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神草人参
书迷正在阅读:从一拳世界开始当反派、诸族降临、自由穿梭在万界、海贼之复制、我和系统主人的二三事、极道武圣、轮回天河、我居然养出了天帝、化身孤岛的鱼、通天六道
卫青跟张远让翕侯赵信列阵。 然后带着一支百人小队上到了长城上。 张远遥遥的看过去,就知道这不是伊稚斜的大军。 “看起来是浑邪王的大军,给他们发出信号让他们就在缺口处止步!” “喏!” 萧鼎让人在长城城墙上燃起了一堆火,然后到了一些马粪上去,迅速的就形成了一股浓烟。 稠雕率领三万骑兵来到这里,还以为自己是最快的,但是没想到这里竟然有汉军。 他明白这是警告的意思,于是勒住缰绳让三万大军停住了。 他自己一个人打算去跟长城那边的汉军交涉一下。 稠雕骑着马走了过来,张远仔细看了看才认出来是他。 “萧鼎你去把他带过来,那人是浑邪王麾下的大当户稠雕。” “喏!” 卫青突然就起了兴趣,他没想到卫青对一个匈奴人的大当户都记得这么清楚。 “远兄你认得这个人啊。” “正午我屯兵在匈奴营寨北侧,浑邪王派他来催促我进攻。” “原来是这样。” 谈话间,稠雕就被带到了张远面前。 他有些惊讶,怎么张远他们还能跑到他的前面来。 而且他也看到了长城缺口处的这些障碍还有鸿沟。 “末将见过张将军。” “这位是我大汉的大将军卫青。” 张远跟稠雕介绍了一下卫青。 他对稠雕这个人还是挺有好感的。 稠雕跟赵信都属于在匈奴内部比较聪明的人。 “末将拜见卫将军!” 稠雕还没有习惯用大汉的官职来称呼大汉的将军。 “你来这里干什么,伊稚斜的三十万大军呢?” “回禀张将军,浑邪王说伊稚斜的目标一定是在这里,然后让末将带着三万骑兵抢先抵达此处,不让伊稚斜从这里通行。” 张远点了点头,浑邪王要是不知道汉军会堵在这里,然后还把稠雕给派了出来,那就是让这三万人来当炮灰的嘛。 “你带着大军越过缺口,到北边来防守。 这样损失也会降低一些。” 卫青乐得有匈奴人在前面给汉军当炮灰用。 稠雕有点心寒,怎么自己到那里去都是当炮灰的料。 不过卫青好歹还是多了稠雕一些机会。 “末将听命!” 稠雕立刻返回去指挥大军越过缺口。 张远看着稠雕满意的点点头。 将来要是打通了河西走廊,这个人派去西域干那些西域小国还是挺好的。 有能力,能统军,还识时务。 “青弟,往后这个稠雕要是到了大汉,倒是可以向陛下推荐一下。 这人不比翕侯赵信差。” 赵信心思都还在儿女情长上,张远觉得稠雕肯定没有那么多的烦恼。 “看看再说吧,万一待会儿他战死了呢!” “他耶耶的,你就不能说点好话是吧!” 萧鼎羡慕的看着嬉戏打闹的张远还有卫青。 他觉得可能这就是大英雄的气场,大敌当前面色不改是为勇者。 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够做到像卫青还有张远这个样子。 在稠雕指挥三万浑邪部骑兵通过缺口之后,张远跟卫青也看到了从远处奔袭而来的匈奴本部骑兵。 其实根本不用看的,只需要用心去感受大地震颤的频率就是了。 张远突然想到脚下这块地貌似经常发生地震来着,一下子有点害怕。 这么多战马奔跑,别整出什么幺蛾子来啊。 张远知道不可能因为战马奔跑就引起地动,但是担心这个时候地动,然后让长城裂开或者塌了就搞笑了。 古代又不是没有这种巧合,觉得没有的可以去参考大魔导师刘秀的传奇事迹。 “让赵信严阵以待,我们也不能在这里待着了。” 卫青开始催促张远下长城。 张远肯定不会留在这里等着匈奴人朝他射箭。 很快伊稚斜就已经看到了这个缺口,不过因为山体的遮掩,他还没看到缺口后的浑邪部大军。 “儿郎们!通过这里,后面这些疯狗就不能拿我们怎么办了。 冲啊!杀啊!” 伊稚斜近乎疯狂的嘶吼道。 他这一天简直太憋屈了。 天都快黑了,月亮已经挂在了天空上,再没有逃生的希望他都要疯了。 “大单于,长城后面有一支大军!” 阿居多打破了伊稚斜美好的幻想。 “这起码得有十多万啊!而且天就要黑了,我们过不去了!” “还挖好了鸿沟,满地都是树木!” 每一句话都像一把刀子插在伊稚斜的心脏上。 “现在该怎么办?” “大单于只能继续往东,等待天亮再寻找下一个隘口。” 阿居多立马说道。 现在好像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 如果天是亮着的。 三十万骑兵还能够想办法冲锋一波。 可不到一刻钟天就要黑了,太阳已经落山了,天色已经从橘红色变成了暗蓝色。 “那就继续向东!” 伊稚斜咬牙切齿的说道。 他今天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痛打落水狗,可惜他不是拿鞭子的人,他是那条被打的落水狗。 “大将军,骠骑将军,伊稚斜他们继续向东了!” 萧鼎高兴的都要欢呼起来。 “稠雕!” 张远喊了一声,稠雕随即跑到了张远面前。 “张将军,有何吩咐?” “你先在这里守一会儿,等看到后面的骑兵全部通过后,再从长城以北沿着长城去下一个隘口肥如县城!” 汉军这八万骑兵立马就要出发前往肥如县城,不然今夜估计连个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连续十二个时辰作战,铁人也会抗不下去。 只能够趁早出发,最后能休息几个时辰就休息几个时辰。 稠雕也没多说什么,本来他是要拼命的,现在不仅保全了三万骑兵还认识了卫青,貌似张远也很赏识他。 殿后什么的自然不是问题! “末将听令,等到伊稚斜没有可能通过这个隘口后,末将会去肥如县城去找张将军跟卫将军!” 张远拍了拍稠雕的肩膀,这个小伙子是真的听话,不是假的听话。 “你放心,等去了长安,我会在陛下面前为你请功!” “多谢张将军。” 不知不觉张远都成了大佬,还能替匈奴人请功了,想想都开心。 就这样,匈奴本部的三十万骑兵在长城南边逃跑,而卫青张远率领着八万骑兵在长城北边疾驰,双方几乎是平行的。 不过很快八万汉军骑兵就把伊稚斜的三十万骑兵给抛到了身后。 大汉对辽西郡还有辽东郡的管控不严,使得右北平跟辽西郡的界限就是长城。 基本上长城以北的地方大汉都不怎么想管。 不过这些地方都建了城,用来防备那些异族人。 按照现在人的思维,只要在哪里建了城那么那块地方就是谁的。 这个思路总归是没有错的。 辽西郡跟辽东郡基本上没有什么百姓。 百姓都成了流民流窜到东边的卫满朝鲜去了。 这块地方相当于法外之地。 因为不管是在大汉的西边还是南边,都是别的异族人想方设法的进入到大汉的疆域内。 可在这里的汉人都想去卫满朝鲜。 主要还是卫满朝鲜那边的政策,鼓励流民涌入。 对百姓而言,卫满朝鲜虽然名字上挂着朝鲜两个字,但其实还是汉人的疆域。 所以心里面没有任何障碍,卫满朝鲜的统治者也利用这一点,数十年来吸收了十多万从辽西郡辽东郡来的流民。 最后也就是刘彻忍无可忍了,才把这个偷东西的贼给灭了。 将匈奴赶到辽西郡去解决掉,还可以让辽西郡辽东郡的汉人们清楚,现在谁是老大。 这里的百姓恐怕都还不知道攻守易形的事情,他们只知道匈奴人仍旧在大汉的边疆流窜,让他们种地都不得安稳。 那些流亡到卫满朝鲜的汉人也不知道,若不是大汉在前面扛着,像夫余像乌桓像匈奴这样的民族怎么可能忍住不去劫掠他们。 时间到了夜晚子时,张远他们到了辽西郡的肥如县城。 肥如县城建在长城的南边,正好堵在长城缺口的两里外。 这不是一座关城。 再加上秦汉上到之前的春秋战国都没有在长城中间直接修建城池的习惯。 对于这一点张远也挺纳闷的。 也就是最近才明白因为建城材料的问题。 汉长城还有秦长城包括之前的燕长城大部分都由黄泥稻草夯成,像辽西这种地方,就直接采用山石来建长城。 基本上就是就地取材。 另外就是技术的不发达。 这一块的长城都是建在山上的,沿着山势而绵延。 如果要建城的话,对防守的意义其实不大。 长城并不高,正常人都能翻越,其目的是为了阻碍骑兵的通行。 而修建关城需要跟长城连在一起,工匠们找不到这么多的材料在长城上修建关城,挖山掘石的难度太大。 因为材料的限制才让大汉懒得修建关城。 而明长城为什么要大量修建关城。 那个时候跟大汉的情况不一样。 明长城都是封闭的,想要出入长城,必须通过关城出入。 而且明长城的高度足够,想要翻越过去很难,南来北往的人就只能从关城走。 汉长城拥有大量的隘口缺口,没想着防jian细这些。 明长城防守的重点就是关城,北元还有女真蒙古想要入侵大明只能从关城过。 所以明长城的关城修建的十分坚固,用材更是一千多年前的大汉不能够比的。 大明没有石头了,直接拿火药炸。 大汉没石头了咋办?用泥巴捏。 刘彻肯定想过关城的事情,但是后面很快就放弃了。 他又不是个只想着守土的皇帝。 现在这些异族人天天祈祷着汉军不要出长城,那还修建关城做什么,不是妨碍自己出去攻占疆土的步伐么。 肥如县城这个情况让张远觉得也还行。 给大家都留足了空间。 张远没管卫青,他是找到了肥如县城的县令,弄来了一些帐篷。 卫青的态度肯定是不要在半夜扰民。 张远想的是只要不进城就不算是扰民,要点帐篷这些,让自己夜晚睡得也舒服一些。 结果肥如县令不仅送来了帐篷,还给张远送来了一锅汤,上面飘着一些根须。 “我靠!” 张远猛地一喊,卫青有点疑惑。 “汤里面有毒?” 肥如县令赶紧跪了下去。 “大将军、骠骑将军,给下官一万个胆,下官也不敢在汤里面下毒啊!” 张远摇了摇头。 “汤里面没毒,只是熬汤的材料你还有么?” 张远没嫌自己恶心,把手伸进汤里捏了一根根须出来。 卫青看见之后,胃里一阵翻江倒海,他看见张远手上的泥还有几根马鬃毛都掉进汤里面去了。 “骠骑将军您说这个啊?有有有!” “都给我取来,等我回到长安城之后,会让人给你送些银钱。” 张远虽然知道这些东西肯定是肥如县令搜刮来的,但也没想空手套白狼。 “骠骑将军请稍后!” 肥如县令赶紧跑了出去。 卫青有些好奇向张远问道。 “这是什么东西?” “人参。” “人参?” “一种药草,有起死回生之妙。 当年窦太后临去世之前若是有着玩意儿,吊一个月的命不成问题。” 说着张远把铁锅里面的参汤都倒了出去。 “这东西这么好,远兄你倒了做什么?” “你要喝我的洗手水?” 其实张远没有明说,人参这玩意儿就不能金属材料的器具烹饪熬煮。 肥如县令很快就回来了。 还带了两个人扛着一个大木箱。 “骠骑将军,府上所有的地精都在这里了。” 人参每个地方的叫法不同,有叫黄精的也有叫地精的,叫神草的都有。 “打开我看看。” “喏。” 木箱一打开,张远就觉得自己发了。 这真的是在古代啊,换在两千年后除了人工培育的能一次性见到这么多人参,野山参怎么可能装满一个一米见方的大木箱! “这得有几百根了吧,肥如县令当真是了不起。” “这东西在我们这里不算什么稀奇的宝物,辽东郡卫满朝鲜那边更多。 骠骑将军,我还有点存货你看。” 肥如县令从怀里掏出一块红布,摊开来看,里面包裹着三根老参。 张远一看都得有上百年的参龄,至于千年人参什么张远是不太信这个东西的。 “这种你还有多少?” “就这些了,不都给骠骑将军带来了。” “放在这里吧,将来我会补偿你的。” “骠骑将军这说的什么话,我哪能要什么补偿。” 肥如县令笑呵呵的说着,明显他就是不想要钱,想要官职。 “我会考虑的,你回去吧。” “喏。” 张远看着肥如县令远去的背影,心里面笑了笑。 人啊,贪心不足蛇吞象。 要是刘彻知道辽东有人参,也知道了功效,他保不齐会让张远跟卫青先放弃剿灭匈奴,先把朝鲜半岛跟辽东清扫一遍再说。 “青弟,这些都是我的了。” “我也不跟你抢,你看你这小气的劲儿。” “不是我小气,往后你是皇族,这东西你可以敞着用。 我们这群小垃圾,估计以后这靠这些治病保命了。” 人参的功效最主要的就是吊着那一口气。 人体是有自愈功能的,可要是死了各个器官也就不运转了,能多活一会儿就多一分活下去的希望。 为什么很多医生在给患者治病的时候,总会说一句,接下来就看他自己的了。 就是这个原因。 这也造成了人参的价值不断提升的原因。 刘彻这种人,知道之后肯定就一句话。 ‘收为国有,往后再私自贩卖人参者罚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