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车里宣慰使刀暹答
翌日 风和日丽、气晴朗,正是个誓师出征的好日子。 不同于去年平倭时的兵贵神速,这一次的出征平乱,朱高煦就是要大张旗鼓,声势搞得越大越好。 整个云南,叛乱之事时有发生。 朱高煦此次平乱,更多的是包含了威慑在里面,就是给所有的土人们敲响警钟:在大明的治下好好过日子,不然就要遭受灭顶之灾。 在枪炮跟前,一切抵抗都是徒劳的。 “现在本王宣布,大军出征!” 在一众官员的目光中,身居高台的朱高煦来了一次类似阅兵式的检阅,发表了一番激励将士的激昂演后,最后大声命令道。 “杨长史,还有你们,给本王把家看好了!” 等到刘冠翔率领着火器部队缓缓开拔之后,朱高煦转过身,目光在一众大官员身上缓缓扫过,最后停在杨士奇身上,了一句。 “是,殿下!” 众人连忙领命道。 “出发!” 点点头,朱高煦接过沈老六递给来的缰绳,翻身上马,大喝一声下令道。 “恭送殿下,殿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闻言,一众官员在杨士奇的带领下,齐声恭送道。 随着朱高煦的动作,一旁早就等候着的亲兵护卫队,跟着策马赶上,把朱高煦团团拱卫了起来。 “殿下此番出征,接下来还望诸位多多配合。” 等到朱高煦远去之后,高台之上的杨士奇率先起身,转身对着身后的一众大官员们道。 “谨遵命!” 没有丝毫的迟疑,这些官员们赶紧应道。 对于杨士奇的地位,除非是有不臣之心,不然的话,就得乖乖的听话。 不管你是几品的,在杨士奇这个王府长史跟前根本没用,不要觉得汉王殿下走了,就能够懈怠了。 “有劳诸位了。” 见他们都很识趣,杨士奇一脸笑容的拱拱手。 …… 大军的行动很迅速,尤其是早有准备的情况下,大明收服云南虽然不久,看似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也有很多好处。 例如现在的行军路线,直接按照当年的路线走就行了,沿途的补给各州府早已经准备好了。 一路上汇合了早就等候着的土人士兵,整个队伍在逐渐壮大。 征发沿途土人军队,不是朱高煦需要他们的帮忙,更多是让他们出个代表看看,看他朱高煦是如何平叛的,看看接下来八百大甸的下场到底如何。 所做的这一切,朱高煦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震慑。 对于这些云南境内生活的土人,朱高煦并不太想过多的屠戮,来自后世灵魂的影响是一方面,更多的是云南真的太缺人了。 这些人,只要老实、不叛乱的话,都是大明人。 这一点,朱高煦代表朝廷也是承认他们的,至少朱高煦坚定的认为他们都是大明人。 这些人,一个个的可都是上好的劳动力,只要使用的好了,对于云南接下来的开发,有百利而无一害。 恩威并济,现在朱高煦所做的一切就是在示威。 一路无事,过临安府、元江府,直达车里宣慰使司。 此次平叛大军都是精锐,就连各土司派出的股军队也都是英勇善战之辈,在朱高煦准备威慑他们的同时,这些土司们也在展示着他们的勇武,以此反过来威胁朝廷。 这些,朱高煦当然能够看出来,却是没有什么。 一切等打完了八百大甸,那个时候是明军大胜,还是落个灰头土脸的,谁威胁谁就尘埃落定了。 因为都是精锐,加之补给通畅,所以行进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半个多月的时间就到达了车里宣慰使司的治所景陇。 在这里,朱高煦要稍作停留。 再往前的话,就是孟艮府了,也就是现在被八百大甸所侵犯的地方。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等一下从昆明府紧急运过来的祛疟散,顺便让将士们休整一下,接下来就要打仗了。 车里宣慰使司已经是疟疾的高发地区,刘冠翔所部,以及另外两卫的一部分,所统率的士兵都不是云南本地的,对于疟疾的抵抗能力几乎为零。 并不着急的朱高煦,当然不会贸然进击的。 后世看过的翻越野人山的惨剧,他可不想发生在自己身上,既然有特效药,那就等着呗,反正也快了。 “殿下,车里宣慰使刀暹答求见。” 正在军中大帐研究地图的时候,沈老六掀开帐门走了进来,到他身边汇报道。 “看来是邀请本王赴宴了。” 朱高煦放下手中的细木杆,抬头对沈老六了一句。 白日里,朱高煦大军进城的时候,刀暹答率领一众部众出城迎接,两人已经见过一次了。 从姓氏上就可以看出,西南的土司很多同为一族,彼此间很有渊源,但却又是相互攻伐,很难和平相处,也就给了各个击破的机会。 “殿下,要不要拒绝?” 或许想到了什么,沈老六有些顾虑,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劝道。 “拒绝?若是拒绝的话,一则是伤害了他的一片盛情,二则显的本王好似怕了他们一样。 你有担忧是对的,但大军在侧,你觉得刀暹答还敢吗?” 听了沈老六的劝导,朱高煦并没有被看的怒气,知道沈老六都是为自己的安全考虑,笑呵呵的站起来了一句。 “是属下欠考虑了。” 既然殿下坚持如此,沈老六也就没有劝下去。 在他的认知中,就刀暹答那些人,想留下亲兵护卫在侧的汉王一行,简直是痴人梦,单单殿下自己就能直接杀将出来。 而他之所以有顾虑,其实也算是情有可原的。 起这个刀暹答,也不是一个安分的主。 永乐元年的时候,刀暹答就有过劣迹:派遣部众攻打北边的威远州。 其战果也很厉害:直接把威远州知州刀算党和大部分百姓俘虏到了车里,同时也占领了很大一部分的土地。 得,又是一个姓刀的……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消息当然是隐瞒不住了。 西平侯沐晟直接请求朱棣发兵征讨,打土人有一手的沐晟,当然不愿意放过这个获取功劳的好机会。 只是朱棣刚登基,又或者不想扩大沐府的影响,总之,最后朱棣没有同意直接发兵征讨,而是命沐晟先发文书谕戒之。 如果刀暹答不思悔改的话,那机会也是给他了,不抓住机会,那就只能派军队讨伐他了。 真以为大明在云南的几十万军队是摆设,要知道,这些军队的刀,血可是从来没有干过的。 而刀暹答也算是个聪明人,得知沐晟想要派军打他的时候,立刻就怕了,还没等沐晟的使者到达,就率先让人把威远府的官印交还了。 等到沐晟的使者到了之后,面对大明的问责,刀暹答直接怂了,不仅把知州刀算党和掳夺的百姓、侵占的地盘都归还了回去,更是向朱棣献上战马以示请罪。 不想浪费军力在这里的朱棣,见他改过的态度还算不错,就宽恕了他,没有让沐晟派兵征讨。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来,刀招散比刀暹答有种多了。 面对朱高煦的大军征讨,不仅不来主动请罪,反倒是集结兵力准备对抗,不知道是谁给他的勇气? “传刀暹答进来,还有,你派人通报一下西平侯,让他也过来一趟,他们两个也算是‘老熟人’了。 同时,准备好亲兵卫队,等会随本王去赴宴。 最后,传令刘冠翔,让他加强戒备。” 点点头,朱高煦连着下了几道命令。 朱高煦虽然不怕,但该有的准备还是要有的,真的有个万一,也好有个应对,同时也算是一种无声的威慑吧。 “是,殿下,属下这就去办。” 沈老六领命,转身离开了大帐,脚步匆匆的去传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