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拆穿
距黄脸精覆灭一日后,王秦率领三千人马,已经奔赴至北渡,持柯巴的大将军令,准备渡江南下。 朱大山是三个千夫长之一,让朱大山颇为郁闷的是,前不久,王秦还只是他手下的一名百夫长,如今已经爬到他的头上指挥起他来了。 胡森更郁闷,他成了一名最低级的士兵,不仅朱大山成了上级,连王秦也成了他上级的上级。 另外两个千夫长,也图和余帆,皆是柯巴手上最精锐的两支千人队的千夫长。 名义上虽然是由王秦率领,可实际上,朱大山、也图和余帆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官,经验丰富、资历深厚。 各自麾下的将士亦对其极为推崇信服,所以,王秦根本插不上手,或者说根本不需要他cao心。 只需要王秦跟着一起走即可。 唯一让王秦觉得有些存在感的是,丁富、张贵等人时不时的过来请示。 王秦还特意将周舒、杜樵两人调到身边调用。 军队就是如此,讲能力的同时,还需论资历,人脉,关系远近,出身…… 也图和余帆打心眼里不服王秦,但他们知道王秦受命于柯巴,若是公然和王秦唱反调,就等于是不给柯巴脸面。 因此,他们采取冷战策略,将王秦晾在一边不予理会,各自将份内事做好,不给王秦有刺可挑。 身为军队的统帅,受到下属的排挤,王秦这个统帅当的很憋屈,但一时之间也没有很好的处理办法,只能选择暂时隐忍。 虎城外,楚军大营。 中军帐内,朱繇正在阅览柯巴遣人送来的信函。 读完后,朱繇的眉头已经拧成了川字。 “武国人无孔不入,真是越来越猖獗嚣张了!” 朱繇恼火道。 “可惜建忠不在我身边,否则必有良策助我。” 朱繇想了想,苦笑自语。 曹建忠被朱繇打发去泗州联络旧部张剑,劝说张剑响应朝廷大军起兵。 到时,两路大军夹击范闲,可以最快速度结束战乱。 曹建忠离去已有一段时间,但一直没有音信回复,朱繇对此并不担心,他相信曹建忠蛊惑人心的本事,一定能将张剑说动。 至于到现在一点动静都没有,朱繇猜想,曹建忠一定是在谋划大事。 因为一直以来,曹建忠在朱繇身边,都是靠一张嘴皮子混饭吃,并没有太大建树。 唯一的功劳就是坚定了朱繇取楚室而代之的信念。 就凭这点功劳,等到朱繇日后成就霸业,是得不到什么好封赏的。 曹建忠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既不是能征善战的将才,也没有济世安邦的能力。 唯一的特长就是会扯,能将死的说成活的,活的说成死的。 他必须最大限度发挥自身这一特长,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 来到泗州后,曹建忠立即求见了张剑,对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讲述利害关系,张剑听的头很痛,恨不得立即带兵响应朱繇。 曹建忠见张剑愿意听从大都督的号召,内心狂喜但面无波澜。 江北十四州,有八州被反贼范闲占据,其余六州都被小股势力分占。 曹建忠计划将六州全部摆平,然后献给朱繇作为进身之本。 曹建忠的想法和做法,朱繇并没有太关注,事实上,朱繇如今的心思全放在虎城。 虎城像是一座不可攀登的高山,阻挡了楚军前进的脚步。 本以为范闲麾下,只有一个张淼才算是人才,只要打倒了张淼,便可一马平川收拾范闲。 不曾想刚击退了个张淼,又冒出了个吴威。 相比张淼而言,吴威更具将才,率领三万兵马,便使朱繇的数十万大军寸步难行。 这是朱繇始料未及的,无论是兵力还是战斗力,想要踏平虎城,对朱繇来说都是易如反掌之事。 尤其是吴威在后勤供给上与楚军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偏偏猛攻十数日,楚军都未能撼动虎城。 “遇到对手了。” 朱繇面色凝的自语道。 他的麾下,武将与文臣简直不能成比例,武将如云,文臣却没几个,尤其是擅长政务的官员。 这一直都是让朱繇忧心上火的心病,所以,他非常希望能将老搭档张淼招揽到身边为己所用,弥补这个空缺。 “报!大都督,营外有反贼特遣的使者求见。” 校官在帐外喊话。 “反贼使者求见?哼,莫不是想和我求和?” 朱繇眼珠一转,“传他进来。” “是,大都督。” 校官立刻去营外将使者带进。 “你就是反贼派来的使者?说说吧,你的目的是什么?” 朱繇望着面前不足五尺身高的男子,不怒自威道。 男子笑道:“特来救都督一命。” “噗嗤!” 朱繇笑出声来,“救我?你们有时间担心我,还不如多为自己考虑考虑。” 男子道:“大都督不信?” “信你个鬼,战时老子带兵打仗,闲时和那些文官勾心斗角,什么花样没见过,什么危言耸听的话没听过,就凭你一句话,便想震慑我?你还嫩了点。” 朱繇冷笑连连。 男子嘴角抽了抽,朱繇比想象的难对付多了。 “都督,你可以不信,但我必须要说。” 男子咬着牙继续道。 “打住,那些话你憋在心里不必再说,我不想听,也不想知道你有什么高见。” 朱繇抬手示意,“如果你是代表反贼前来谈投降的,我可以考虑一下,若是劝我罢兵离开,就请你赶紧回去告诉吴威,让他洗干净脖子等着受戮吧!” “大都督,忠言逆耳,您一向以开明著称,善于广纳意见,为何今日却不肯听我一言呢。” 男子一脸黑线。 朱繇冷笑道:“因为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而我已经有决断,所以不必多听。” 男子张了张嘴,“大都督纵横沙场二十余年,以楚国社稷为己任,是为天下人心目中的英雄,可若是一意孤行,必会铸成大错!” “大都督挥军北伐,索要四世皇帝的卢阳仓,以致君臣不和,埋下祸根,不管大都督能否平定江北,四世皇帝都不会容忍都督活下去。” “为今之计,就是回师淮京,挟兵自重,肃清反对势力,待日后朝廷稳固,再行北伐之计方为上策。” 男子滔滔不绝。 朱繇的脸色从平静变得凝重,盯着男子眯起双眼。 男子见朱繇一言不发,以为被自己的话打动,心中暗喜,继续滔滔不绝的劝说起来。 “……” “都督,都督?” 男子说完后,见朱繇半晌不吭声,犹豫片刻后轻声喊了几句。 就在男子一头雾水时,朱繇猛的一拍桌子,“来人!” 男子彻底懵比了。 “将这个武国人给我拖下去乱棍打死,然后丢去虎城外示众!” 朱繇厉声道。 “大都督,你?” “我不是武国人,都督是不是弄错了?” 男子一听朱繇要打死他,吓得汗如雨下,急忙辩解。 “我年轻时,曾去武国游历,像你这样的武国人见多了!身高不足五尺,面相尖嘴猴腮,对了,还有你的口音,是坂川口音,嘿,老子当年在坂川可是待过三个月!” 朱繇冷笑道。 “口……音?” 男子结结巴巴,显然没料到朱繇的阅历如此丰富,竟听出了他是武国人。 纵然他还想抵赖,也无济于事。 “哼,怪不得吴威能坚守虎城十数日,原来背后是你们武国人在撑腰,真是够可以的,到处都有你们的影子!” 朱繇愤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