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革新之人
品鉴完了黄师傅这碗三卤炸酱面之后,在看向杨铭的这碗面就显得有些平淡无奇了。 虽然那块巨大的烤牛rou十分诱人,但是比起那三卤三丝的完美结合,这牛rou虽然香,但是却少了一种融汇感。 “试吃吧,看看这小家伙儿的面如何。” 包大人倒是很看好杨铭的这碗面,不过另外两位可不是很看好。 黄志兴的面,可以说是天下第一面了。 当初和左公对决,十战的那三胜便是赢在面上。 可以说,对于面这种食物,他黄志兴就是整个云端帝国的顶峰。 杨铭想要超越这碗三卤炸酱面,仅靠奇思妙想可是完全不够的。 即使并不看好杨铭的这碗面,但是楚大人还是决定品尝一下。 “三位大人请稍等,做这面的厨师说吃这个面条是有顺序的。” “请三位大人先吃牛rou,然后喝汤,最后再吃面。” “这面还有这讲究?” 楚大人突然对这面产生了一种好奇,他率先夹起了那片牛rou,咬了上去。 外皮被烤的焦香的牛rou,里面满含着浓郁的rou汁。 guntang的rou汁充满了口腔,牛rou外焦里嫩,不仅保留了牛rou最根本的rou香味,而且还添加了一种清新的芬芳。 “这股香味,是香草!” “他的牛rou先用香草腌制,然后再用果木炭烤制。” 楚大人明显是对吃很有研究的人,一语道破了玄机。 “木生火,顺态创造。” 王监察长呢喃道,这牛rou正好对应了五行相生的创造之态。 “下面,是面汤。” 包大人率先捧起了碗,咕咚咕咚的喝了起来。 喝了半碗面汤,包大人的眼睛突然一亮。 “这面汤,太清爽了!” “这是用酸梅和菌菇高汤配制的面汤。” 楚大人品味了很久才得出结论。 这种搭配,闻所未闻! 酸梅清亮,高汤厚重,这两者很难结合在一起。 如果用猪骨汤或者牛骨汤的话,这味道会怪异至极。 但是,杨铭用菌菇素高汤和酸梅搭配,配成了这一份无比清爽的面汤! “不对,还有一味,不只是酸梅和菌菇高汤。” 楚大人闭上眼睛,又细细的品味了一口。 “在酸味和高汤的鲜味之中,有一个被忽视的味道。” “辣!” “这种辣味如果不细品根本品不出,只有在将汤咽下时才能感受到微微的刺激感!” 杨铭用辣味将鲜和酸中和在了一起。 这种奇思妙想,是从哪里得到的! “不可思议,这真的是一个十五岁少年能够做出来的东西么?” 三位大人越吃越兴奋,如果说吃黄师傅的三卤炸酱面像是品味味觉的豪华盛宴的话。 吃杨铭这碗面,就是在开启味觉的珍藏! 一个又一个的惊喜从珍藏宝箱中迸出,令人不由自主的想要继续探险! “那么,决胜的关键,就是面了!” 包大人说完,率先的挑起一柱子面条,呲溜呲溜的吸了起来。 对决的主题是面,所以哪怕你的牛rou和面汤多么出彩,如果面不行的话,也是白搭。 “唔!” 包大人吃下这一筷子面条,神清猛地变化了。 “怎么可能这么爽弹,这真的是面么!” 包大人感觉这面条在他的口腔中起舞,香弹,极好入口! 不仅如此,沾满了酸汤的面条和黄瓜丝,洋葱酥和苹果丝一同入口,清爽,酥脆和香甜共同的作用在口腔! 而且,这面条,有一种独特的味道,能够让这一切全部都统一起来! 黄师傅的面条,是用几十年经验所捶打出来的配比极佳的面条。 这种面条能够胜任任何面料理,他只需要在配料上做文章就可以了。 而杨铭的面条,实在是太过个性! 只有他的这个汤头,这个牛rou,这个配菜搭配这面条才能有最好最完整的效果。 如果这一碗面里任何的东西发生变化,那就绝对不是这个味道! “这小子,铤而走险,艺高人胆大!” 楚大人的评价极高,这碗面别说黄师傅做不出,这云端帝国根本就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这么做菜! 至今为止,他们所吃的所有的菜品都讲究一个融洽大同,百搭而且温和。 而杨铭的这碗面,有着极其强大的冲击力和个性! 可以说,无法复制,或者说这碗面是史无前例的革新! 他把一个厨师的性格完完本本的揉进了这碗面里。 “这,完全没有可比性。” 楚大人吃完杨铭这碗面之后,说出了这句话。 虽然从味道上,两碗面都达到了完满和极致。 但是,这两碗面有着完全的不同。 一个,是坚持不懈的自我要求。 另一个,是无拘无束的自我表达。 一个是千锤万凿,一个是开天辟地。 杨铭这碗面,说是开天辟地绝对丝毫不为过! 因为,打他之前,就没有人敢这么做菜!甚至,没有人会想要这么做菜。 不知是世俗束缚了创造还是人们已经思想僵化。 菜品的独立创新,被完全的定格在了一个巨大的框架之下。 而杨铭的出现,直接摧毁了这个框架。 宛如一个玩世不恭的泼猴,一棍子将这个框架打了个稀巴烂。 他在挑战框架外面的味觉世界! 一个是精心构筑框架的大师,一个是打破框架的开拓者。 这二者谁胜谁负,根本不难决断。 “第二碗!” 楚大人率先给出了自己的选择。 “第二碗!这小子,可真是大胆呀!” 包大人还不忘多说一句,看了看王监察长,王监察长皱着眉头。 “我选第一碗。” “老王,你可不能说瞎话,这第二碗的革新程度,你不会不知道吧。” 包大人问王监察长,王监察长点了点头。 “我自然是知道,但是这种锲而不舍的踏实更让我钟意。” “革新,我承认很重要,但是在我看来,这种千锤万凿的工匠精神更加重要。” “所以,我这一票,投给第一碗。” 听着王监察长的话,楚大人摆了摆手。 “行了行了,知道你一丝不苟,你们监察司一个个的都是这毛病。” 包大人听了楚大人这话哈哈大笑了两声。 “行了,宣布结果吧,请两位厨师前来认一认。” 侍者行了个礼之后便退了下去,过了一会,杨铭满面红光的走了上来。 黄师傅跟在杨铭身后,也面带着微笑。 老陆冲着杨铭勾了勾手指,示意杨铭过来。 杨铭刚走到老陆身边,老陆直接一巴掌打在了杨铭的脑瓜上。 “你这混小子,给我做饭的时候怎么没这么上心?” “净做些乱七八糟的糊弄我,再敢糊弄我,有你好看的!” 老陆一脸嫌弃的看着杨铭,杨铭嘿嘿一笑。 “其实做这面我也是超常发挥,老陆你可别误会,我给你做饭也是兢兢业业的!” “杨铭,你这面汤的做法难不成是自己琢磨的?” 楚大人十分好奇,这面汤的滋味儿实在是太神奇了,一个十五岁的孩子怎么可能有如此的奇思妙想。 “这面汤啊,其实是我改良的。” “我在左老那讨论做菜的时候,得知了一种叫做冬阴功汤的东西。” “这种汤是由海鲜高汤和酸汤搭配辣椒熬制出来的,味道极其的爽口,但是如果用来做面的汤头就显得过于浓郁了。” “所以,我把海鲜高汤换成了菌菇高汤,把酸汤换成了酸梅,辣椒换成了青蒜。” “这样的面汤清爽而且爽口,十分适合搭配面条来吃!” 听着杨铭的解释,楚大人连连点头。 这冬阴功汤,他倒是听说过,想不到这面汤还有如此的来头,果然这小子的创造力非同凡响。 “那这面呢?不可能只是黄面吧,里面应该加了一些别的东西。” “我在和面的时候,加了一点点碱水,这样的面条十分爽弹,而且微微有些苦的面条能够将食材的味道综合在一起。” “所以,这碗面是集了五行五味的一碗面!” “我叫他,五行五味面。” 这名字,可真是够俗的。 洪老爷子听完直摇头,就连胡月也哈哈大笑,取笑杨铭的没有文化。 林若听着杨铭的描述,心中默念了一番,随即说道: “不如叫三清通明面如何?” 林若一说,包大人直接拍手叫好。 楚大人斜了包大人一眼,你包青云断案子有一手,但是附庸风雅就算了吧。 三次食面,三种感受。 食rou感受木生火,创造之态,对应三清之气。 饮汤感受水木交融,生生不息,对应三清之精。 吃面感受万千圆满,魂定神通,对应三清之神。 精气神三重通明,此所谓三清通明面。 “好,这名字可比五行五味面要好得多,有内涵!” “什么呀,乱七八糟的,我还是觉得五行五味好听!” 杨铭一脸的无奈,但是既然大家都说好,那就勉为其难的接受吧。 “黄师傅,这结果你可满意?” 楚大人问道,黄师傅微笑的拱了拱手。 “方才看杨厨王做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结果,左公慧眼,杨铭实至名归。” “好,既然如此,你们这场比试就此结束,我们该谈一谈正事儿了。” 黄师傅听罢便退了出去,并吩咐人,叫人看住门口,任何人不得入内。 跟着黄师傅一块儿出来的还有杨铭,莫林和胡月。 现在他们说的事儿,小孩子可不能掺和。 “为什么让我们三个出来,师姐可以在里面?” 胡月一脸疑惑的问道。 “你要是有师姐的实力的话,你也可以在里面。” 莫林给出了一个让胡月无法反驳的解释,小丫头只好安定下来,老老实实的跟着黄师傅走了出去。 杨铭跟在黄师傅身后,一脸的阳光。 这盘赢了,黄师傅的菜谱和技术就可以教授给他了。 说实在的,刚才做菜的时候,黄师傅拿一手揉面的功夫可真是厉害! 杨铭做不来,就只能老老实实的用压面机了…… “黄师傅,嘿嘿,我想学您那揉面的手艺,您看?” 黄师傅愣了愣,自己都认可了杨铭的实力,这阚春轩都是他的了,揉面的手艺有什么。 教就完了! 包间立面,几人齐聚在大桌子边上,在这一桌坐着的人除了林若之外,无一不是化神境的高手。 而他们所讨论的问题,源于纵家最新下的一个密旨。 “命吏部楚云飞,刑部包青云,协同监察司一同彻查藏身于云京的教派人员。” “无比将其连根拔起,以绝后患。” 陆城端详着看了好几遍这密旨,纵家应该是早就知道云京内有教派的人了。 之前他们还算是老实,最近行事过于张扬,所以不得不除。 “陛下的这个密旨我倒是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我需要陆城来跟我们分享一下情报。” 楚大人开门见山的说道,洪老爷子眯着眼听着他们的谈话,自然是对这些事情有一个底的。 陆城思索了一下,在场诸位应该都是纵家的心腹,透露一些消息,应该也无妨。 “既然如此,我便和诸位大人分享一下我所知道的情报。” 陆城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王监察长环顾了一下四周,翻手便凝出一个巨大的阵法。 万籁归寂大阵,瞬间便笼罩了整个雅间。 “好的,可以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