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策略
如何治理南川? 王秦将这个议题,交由内阁讨论,他只进行决策。 内阁很快商量出了结果,以夷制夷。 这符合南川当前的实际情况。 王秦看后,也是立即同意。 很快,在汉廷的暗中cao作下,刘鼎在邕城的临时朝廷,以蜀国正统的名义,册封此前立功的夷族部落。 此次与汉军合作的夷族部落,一共二十七个,无论大小,一律封王。 并将南川的其他夷族部落全部划分到他们的名下。 非夷族百姓,则由官府登记造册,集中管辖。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激化夷族内部矛盾。 试问,其他夷族部落怎么会心甘情愿的臣服这些部落。 他们之间,势必会发生更大的矛盾,甚至战争。 而这就是汉廷所希望看到的,只有他们发生内战,才会需要外力支持,而争取大汉的支持,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只有如此,大汉才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 当刘鼎的朝廷,发出封王的旨意后,立刻引起了震动。 那些得知自己被划分到了其他部落名下的部落,对此极为不满,嚷嚷着要以武力捍卫自己的主权。 刚刚恢复平静的南川,掀起了更大的波澜。 无数夷族部落举兵而起,他们结成同盟,对抗刘鼎和这些被封为王的部落。 邕城。 重组朝廷的刘鼎,成了有名无实的皇帝。 他手中唯一的实力就是夏贤和几千禁军,当了这么多年皇帝,刘鼎不是傻子,渐渐的他发现大汉的真实目的是想挟他以令蜀国。 而不是真心要帮他消灭刘焌。 否则在刘焌狼狈逃回西川之时,汉军不会停止追击刘焌,给他喘息之机。 更不会以他的名义,出台种种政策,治理南川。 而这些政策,刘鼎居然是事后才知道的。 想要摆脱控制,只有发展属于自己的实力才行。 一方面,他在陈寻面前装傻充愣,整天花天酒地,不问世事。 另一方面,册封夏贤为大元帅,负责招兵买马,组建大军,扩充实力。 陈寻的临时府邸中,一众汉军将领,齐聚一堂,除了汉军高层,还有一些部落代表,他们都是寻求汉军支持的部落。 自从大封诸王后,夷族部落之间的争斗就日益频繁了起来。 几个封王的大部落,自持实力强大,直接展开了吞并战争,取得了显著效果,其他小部落的封王之路,就没那么顺利了。 他们以王的名义,前去收编划分到自己名下的部落时,遭到了顽强的抵抗,迫于无奈的他们,只能寻求汉军帮助。 至于刘鼎的朝廷,他们都是聪明人,知道那只是个糊人的幌子。 陈寻召集汉军的高层,以及投靠大汉的部落,是为了笼络人心,增加感情。 最近一段时间,刘鼎的小动作不断。 夏贤招募兵马的进程很不顺利,天狼卫在暗中阻挠,使得夏贤招募了好几天,才募得几百兵。 而另一边,大量的青壮,聚集在汉军营外,嚷嚷着要加入汉军。 陈寻迫于民意难却,只能招募这些人,并将他们编入军中。 刘鼎见夏贤招募不到兵力,便开始暗中召见一些部落的代表,希望能争取他们的支持。 这些部落自然不会做这种蠢事,聪明人都知道刘鼎只是汉军的傀儡。 更聪明的人则知道,南川迟早要成为大汉的一部分。 只有紧跟着大汉的脚步,才有出路。 以夷制夷,只是汉廷暂时治理南川的政策。 等到夷族部落们的实力大损时,汉廷将会采取更激烈的方式,想对待蛮人一样,逼迫他们出山,服从王化,从此再无夷族。 “刘鼎最近越来越不老实,他对我们停止进军的策略,感到不满,暗中联络南川本土的势力和部落,可能是想摆脱我们的控制。” 陈寻说道。 车无子道:“刘鼎只有夏贤和几千禁军,我们若是将夏贤和这几千禁军吞掉,他将是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从此以后,彻底成为我们的傀儡,只能受我们的摆布。” “这个主意不错,我们用什么名义,吞掉他们的禁军?” 丁贤说道。 丁贤在进川后,表现出众,在屡次作战中,都有不俗战功,得陈寻提拔,成为汉军新锐。 除了丁贤之外,还有张偉、陈仌等人。 这批青年将领,将成为在蜀汉军的中流砥柱。 张偉道:“不如借进攻易城为名,向刘鼎讨要夏贤及禁军,然后以夏贤为主力,进攻易城,借敌人之手,消灭夏贤。” “这个主意不错,明天我会去向刘鼎借兵。” 陈寻笑道。 “大将军,那我们呢?” 阿卡苏说道。 他是前来的夷族部落中的一个代表,他们部落虽然被封为王了,但实力弱小,不足以吃下到嘴的肥rou。 反倒被肥rou噎住,差点丧命。 “是啊,当初汉军入川,我们是鼎力支持,如今我们有麻烦,希望汉军也能投桃报李,帮助我们。” “不错,只要汉军能帮助我们,待我们成功为王后,必定以大汉马首是瞻,年年进贡。” …… 陈寻笑道:“这是自然,大家都是我大汉的盟友,一条船上的人,互相帮忙是理所当然,只是在蜀的汉军,兵力有限,一面要防御刘焌,一面又要守卫邕城,能抽调的兵力实在不多。” “但是,即使问题再棘手,我也会抽出兵力,帮助大家的。” “多谢大将军,多谢大汉皇帝!” 代表们齐声应道。 陈寻道:“张偉、陈仌,你二人各率八千新卒,帮助大家,镇压那些不听话、不服从的部落。” “属下遵命!” 张偉、陈仌抱拳答道。 八千新卒…… 代表们的内心一片凌乱。 这敢情帮助我们是次要的,训练新卒才是目的。 他们不敢质疑陈寻决策的正确性,毕竟能申请到援军,已经是不易了。 宴会在强笑欢颜中结束。 陈寻望着离去的部落代表们,心中情绪难明。 这是一个残酷的世界。 你利用我,我利用你,强者才有决策的权利,弱者,只能顺从。 相比旧楚,大汉的脊梁更加强硬,在列国中,已经算是二流了,整整提升了一个层次。 以前,旧楚和蜀国,都是垫底的弱国。 现在的大汉,已是能碾压蜀国的存在。 陈寻很骄傲,因为他是建立大汉的一份子。 南川,必将成为大汉的一个省。 这,只是时间问题。 次日的早朝中。 陈寻向刘鼎提出了进取西川的建议。 刘鼎一听,喜出望外, 他之前三番五次,请求陈寻进攻西川,都被陈寻以时机尚未成熟为由给拒绝了,为何今天忽然同意了? 难道今天时机成熟了? 刘鼎一时间百思不得其解,但他还是欣然点头了。 随后,陈寻又表示兵力不足,希望刘鼎能派夏贤及禁军随行出征。 刘鼎毕竟做了这么久的皇帝,一般的阴谋算计,他都门清。 这分明是想借刀杀人,除掉夏贤和禁军,使他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 可刘鼎又不能不同意。 于情于理,他都应该答应。 因为从明面上来说,汉军是来帮忙的。 他不能坐享其成。 刘鼎知道,一旦离开了夏贤和禁军,他的人身安全,将不受保障。 他有苦难言,刘焌是狼,王秦是虎,而他是羊,都想吃了他。 最后,刘鼎只得同意。 但他表示,自己要亲征,不能让将士拼命,而自己却在后方偷生。 夏贤也意识到陈寻另有图谋,不敢留刘鼎在邕城,于是支持刘鼎亲征。 陈寻心中冷笑,就算你一起去,也别想保住夏贤和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