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借船
新军训练不足半个月,就在柯巴的带领下,匆忙赶往江南渡口。 原因是,顺天军突袭了江南渡口的尹华。 如果不是尹华警戒心强,几乎就被顺天军得手,十万兵马毁于一旦。 毫无疑问,这肯定是张淼的主意,谁都没有想到,反贼在未能全面占据江北的情况下,会突然进攻江南。 让人纳闷的是,反贼用来渡江的船是哪来的? 杨洪在逃走时,北边的船只,不管大小,不是被带走,就是被销毁,想要在短时间内,打造可供数万人马过江的船只,根本不可能实现,除非这些船一早就存在。 柯巴率领十万新军,浩浩荡荡朝着南渡开拔,朱繇还在淮京整顿从各地征调而来的兵团,这些兵马远比新军更难协调,他们都是老油条,有各自的统帅,随时因为统帅的意志违背朱繇的命令。 另一边,朱繇正式接管卢阳仓,他一直担心的后勤补给问题得到解决,这让他更加有信心完成心中的抱负。 突袭南渡的是杜世杰,反贼的兵马大元帅,尽管尹华有所防备,但南渡还是受到了非常大的破坏。 而且杜世杰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消灭尹华的十万兵马,而是破坏聚集在南渡的船只。 没有了这些船只,纵然朱繇有通天的本事,也无法率军到江北平乱。 这为反贼争取了极大的时间,张淼的目的正是要拖延朱繇的时间,为他们统一江北争取时间。 等江北十四州被他们全部占据,他们才能更好的协调兵力进行部署,抵御朱繇的进攻。 毫无疑问,张淼的计划非常成功。 用来运输大军渡江的战船,所剩无几,残留下来的战船一次最多只能运输三万兵马。 如果分批运输,必会被反贼利用兵力优势歼灭,依次歼灭。 尹华上书给朱繇,表达了自责愧疚,同时自请辞去统率十万兵马的大将军之位。 朱繇只是象征性的责罚尹华,撤去他大将军之位,但却让他暂代大将军之位。 同时,朱繇秘密征调在淮京的民船,暗中运往南渡,并亲往南渡,指挥大军过江。 因为苍江的自然原因,适合靠岸的渡口只有几个,在楚国境内,最适合的便是南渡和北渡,还有京渡,其余渡口,一次性最多容纳数千人,不适合大军使用,其他地方,大船更是无法靠岸。 南渡和北渡最为接近,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南渡,尹华重新整顿兵马,并征调附近民夫,一边重建南渡的基础设施,一边命人不分昼夜打造战船。 当柯巴率军抵达后,两军合并,新军们立刻加入了打造战场的行列中。 北渡,杜世杰和张淼遥望南方,目之所及,皆是滔滔江水,翻腾滚滚。 即使如此,他们依然能感受到来自南边的腾腾杀气。 甚至可以看到朱繇大军正摩拳擦掌、精神抖擞的样子。 “丞相,朱繇用兵素来神速,这次战船被毁,咱们能拖延他们多长时间?” 杜世杰忧心忡忡的问道。 张淼苦笑道:“说了多少次,不要称呼我丞相,就咱们目前的状况,我这个丞相说出去,怕是会被天下人耻笑的。” 杜世杰不解道:“丞相,此乃陛下册封您的官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等的尊贵荣耀,多少人想要都来不及呢,您又何必如此抗拒?” “咱们这个大顺国,如今有多少城池,多少兵马,多少百姓,多少官员,多少个王侯将相,后宫里有多少妃嫔,你知道吗?” 张淼没有接过杜世杰的话题,反问起别的问题。 杜世杰摸了摸后脑勺,“江北十四州,我们已占八州,大小城池四十一座,兵马五十万,百百姓少说也得有百万吧!各级官员至少三千,王侯将相好像有五六百人,陛下的妃子?不是说后宫佳丽三千吗?那咱们的陛下肯定也有三千啊!” 张淼嗤笑道:“前面几个问题倒是回答的不错,但你觉得我们治下的百姓有百万这么多吗?” “?” “因为战乱,好多人都已经流离失所,尽管我以最快的速度,放榜安民,但到目前为止,留在原籍的不足四十万人。” “而治理这些百姓的官员,就有三千人,大多都是闲职,因为和某些人沾亲带故,所以都被安置封官。” 杜世杰虽面不改色,但心里却十分尴尬,张淼说的这些人,也包括了他。 当上了兵马大元帅后,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全都来央求他为自己的子侄丈夫求官。 杜世杰碍于情面,不好拒绝,一一答应。 “不光如此,光封的王,就有十个,侯有三百多个!每一个王侯,都赏赐了田地和人口,这些全加起来,就是把整个江北都分了,也不够!” “……有这么严重?” 杜世杰的声音变得微弱。 “哼?有这么严重?光你我二人被赏赐的加起来就有两万户,你说呢?” 张淼黑着脸道。 在这一点上,杜世杰心里很清楚,为了赏赐的事,张淼曾在朝会上公然反对范闲的旨意,并让范闲收回旨意。 这让范闲觉得下不了台,也让许多人对张淼怀恨在心,私下里恶意诋毁张淼。 张淼在范闲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瞬间跌落。 自从当上了皇帝,范闲变得越来越一意孤行,听不进任何的忠言良语。 他责骂了张淼几句后,坚持对这帮兄弟进行封赏。 导致小小的大顺国根本不够分,于是那些还没被占领的城池,在名义上也被他们给分了。 为了过好当皇帝的瘾,范闲在各地搜刮美女和金银珠宝,置于后宫。 所谓的佳丽三千,在范闲这,根本不够用。 凡是有几分姿色的女子,全都被范闲招进后宫。 其中不少女子已经嫁人,可范闲却不管这些,不听话就直接抓进后宫。 导致许多家庭因此被拆散。 对于范闲的诸多恶行,百姓们敢怒不敢言,一些人甚至怀念起楚四世。 楚四世虽然暴虐无道,但也没有这般恶行做尽。 张淼长叹一口气,他后悔了。 当初加入顺天军,是为了反抗楚四世的统治,发泄心中的不满。 希望可以唤醒更多的人,为百姓谋福祉。 但现在看来,他错了。 错的一塌糊涂。 范闲比楚四世还要不堪,本以为他称帝后,能听他的话,好好治理江北,为大顺打出一个广阔的天地来。 但依照目前的发展态势看,大顺的末日就在明天。 彻底没有希望了。 “丞相,陛下最近是有点过分,但哪个当皇帝的还没点个性,只要陛下对我们这帮老兄弟好,那不就够了!” 杜世杰笑道。 张淼只觉心中一口老血闷在喉咙里,想喷喷不出,不值得为这样的白痴吐血,太浪费了。 “报,蜀国使者求见!” 一小校走进。 “让他进来。” 张淼甩了甩头,整理一了下思绪,说道。 没一会,一中年男子大步走进,对张淼和杜世杰拜道:“见过大顺国丞相和元帅。” “使者好。” 张淼皮笑rou不笑道。 “丞相和元帅此次突袭南渡得手,大帅闻讯后,特让我来祝贺。” 使者笑道。 “若不是大帅提前洞悉先机,替我们准备好船只,也没有我们此次的胜利,还请使者转告大帅,此番真是多谢他了。” 张淼道。 张淼早就有突袭南渡的打算,但苦于没有渡江的船只,没想到,正在此时,黎辉派人来传,他们蜀国愿意提供一千艘战船,帮助他们渡江。 黎辉对光辉城之败,视为人生的奇耻大辱。 每天都在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报仇。 因此,对楚国的局势密切关注。 几乎每天都有关于楚国的情报放在他的席案上,让他能第一时间知道楚国的情况,并推算下一步的发展。 早在杨洪从江北逃走的时候,黎辉就秘密准备了一千艘战船,趁着楚国内部混乱,顺江而下,运抵江北,供张淼使用。 张淼知道黎辉的不安好心,但不得不接受。 他没有选择的余地。 最重要的是,张淼想开辟第二战场。 毕竟楚国的重心在江南,他们在北边再怎么折腾,都不会直接影响到楚国的基本盘。 如果能有一支兵马进入南方,在江南打开一片天地,那么,朱繇就不能集中全部力量来进攻江北。 这样便可以为他们争取更多的时间。 一旦江北有变,也有了退路。 但朱繇的心腹尹华,很是厉害,不但稳住了局势,还进行了反击,将张淼的兵马全部赶回了江北。 让张淼分兵的机会都没有。 事实上,张淼对此也没有做万全准备。 因为要派遣一支兵马,在江南搅和天翻地覆。 这本身就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情。 由谁来担任这支兵马的统帅? 张淼吗? 他倒是想去,可问题是范闲会放他走吗? 派别人去,又等于是飞蛾扑火,白白折损兵马。 看来,只能坐着等死了。 和蜀国使者寒暄几句后,张淼便打发他回去了。 黎辉经历上次惨败后,在蜀国朝廷的地位一落千丈,几乎没有了话语权。 联结蜀国为外援,一北一西,进攻楚国的计划,基本不可能实现。 黎辉借调战船,都是费了老大的劲。 蜀国在短时间内,都不会再有扩张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