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八章 凤求凰
书迷正在阅读:噬元武装、战神喀汗、重生后我是所有大佬的白月光、深渊报亭、开局签到圣人果位、铁马秋风烈、大丘帝下之都、灵州行、不走寻常路的武学系统、谍涯无痕
PS:这一章是防白票的,估计会有龙精虎猛的神仙书友出没,说声抱歉,请稍等五六分钟再看。 …… …… …… …… …… …… …… 兵贵神速。 在发现敌骑的第一时间,李承志就进入了应战的状态。 示警、传讯、集合、列阵……至起步冲锋,用时也就两三分钟。 一里才是五百米,快马急速冲锋至多一分钟就到,按理说敌人早该杀至阵前才对。 但那些胡骑依然像是在散步一样,迈着小碎步,不紧不慢的向南压来。 李承志双眼微眯,疑声问着斥候:“听到哨令之前,墙南的那股胡骑在做什么?” “让过火马阵之后,那股胡骑原本是要向北追来的,但突有旗兵传令,也不知是何令,那股胡骑再未北进,继续留在了墙南……” 李承志眼皮微跳。 慕容定如此这般,显然是想将自己再次逼至墙南…… 但有什么区别? 人还是那些人,兵还是那些兵,哪里不能围,哪边不能战? 让墙内的胡骑北进,再让墙北的胡骑以逸待劳,不是更轻松? 算了,没时间想那么多。 总之就是,你越是想实现的战略意图,我越是要反其道而行! 李承志拉下面甲,猛一磕马,厉声喝道:“锥阵,进!” 之前要用到火马阵,所以必须要有足够的空间以供火马奔出,且不能被波及,自然是长距离的锋矢阵最为合适。 但现在已是手段用尽,前有阻挡,后有追兵,且几乎已被敌军围死的前提下,再摆兵线极长的锋矢阵,就有些找死的意味了。 其余不论,敌军只需分兵数支冲击侧翼,仅有两百多的白骑,分分钟都会被拦截成无数段。 李承志虽离兵法大家还差着好远,但也算小有名声,不可能犯这种致命的错误。 也根本不用考虑或是选择,此时也只有锥形阵才能最大可能的保证白骑的冲击力和战斗力。 若从高处看,此时的骑阵就像一只三角形的箭头……只剩箭头,没有箭杆的那一种,前尖后粗,比之前的锋矢阵短了五六倍,前后还不足二十丈。 不但短,而且密,前后左右均是战马紧挨着战马…… 此阵的特点是前锋要足够坚锐迅速,像针尖一样直扎向前,用最强的战力、最快的速度撕开敌阵。 两翼要够厚,够强,即要保证两翼不被敌人所趁,还要配合前峰,尽可能的扩大战果。 那担任前锋的,只可能是战力最强的李承志。 遑论这二百多骑? 便是在甲兵数千的白甲营,只要李承志举举手,哪个敢不服? 况且已是绝境,不拼命就会死的地步,李亮更不敢再劝…… 李承志、李亮、李睿就是箭头上的那个“尖”。两百余甲骑紧随其后,越往后,阵形就越,阵形如同一只漏斗,直冲向北。 边墙下,留下了一堆孤零零的战马,无所适从…… 胡将悚然一惊,猛的想到一刻前,慕容定命他率兵来此阻击李承志时的话: “李承志在收拢马匹,并未直奔向北。而北部白骑依旧观望,也未南移的迹像,说明这两部依然互不知晓,我等还有机会…… 空开南翼,尽率骧卫绕至北翼,轻装潜行,从两部白骑之间绕至李承志北翼,再举压近,将李承志逼至边墙以南……” 确实如慕容定所料,前期一切如常。李承志抢马抢的不亦乐乎,北部那支白骑也依旧在观望。 甚至是近两千骧卫自墩城潜行至李承志正北方向时,这两部依旧在各行其事。 接下来,只需隔绝南北,将李承志逼到边墙以南,自然是任三千骧卫宰割。 但谁能想到,之前绞尽脑汁,用尽手段,恨不得长出翅膀飞走的李承志,突然就不逃了? 不但不逃,还刚刚正正的冲了过来! 李承志,你不要命了,这可是两千骧卫,而你却只有两百甲骑? 真以为人马俱甲的重骑就能天下无敌? 在轻骑面前,四野之地中的重骑,而且还是一群只有单马的重骑,和一群待宰宰羔羊无任何区别。 轻骑便是只靠马力,耗也能耗死他…… 李承志此举是何等的狂妄,何等的目中无人? 胡将鼻子都快要气歪了,若是以往,他有的是手段教李承志做人。 但胡将更知道:李承志还有数千援军,离此只有四五里。 所以,机会只有一次…… 眼看白骑越奔越快,胡将厉声喝道:“列阵:” 两千张弓同时开弓,箭矢抛射而出,又斜斜落下。层层匝匝,密密麻麻,就像捅了一座巨大的蜂巢,万蜂齐出。 李承志两世为人,如此壮观的场景只在电影中看到过。 但也只是壮观而已。 胡兵开弓时,双方还近有上百丈!而这又不是真的电影里,骑兵的箭还能比步枪的子弹射的更远? 胡兵之所以这么早射箭,无非就是想震慑白骑,想让其放缓马速。 也想让李承志知道:看清楚,我足有两千骑,你才几个人? 但又能如何? 自突遇胡骑的那一刻,李承志便已下定了破釜沉舟的决心。更知心中越是畏难,就越是会首鼠两端,突围的机会就越发渺茫。 还不如拼死一战,死了自然一了百了,但万一能拼出一线生机呢? 李承志不但没有减速,反而用力磕着马腹,生怕会撞个空。 等箭落下来时,离李承志还有百米以上。 再仔细一看,还是如之前见过的那一种轻箭,几乎对全身披甲的亲卫和战马造不成多大的杀伤力。 但对空马却是致命的利器。 若胡骑再来晚一些,等李承志行进时再露面,此时那些空马绝对已被射成超大号的豪猪。 一旦倒地,不但会影响战骑奔袭的速度,战骑十之八九还会被绊倒一部分。 所以李承志才一匹空马都没有带。 也幸好没有急着脱甲,不然这几轮箭雨下来,这两百多亲卫,还能剩下几个? 李承志猛舒一口气,俯低身体,紧紧的抓紧了手里的长枪。 身后的甲骑做着同样的动作,一手持盾,一手握枪。 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双方之间的距离已不足三十丈。 箭如雨下,射到盾牌和盔甲上,发出“叮叮咚咚”的脆响。但除此外,再听不到任何人的嚎叫声和马的惨嘶声。 更没有任何白骑摔倒或是落马,如此近距离的一轮抛射,好似只听了个响? 胡将的心脏狠狠的一缩,手心。额头全是冷汗。 他终于明白,左汗王为何会发出“白甲不满千,满千不可敌”的感慨? 这完全是一群钢铁怪兽…… 但已到此,难道还能不战而逃? 胡将嘶声吼道:“” 吼声未歇,领兵就吹响了传令的号角,只听呜呜几声,原本方方正正的骑阵极速变动,由“口”字型变为“U”字型。 本以为还得硬挨一轮箭雨,但只觉头上突然一空,再无箭矢射来时,李承志下意识的一抬头。 胡骑竟然在朝自家的马屁股射箭? 李承志的头皮直发麻。 他原以为,胡兵将备马前置是为了阻挡白骑的冲势,迫使白骑提前减速,乃至混战,以减少胡兵死伤。 但哪知人家活学活用,弄了个低配版的火马阵,而且还是三面齐攻。 这可是整整两千匹马,仅仅两百白骑能挨的住几轮冲击? 只需一轮,就被会冲的七零八落。 落单且失去机动力的重骑,跟砧板上的鱼rou没什么区别。 “连缰……连缰……快快快……” 李承志一声厉吼,飞速的将缰绳抛给李睿,又猛的斜身一探,抓住李亮座骑的备缰,挂到了马颈下的铁环上。 是不是意味着,他也很在意自己? 至少是……舍不得自己? 想到此处,高文君有如福至心灵,神智前所未有的清明:像他这般志向高远,处处透着神奇,且如神仙一般的人物,又岂会被女色所迷? 至少不会完全沉迷于此…… 所以他肯定不会一点防备都不做。 那等待自己的结局,会是什么呢? 不知为何,她不担一点都不怕,反而隐隐有些期待。心中一动,看向刚刚吹完哨下完令,正盯着亲卫列阵的李亮。 但媚眼如丝,柔波似是要化成水流出来一般…… 达奚也要听令。 谁敢横枪立马,唯我李大将军 他不由自主的回忆起两旬前的那一夜:自己与父汗率五千兵强马壮的部曲,却被区区千余白甲贼骑,追的上天无路,下地无门,最后只能饮鸩止渴般的逃往六镇…… 足足半月啊……自己与父汗九死一生,历尽凶险,部曲折损近四成,才堪堪躲过六镇的截杀。 等泾州送来消息,称奚康生的镇府兵已然退回关中,近万白甲贼也被刘慧真一把火烧了个干净,父汗才决定冒险绕过高平,从陇山遁往河西,再回王庭。 但谁知,刚入泾州,就跟鬼一样,突然又冒出来了数百白甲贼骑? 就是这数百贼骑,带着一群好似连马都不怎么会骑的乌合之众,追的足余三千之众的自己和父汗狼奔豕突,如同丧家之犬一般。 只是短短五六日,麾下儿郎,竟又折了千余? 直到大汗相继派出上千精骑接应,自己与父汗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自己还盼望着,白甲贼要是能一直能追着不放就好了,只要能到祁连山下,自己有的是办法让他有去无回。 但谁想,竟真追了过来? 眼前这些贼人虽然没穿白甲,但那铜哨,自己绝不会记错。这要不是白甲贼,爷爷能把这座墩城给生嚼了…… 不是说,全被刘慧真烧死了吗? 不过真心没想到…… 倒不是李亮觉的,这女人是不是已经嫁过人,甚至是不是已经生育过儿女,可能不太好之类。 在这个时代,只要不是主妻,而是妾室的话,这些根本不算什么妨碍。 有的时候,已生育过这一点,反倒会成为优点。至少说明这个女人身体很健康,肯定能生养。 比如汉武帝的生母,西汉孝景皇后王娡,嫁给汉景帝之前,就生过一个女儿。 再往后就多了,三国时的刘备和孙权都娶过寡妇,不过没曹cao娶的那么多。 好家伙,光是明媒正娶的寡妇,孟德公前前后后足足娶了四个。 曹丕之母虽不是寡妇,却是倡伶。 他也继承了曹cao的优良传统,娶了袁绍之子的老婆当皇后,生的儿子便是曹魏明能折腾的魏明帝。 这俩父子没载入史册的,天知道有多少? 所以,曹cao好人妻的名声,真不是杜撰出来的…… 李亮就是觉的,这女子看着好像比郎君都要年长,为何还没嫁人? 转着念头,他悄无声息了上了燧墙。 孝文帝下诏说:“文治、武功,自古以来都是同时施行的;威权与恩德的使用,也是相互配合的。所以三皇五帝虽然仁至义尽,也还是使用了战争的手段;夏禹、商汤虽然英明睿智,也没有放弃军事行动。天下虽然太平,但忘记战备却是很危险的,不对百姓进行军事训练,可以说是不爱惜他们的生命。所以周朝设立司马的官位,汉朝设置将军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