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七章 后路
书迷正在阅读:噬元武装、战神喀汗、重生后我是所有大佬的白月光、深渊报亭、开局签到圣人果位、铁马秋风烈、大丘帝下之都、灵州行、不走寻常路的武学系统、谍涯无痕
金钲连续不断,又尖又响,刺的李承志耳膜隐隐发痒。 他都有些不敢置信。 刘慧汪莫不是脑子秀逗了? 这不是请客,更不是谈判,你说停就停? 这是你死,或是我活的战争…… 他又惊又疑的看着两军前阵。 听到金声,千余僧兵如潮水一般的退了下去,没有半丝犹豫。 身后就是踩着鼓点,翻过尸山,执着长枪不停攒刺的白甲枪兵。 一枪一个,一枪一个……扎的又快又准,最后一排僧兵的脖子、大腿上不时就会冒出一团血雾。 但如此惨烈,竟然没有一个僧兵回头抵抗一下,好像那金钲有如魔令,这些僧兵全都跟中了邪一样:你杀你的,我逃我的…… 李承志看的头皮直发麻。 刘慧汪手下怎么尽是这种怪物? 幸亏才是几千。 也幸亏自己够怕死,几乎将白甲兵武装到了牙齿。军纪三令五审,士气更是激了又激,已经提的不能再高了。 不然,早败了…… 李承志倒吸着凉气,又仔仔细细的往后瞅了瞅。 约大半里外,就是刘慧汪剩下的那一千僧卫。一众僧兵严阵以待,好像是在防备紧追而来的白甲军。 李承志猛吐一口气:只要将这一千再拼光,刘慧汪就彻底成了光杆司令。 再往后二三十丈,就是刘慧汪的旗仗,其下围满了胡骑。 嗯,已经开始动了,像是在集结,不大的功夫,就集中到了望楼以北。 看来是准备向北突击,这也与那四个官兵说的相吻合:南方有朝廷大军…… 猛然看去,好似没觉得哪里不对,但李承志越看越觉得不正常。 这都已经准备逃命了,这些胡骑却还不动身,好像在等什么? 能等什么,等白甲军冲进营寨之后再逃么? 不对…… 李承志悚然一惊,连汗毛都竖了起来。 “停……令步阵停止进击……有埋伏……” 没见有埋伏呀? 令兵心中狐疑,但哪里敢怠慢,用最快的速度敲响了金钲。 “当……”一声尖响传遍全军。 刚刚下了望楼,才迈出寨门的杨舒猛的一愣:“出了何事?” 张敬之瞳孔一缩,凝神往西一看:“李承志,竟真的停战了?” 贼兵已成了强弩之末,李承志不乘胜追击,竟停战了? 都到了临门一脚了,你这玩呢? 但也就是心里猜疑,杨舒既没敢骂,也没敢埋怨。 不见脸都快被张敬之给抽肿了…… 但随即,杨舒又觉出不对:“这不是停战的号令,好像只是停止进击?” 若是息战,金征至少要敲三声以上,就如方才的敌营一般。但杨舒倾耳一听,除了刚刚哪一声,竟再未听到第二声? “确实只响了一声!” 张敬之猛一点头,“见了李承志就知道了!” 两人快步往中军大阵走去。 …… 李松飞身凑到云车下,又惊又急的问道:“郎君,哪里有埋伏?” “暂时还不知道!”李承志摇摇头,“你上来再看!” 李松三两下就爬了上云车。 李承志紧盯着敌营,沉声问道:“换你是刘慧汪,会不会鸣金?” “怎可能?” 李松失笑道,“仆再不知兵,也知此时已是强弩之末,一旦鸣金,让士卒xiele最后一口气,只会是一溃千里的下场……” 说了一半,李松一脸的狐疑:“对啊,刘慧汪为何要鸣金?若是要逃,就应该赶快走,并偷偷的走,至少这千余僧卫还能替他抵挡一阵,给他争取些时间。 若是不逃,那就玉石俱焚,拼最后一次,一死百了……但不管选哪条路,也不该鸣金停战才对啊?” “那若是将你换成我,你又会如何选?”李承志捏着下巴问道。 李松未说话,只是在心里嘀咕:还用的着选吗? 自然是一鼓作气,乘胜追击,至此一劳永逸…… 想到此处,李松悚然一惊:此时看来,刘慧汪根本不是想鸣金停战,而是想引诱郎君上钩? 看李松明白了过来,李承志微一点头:“还有那些胡骑的表现也太奇怪了!列的是锋矢阵形,箭头直指向北,明显是想往北突击。 但白甲步阵前锋都快杀至敌军营寨了,这些胡骑却还是不动?他们在等什么,等死么?” 再自信的将领也知道,骑兵一旦被步阵包围,失去了机动性,那除了等死,再没第二个下场。 “所以,刘慧汪已然挖好了陷阱,只等我跳进去,而后反戈一击,让我军大乱,然后那两千胡骑就可以从容不迫的逃走……” 李松头发都快要竖起来了。 还能如何? 再绝对没有第二种可能了…… 他连连吸着气,惊声问道:“郎君,现在又该如何?要不逼一逼,逼着刘慧汪方寸大乱,提前引发?” “逼?” 李承志反问一声,就不再说话,而是转身向南,目光幽沉。 看他脸色急变,时晴时阴,牙齿咬的咯吱直响,分明在做什么非常重大,且非常为难的决断。 李松心中惊疑,却连大气都不敢出。 许久之后,李承志猛的转过身来,眼神如刀,紧紧的盯着李松:“李松,我能不能信你?” 李松先是一愣:怎突然问起了这个? 郎君这话头也转的太快了吧? 嗯,能不能信我? 李松的眼球直欲突出眼眶。 只是一瞬间,他的一张脸就涨的通红发紫,眼中充满了血丝。 “郎君,你是在羞辱仆吗?” 李松的声音又沙又哑,双拳捏的咯吱直响,额头上暴满了青筋。 李承志绝不怀疑:但凡他敢点一下头,李松绝对敢抽出刀来,当场自刎。 心中阵阵guntang,李承志很想欣慰的笑一笑。 但是,他根本笑不出来…… “那就好!” 李承志猛吐一口气,“时间紧迫,你也不要问为什么……我现在怎么说,你之后就怎么做……这样……这样……” 李松的眼睛越睁越大,越睁越大,满腔的怒火早已化成了惊疑,身体抖的像是在筛糠…… “郎君……真到了……如此境地?为何……为何这般突然?” “我也希望,是我多疑了……” 低声应了一句,李承志又沉默了起来。 李松连连吸着气,心惊难耐,竟在半丈方圆大的望楼里转起了圈圈。 是啊,朝廷要是没有怀疑郎君,为何要专门派jian细来监视? 又为何冷眼旁观,眼看白甲营危如累卵,一触即溃,却半点救援的意思都没有? 这分明是想让郎君和刘慧汪两败俱伤…… 李承志紧盯着南方,瞳孔缩的如同针尖,好一阵之后才说道:“但是李松,郎君我实在是赌不起……就当是以防万一吧……” “仆明白了!”李松连连吐着气,额头上隐见冷汗,眼中直冒凶光,“朝廷之心思何其歹毒?仆恨不得立即带军杀过去……” “暂时还没到这个地步……还是那句话,但愿是我猜错了……” 李承志又怅然一叹:“不过要委屈你了……自此以后,你李常茂就是一个死人……何时能让你重见天日,我也说不准……” “委屈?郎君实在多虑了……” 李松一顿,又压低了声音,满含期望的看着李承志:“仆无比希望,有一天,李常茂这三个字,能重见天日!” 你说的这个重见天日,和我说的重见天日,是一个意思么? 李承志黑着脸,狐疑的看着李松:“李松,除了造反,你敢不敢再想点别的?” “哈哈哈哈哈……”李松心情一松,又笑了起来。 郎君啊郎君,其实连你自己都没发现,你已经在往这条路上走了? 相信仆,迟早都有这么一天的…… 李松不语,只是抱起拳,郑重的朝李承志一拜:“郎君放心,便是仆粉身碎骨,也定不负郎君之托……” 李承志微一点头,又重重的吐了一口气。 还能怎么办? 李松已经是他最能信的过的人了,换成别人,他更不放心。 李承志稍一沉吟,又肃声说道:“李松,你要记住,坚决不能私下里与父亲联系……” 仿佛是睛天霹雳,李松猛的一僵。 脖子硬的像是冻住了一样,随着抬起的动作,竟发出了“咯咯吱吱”的响声。 像是见了鬼,他不可思议的看着李承志,本以为他会心虚,但最终发现,李承志的眼神无比清明,满是坚定,连躲都没有躲闪一下…… “郎……郎君……” 李松一个激灵,浑身一颤,直挺挺的跪了下去,“仆不知,郎君为何一直这么害怕,更不知郎君在怕什么……但仆敢肯定,二郎再阴狠,再狡诈,也绝不会做出伤害郎君半根毫毛的事情来……” 随即,他又重重的磕了下去,悲声说道:“也请郎君放心,若真有一日,到了让仆都为难之时,仆只会谢罪于二郎与郎君面前……” 李始贤会伤害我? 又是什么事会让你为难到你只能自绝的程度? 李承志脸色发青,头发都快要冒烟了。 “李松,你特么到底在想什么?” 他气的浑身直抖,“我是怕你们不知深浅,看不清形势,自以为时机已到,冒然起事,最后就只会像刘慧汪一样,不是当了炮灰,就是做了马前卒……” 李松双眼猛突。 原来郎君怕的是,自己会不会与二郎暗中串通,瞒着他造反? 你早说呀? 害我担心你们父子是不是会反目…… 整整十年了,二郎整整谋算了十年…… 但结果呢? 再看看郎君:这才刚刚两个月…… 谁要觉得白甲营的战绩是夸大其词,那就让谁来打一场好了。 不算乱民,只说叛军:围困泾州的贼兵,已被郎君灭了两万余了,剩下的也不多,至多还有一成:堪堪两千。 谁要觉得自己比李承志强,麾下兵士不逊白甲营,那就来试一试吧…… 父子二人的对比如此明显,仆脑子坏了才会瞒着你与二郎串通? 怎么想,怎么都觉得二郎靠不住呀…… 李松心中无比清明,但眼泪却止不住的往外流,更是像疯了一样,嘴里发出“呵呵呵”的怪笑声。 他还以为,会父子离心? 李承志冷冷的看着他:“很好笑吗?” “哦哦……不……不……不好笑……” 李松猛的回过神来,手忙脚乱的抹了一把眼泪。 李承志一声暴吼:“不好笑就滚……” 李松飞一般的跪正,像个傻子似的,边哭边笑的朝李承志磕了三个头:“郎君……保重!” “嗯!”李承志用鼻子冷哼一声,又交待道,“记往,南阵先不要动……若有变故,我会再派快马知会予你……” “仆明白!”李松肃声应道。 此时的南阵,就是之前的南营,张奉义那一旅就在其中。 其中到底有多少jian细,其它营是不是还有,只能查过才知道。 这些人,自然一个都不能留…… 看着李松快步而去的背影,李承志微微一叹。 害怕? 之前确实有。 但眼下再说这两个字,不但有些矫情,更有些可笑。 今时已然不同往日…… 退一万步讲,李始贤真要起了疑,或是想搞清楚这个儿子是不是还是那个儿子,李承志也不怕了。 李氏族人才有几个? 便是全都对李始贤唯命是从,也才三四百而已。 只要收了这些人的军权,剩下的近六千白甲步骑,还护不住一个李承志? 况且,这种事情肯定不可能发生的…… 李承志摇了摇头,清空了乱七八糟的念头,又朝云梯下的李睿传着令:“让亲卫分头去,持我令信,快马急召李亮、皇甫让、李聪,还有你阿爷等,我有事交待……” 为何不打旗令? 李睿心中狐疑,但动作一点都不慢。飞快的接过李承志抛下来令符,分发给了几个亲卫头目。 眨眼间,十数骑便奔向了阵外。 李承志又往南看了看,并不见有烟尘升腾,明显是李韵的大军还没有要动的意思。 看来要等自己彻底灭了刘慧汪才会露面啊。 好啊,那就等着吧。 李承志冷冷一笑,又给旗兵下着令:“令各营原地驻防,不得妄动……再令胡保宗快马来见我……” 令兵挥着旗,心中逾发犯疑:这一阵,郎君的军令怎下的这么奇怪? 一阵进,一阵停,过了一阵再进,再过一阵,又停了? 幸亏白甲军军纪严明,换成其他军队,怕是早自乱阵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