伤心泪!

    宋襄王——春秋大义。最终战败受伤身亡。

    就这样天天打仗,年年征战,使得诸侯国疲惫不堪,国力耗损巨大。最重要的是民不聊生,耕地都荒了,长草了。

    那时候,农耕技术非常落后,铁器农具少,粮食产量也很低。没有了粮食,人口就难以增加,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没有余粮,家畜更不可能饲养,rou食奇缺。听说,秦国人连牛rou都吃不上,不许杀牛,杀牛犯法。留着牛好耕田。

    虽然当时生态环境好,山林广布,河湖沼泽多多,野兽禽鸟也很丰富,鱼虾也不少,但是捕捉不易,除非富贵官家围猎,否则收获也没有多少。

    穷家虽破,家是根本,有爱一家亲。漂泊零落如浮萍,落叶要归根。

    所以,

    春秋时期,乱战的时局,引起了隐世家族的关注,其中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农家,阴阳家……诸子百家都来凑热闹,各显神通,欲救民众于水火。

    各家门派学院子弟纷至沓来,出山入世,出将入相,纵横捭阖,睥睨天下。

    计谋出奇迹,风云多变化。

    发展到最后,家破人亡,兼并诸侯国,数量不多了。

    战国七雄出现了!

    大浪淘沙,一百多个诸侯国还剩十几个。其中实力最强的有:齐、楚、燕、韩、赵、魏、秦,史称“战国七雄”。

    这七国都是实力派的,彼此之间的战争更加惨烈,交战双方动辄投入兵马数十万,甚至近百万。战场上歼敌无数,战后伤亡也很大。

    特别关注,秦国自秦穆公去世,已从霸主宝座上跌落下来。

    秦国传至秦孝公时,更是危机重重。秦孝公启用法家商鞅,开始变法,从“徒木立信”开始,陆续颁布新政,法家战时机制,强势推进,执行到位,使秦国逐渐走向富强。

    最后,秦国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一个。

    穆公称霸,孝公变法。秦国又传了好几代了。

    …

    先有春秋五霸,后有战国七雄。

    大浪淘金沙,时势造英雄。

    人才,是关键。

    诸子隐世百家,人才辈出,各领风sao数百年。

    评价完一番乱世枭雄,宴席也就结束了。

    徐长生总结一下。

    根据分析和掐算,王禅很看好秦国。

    老学霸却倾向于看重楚国,楚国尊礼重儒,也是鱼米之乡,综合国力,不容忽视。

    这时,王禅向老学霸提建议,说:“师兄啊,春秋战国五百多年了,该出手止乱了吧?”

    老学霸摇头道:“师弟啊,时机未到,不可乱来。看如今形势严峻,止乱难,难于上青天。

    各家各派都没有动静啊。

    再等等吧,等时机一旦成熟,功到自然成。”

    王禅:“可是,”

    老学霸:“走吧,继续下棋去。”

    徐长生听音识意:分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