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一章 退休出行平顶山(中秋愉快)
带着系统来大唐正文卷外一章退休出行平顶山处暑后的第四天,七月十三,农忙的时刻到来。南方在陆续收获水稻,北方种春小麦的收获后准备种植其他作物。 一支队伍从洛阳李家庄子出来,往南,目的地为襄城……旁边。 队伍会先到小洛南村,继续向南行进。 “天蓝日照晴,流年往来经。浩瀚林间叶,无官一身轻!” 正式退休进团儿的毕构看着窗外的山景,悠悠出声。 同样放下大权的宋璟在发呆,面前小几上的茶水已经凉了,却不曾喝一口。 “身在大唐,哪能说轻便轻?心处朝堂啊!” 姚崇摇摇头,他入团儿早,没觉得何处轻闲,始终跟着忙。 毕构收回外望的目光,突然露出笑容:“户部尚书不好当,老夫等着他们求上头来。” “求你?不会找李易?路倒是平坦,前面的小山包给刨了。” 卢怀慎说着把脑袋探出去看,去年此处还有个小土包,今年消失不见。 路面上有洒落的小煤块、煤粉,独轮车压出来的痕迹明显。 他知道情况,有百姓专门清理运输过程中掉落的煤粉、煤块,煤块可以烧,煤粉看含泥量多少,多则制作成蜂窝煤,少则用在铸铁制翻砂模上。 ‘呜~~呜~~轰隆轰隆……’火车从铁轨上过去,车里的人隔窗看这边的队伍。 一辆大房车中,李易给李隆基倒酒:“咱们过去看露天矿,在襄城旁边一点,那里煤矿不错。 路上可见到铁路铺就,今年冬至前火车运输煤炭,百姓们辛苦,奋力挖山。 长安城与洛阳城的外面,当建高楼,先一步有集中供暖、下水、自来水管道。” “是让大家看看,将来的好日子什么样。李郎吃串儿。” 永穆公主在旁边接一句话,喂李易吃冷涮的海鲜串儿。 她很开心,度蜜月,去平顶山露天煤矿度蜜月。 她和小兰成亲后正式开府,府中所有的官员一律为她们自己的人手,外面的人全换掉。 原本那些人也没有丁点实权,宗政寺管不到她俩头上,她二人自由着呢。 更不用说驸马李易,李易在大唐属于无法无天。 李隆基看女儿一眼,自己拿串儿:“再过几日,河南道玉米青贮开始收割,今年的牛羊想来不错。 倒是少了战争,有人说军马数量过多,当适当减少,易弟如何看?” 李易喝口啤酒:“大食人在旁边,天竺领土广阔。任何地方的占领,最后都只能是步兵。 有的地方有骆驼兵,在沙漠中优势明显,咱们已应提早准备。 然,战马可多不可少,多了选不好的当作干活的牲口。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路修好后依旧需要马匹充当运输、耕作的工具。 北方到东北,冬天寒冷,牛不适应。过些日子去海峡,自然知晓马和狗的重要性。” 李易不同意消减军马数量,反而要多多养,不停地选好的马种。 同时饲养雪橇犬、驯鹿,在寒冷的地方承担起运输的重任。 不指望雪橇犬还要像守山犬一般参与厮杀,不过顺便弄出来比不上守山犬的寻回犬与搜救犬没问题。 导盲犬此刻不适合给大唐盲人使用,寻常人家养不起导盲犬,有钱的人则可以雇佣人做事情。 “还要多造飞艇。”王皇后不需要哺乳,她暂时没有生第三个孩子的打算,跟着喝酒。 她爱吃毛蚶的串儿,从渤海湾由飞艇送来的,运输速度快,载货量大,目前属于大唐第一运力。 飞艇出过事情,风大的时候给吹偏了、发动机不好用了…… 至于说遇到明火爆炸的事情没出现,有专门的防火层,起飞与降落时严格按照要求cao作。 雷雨天的时候尽量不起飞,起飞也不在打雷的时候把湿的绳子扔下去变成导体。 它不在云层中飞,距离云彩远着呢,除非遇到特殊雷电情况,那没办法,爆就爆了。 骑马还会摔死人呢,走路亦要跌跟头。 坏一个两個的飞艇,其他飞艇依旧升空,负责运输物资。 渤海的海鲜装在飞艇中,送到洛阳、长安的时候是鲜活的。 毛蚶由飞艇运输,不需要冰,百姓们可以花很少的钱吃一顿,要弄熟了,生的不可以吃。 李易把油辣子的碗往王皇后面前推推:“毛蚶的产量比别的贝类多,除非是养殖的海虹。” “海带和昆布的养殖才最重要,没得大脖子病的人吃了就不得大脖子病。 医疗上提取碘,做成碘酒和碘伏,按照反馈回来的消息,大唐每一个村子都有简单的医疗器械和药品。 还有抗蛇毒血清、狂犬疫苗、破伤风疫苗。叔叔在其中最为辛苦,破伤风和毒蛇致死率才高呢。” 王皇后依旧称呼李易叔叔,她觉得换个称呼别扭。 就像称呼永穆公主一般,永穆公主的名是媛淑,现在就是闻恬。 当初这个名是永穆公主自己起的,问天的谐音。 “关键在于钱多,没处花。庄子中制作疫苗,从未想过获取利润。 大唐急需人口,毒蛇多、受伤的情况多,被狗咬、被野兽挠更是寻常。 一不小心就死了,包括手上扎了刺儿,深一点的,可能就完了。 百姓没有钱,李家庄子支援,等百姓慢慢习惯受伤就打针,之后可以少收点钱。 百姓有了更多的钱,这时疫苗就能够有利润了。” 李易说起社会最基本的东西……钱。 李家庄子的钱多,他不能直接给百姓发钱,会惯出毛病。 他在医疗方面补贴给百姓,疫苗都免费送,百姓没钱抓药亦到庄子免费取。 百姓一看自己被狗咬了,会立即去找狂犬疫苗扎,不要钱啊! 还有的百姓干活的时候受伤,伤口深,报纸上写了,这样会死人,也得打破伤风针。 挨毒蛇咬了更不用说,有人没被蛇咬之前害怕蛇,躲着。 一旦被咬,啥都不怕了,疯狂抓蛇,抓到了多挨几口也无所谓,拎着蛇去扎血清,就这蛇,就它咬的我。 没毒的蛇,人家看看,给打破伤风针。 有毒的蛇,活着的话,值抗蛇毒血清的钱了。 李易那时语文学的《捕蛇者说》里的事情,在此刻的大唐不存在。 专业捕蛇的人背个包,里面放着各种血清,来,你咬我,咬! 于是他们抓蛇的技巧厉害了,以前害怕被毒蛇咬,有了血清胆子大,反而抓起蛇来更利索。 说话的工夫,队伍过了小洛南村,继续朝南走。 走出去半个时辰,前面有座山,山直接被开了个口子,两边成了峭壁,口子的地方铺了铁轨,另外有石子路,压得很平整。 李易喝掉一升的啤酒,继续倒,他酒量练出来了,主要是平时锻炼身体,运动量大。 李隆基起身去另一边窗户,探出头看看:“道路平整,果然给吃的给钱,百姓干活效率便高。” “吃的最重要。”李易强调,百姓不仅仅是为了工钱。 干活的百姓多数为从煤矿那里出的人,煤矿的煤要往外运,修路的时候很卖力气。 吃的好,顿顿有rou,兔子rou、鸡蛋、蔬菜,吃饱了才好干活。 跟健身一样,吃蛋白粉,然后使劲锻炼,累得都起不来了,这样才能更好地吸收蛋白质,长肌rou。 修路的百姓没有系统性的锻炼,他们干活用力气,一般都是全身使劲,很少出现大块肌rou的情况。 吃同样蛋白质的健身房出来的人和干活的百姓比,比不上干活的人。 干活的人肌rou块没有那么大,每一次使力都是尽量调动全身的力量,尤其是抡镐头,局部使劲不出活儿。 就是说,健身房的人和干活的人,每天摄入同样多的蛋白质,别看体型大,打架打不过干活的人。 当然,若专门练格斗技巧的人,干活的人就不行了,术业有专攻。 此时路边有百姓站在两旁,对着车微微鞠躬,认识旗帜,陛下和李东主一起过来了。 “易弟,怎还有年岁大的人?”李隆基见到瞧着有六七十岁的人在路边。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他们干不动力气活,却可以指点别人,其实他们也能干动,就是时间长了累。三哥你看路边有小沟渠……” 李易瞅一眼就明白了,为何有老头儿。 他讲解,老头们负责指挥,路是石子路,水泥的不行,过往的独轮车、牲畜车多,水泥路会被压坏,总得修补,耽误做事情。 目前修路工艺还不行,等过两年的,就能修出来好的路了,沥青的。 不指望走上百吨的货车不变形,走个十来吨的就正常,反正没有那么大的车。 现在石子路,下雨时怕路受损,修了很多透水口,旁边接小水渠。 透水的地方用竹筒打下去,竹筒如果时间长了坏掉怎么办?好办,换新的。 修桥补路,补,重点在于随时坏了随时修补好。 年岁大的人经验丰富,旁边村子里也会出人帮忙。 这属于官道,村子的人把村子里的路修过来,官道坏了他们也补。 在大唐,村子里的路,只要不是太难修,一直有人管。 谁家的人路过,发现这个地方凹了,回到家后休息一下,拿着工具就出来到这边填填石子和黄砂。 不需要有人号召和带领,百姓自己会做,最好是有石子和黄砂。 朝廷此刻修路就把挖出来的石头和沙砾堆在路边,百姓看到,下雨的时候过来取用。 李易知道,换成自己那时就完了,没人管,都觉得与自己无关。 尤其北方下雪,以前一下大雪,村子里的人都出来扫雪,先扫自己家门口的,然后扫路上的。 两尺多厚的雪,扫完旁边堆出来一米厚的雪墙,路上却没有雪。 接着再用扁担把炉灰挑着过来往路上铺,这样就好走了。 后来都住楼房了,小区里面扫雪的基本上全是年岁大的,年轻人很少管。 坏人可以变老,好人也一样老,老了的好人,依旧是好人。 “停车。”李易说着的时候,豆卢贵妃出声。 车队缓缓停下,豆卢贵妃探头出去:“刚才有人挥手,旁边有个人好像受伤了。” “我下去看看。”李易又喝一口啤酒,套衣服,白大褂得穿上。 一群人跟着他下去,往后走。 三十来米的路,到地方有个人左手托右手,右手滴血。 小机器人们先就位,李易到近前:“被石头砸了?” “砸了,不知道骨头有没有事情,又麻又涨又疼。”受伤的人说自己的感受。 “跟我进车里看看,不然我摸骨能疼死你。”李易招呼着回去。 他也不晓得对方骨头有没有出问题,他能摸出来,但人家受伤出血,摸…… 几分钟之后,李易笑着说:“恭喜,骨头没事,肌腱也没事儿,皮rou伤,我给你消毒缝合,回头得换药。 你走几步路,然后坐火车去庄子换药,明天就要换,之后看安排,看几天换一次比较好。 工伤,属于工伤,工钱还是有的,治疗费用无须朝廷出,我在这里,就由我管。 会留下瘢痕,想来伱不会在乎,我给你打个破伤风,你今天不能喝酒和吃辛辣的东西……” 李易医嘱,很放松,还能笑出来。 受伤的人跟着嘿嘿笑,他担心骨头出问题,既然骨头没事儿,就很开心。 医治的钱不用自己出,工钱照样拿,只是疼而已,挺一挺就过去了,留下疤痕无所谓。 队伍继续前进,李易却有了其他的想法:“三哥,官府雇佣人做工,出了意外,死人当然有额外的补偿,寻常的小伤却没有。 今天咱们遇到的手被砸伤,想来官府不会额外处理,小伤,但会死人的。 即便不死人,也影响一个家庭的收入,其家中的亲人为之难过。 朝廷目前有钱花不出去,不如额外给予工伤补贴,同时完善律法,雇工者当承担一定责任。” 李易从国家角度出发,从雇佣关系角度出发则是谁损失更大,谁付出更多,涉及到成本。 李隆基喝酒:“怎般cao作?” “保险,咱都有银行了,保险要跟上,每一个行业都应该有保险,保险是……” 李易介绍起保险,要求所有雇工的人都得上保险,钱不多。 不过这个不多的钱,他那时候很多公司也不愿意给。 之所以如此,不是法不完善的问题,而是基层执法者和稀泥的问题。 就跟变法难以贯彻一样,执法人员有法不执,才最可恨的。 故此,执法部门的腐败乃一个社会民心失去的原因。 如今的大唐,执法者还算清廉,所以弄出来保险就可以了。 李隆基听着,之后总结:“集众之财,救众之急。” “专事专项,不可挪用。”李易答。 “可,于两都试行。”李隆基颔首,此事定下,具体的方面想来易弟女婿会给出来。 “如此,庄子中的小机器人会把详细的情况告知宰辅们,个人种植莲花、养鱼者当买保险。” 李易说的时候,莫名有种伤感,往事不堪回首的那种,你们个体户要买保险啊!一定要买啊! 队伍继续走,路相对不错,按照现在的速度,傍晚前能抵达平顶山。 从洛阳到平顶山,开车的话,不到两个小时,如今得走三个多时辰。 若没有修的路,走两天算快的。 路边十里一驿的棚子搭起来,上面铺了油毡纸用来防雨水。 午饭没人吃,李易等人喝酒吃串儿,其他人吃点心和干果。 下午三点半,队伍晃悠着终于抵达目的地,未去襄城,直接到煤矿。 羽林飞骑提前告知消息,煤矿的厨房在努力做饭,并不时瞅一眼北面的路,等待陛下与李东主。 “蒸汽机倒是不缺煤,顺便为蒸汽机的平底船提供燃料。” 在一片迎接的欢呼声落下后,姚崇找个高的地方举望远镜观看。 本地有两条大河,一条为汝水,一条叫滍水,后者在李易那时称呼为沙河,顾名思义,含沙量高。 挖煤使用上了蒸汽机的勾机,如修巴拿马运河时候的设备,没有液压。 小铁轨铺过去,小车连着钢丝索,另一端乃蒸汽机的绞索机。 挖一勺子煤,放进小车中,随着绳索运动,把煤运到外面。 外面是洗煤的地方,但水不往河里排,有专门的坑,并不深,一个接一个。 洗下去的煤粉进坑,矸子挑出来放到一边,块煤运走。 当一个坑里积攒的煤粉到一定程度后,有人挖出来,放到船上,这个免费。 船只带着煤粉去其他地方卖,价格低廉,别处的百姓买来打成煤坯烧火。 附近的百姓则推独轮车或赶牲口的车到此拿煤。 煤粉不要钱,煤块他们需要帮着洗出来要带走的三倍数量,用工换。 通常拉一车煤块,回去跟煤坯配合着能烧上三个月,冬天烧一个半月。 今天过来装煤的百姓装好煤后就不走了,等着,等一起吃饭。 前天他们才吃过流水席,从七月初七吃到七月十一。 李易同样举个望远镜看:“还成,劳保方面无缺。” 他看到大家带着脏了的口罩,证明一直有,否则会换成新的白色口罩,作样子。 口罩就是一层层纱布摞到一起,没有别的,通常戴半天换一个,专门的人负责清洗,再上锅蒸。 一洗一大堆,之后不知道哪个属于谁,加一个蒸的工序,随便拿。 本地不缺水,更不缺烧水的煤。 “过去看看。”李隆基推小机器人往洗煤的地方走。 “脏了,脏了,东主我身上的颜色会乱七八糟的,我强烈要求改变。” 零三三同样被推着,话多,这里都是煤,轱辘先变黑。 “好,我给你刷成黑的,就不会变了。”李易说着四处踅摸,想找油漆。 “那不完蛋了嘛?我是说洗洗,东主你别找了,回头洗就行,我这可是原漆。” 零三三瞬间从心了,感觉怎么都斗不过东主,它们原漆带珠光的,再刷成黑的,改不回来了就。 其他的小机器人不那么话多,被推着的时候大脑袋转来转去,判断是否有危险。 李隆基站到一个洗煤人的面前,对方停下动作,把口罩摘下来:“陛下好!李东主好!永穆公主好、新宁公主好,你们也好。” 姚崇等人:“……” 李隆基颔首:“好,好!洗煤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 这个洗煤人先看身边的头头。 “看我作甚?陛下问你就答,有啥说啥。”头头怒了,我又没苛待你们。 洗煤人转回头,抬起双手:“要胶布,指甲逢和指头的地方有裂的口子,缠麻不好用。” “好,这便……易弟怎般说?”李隆基刚要答应,突然发现李易皱眉头。 李易挠挠头:“杜仲是药材,多龄树可才用局剥方式获得树皮,同时使用碱可以提取胶,部分特征如橡胶。 庄子里的人有橡胶手套和橡胶靴子,用在洗煤上不错,胶带其实治标不治本。 找多年龄的,尤其是二十年及以上的杜仲树,加上玛雅都护府的橡胶,给一些工种提供防护。” 李易知道什么东西最好,手套、靴子,手裂口子,天天还要洗煤,胶带没什么用,一沾水便透,对身体伤害更重。 “三哥,工业时代到来了,回头我给相应的工种发东西。 先免费,坏了要给我拿回来,我还能继续加工,漏孔儿的话小的就黏合上。 塑料也能出来,先高价卖,赚钱,给有钱人一个提高身份的机会。” 李易不说给不给胶布,那东西李隆基说送便送,无所谓的。 李隆基恍然:“你作手术戴的手套?” “那个是最好的,寻常干活用不上,科研与医疗的东西为顶级。橡胶和塑料,皆能回收,二次加工,甚至三次加工。 好的塑料盆,用上二十年都不会坏,不好的,一年自己就糟了。 但橡胶的产品,保存期没那么长,受自然特性影响,回收后可以做鞋底。” 李易一边说一边在零三三的屏幕上下指令,让庄子那边出飞机给送来橡胶手套。 靴子暂时不用,皮靴子涂胶即可,手套用兔皮涂胶,也可以替代橡胶手套。 人家洗煤的人好不容易见一次陛下,提要求,自然得立即给。 庄子那边开始装机,飞机准备起飞,到这边空投,直线距离一百多公里,一会儿就飞到。 李隆基也不闲着,亲自带女婿洗煤,体验生活。 李易端着藤条的筐,一筐筐地送煤过来洗,他那时候以前是铁丝的筐,现在没有同样的条件,只好用藤条的。 翁婿二人吭哧吭哧洗煤,累得满身大汗。 一刻钟过去,天上出现机群,五架飞机飞过来,速度和高度降低,从上面往下扔包裹。 扔完转一圈,又飞走。 “三哥,橡胶手套来了,咱不洗了哦!”李易不愿意干这种活儿,没有意义。 “这飞机好,作战半径两千多里,寻常的地方一个半时辰飞到,快点飞的话装的东西少,现在属于正常巡航速度。” 李隆基果然停下,不洗了,他看着飞机远去。 他知道有了这样的飞机,大唐就无敌。 飞机上装的武器越多,飞行距离越短,速度越快,同样飞行距离越短。 正常巡航,带上很多子弹,一千里范围内随便飞。 这叫作战半径,飞过去还要飞回来。 哪怕一小时飞三百里的速度,一千里一个半时辰,敌人还在行军呢,甚至敌人的营帐刚扎好。 机群就过去了,对着主营帐疯狂扫射,再扔个炸弹…… 大唐及周边地方打仗,哪个能防备千里之外? 即,距离敌人一千里的地方把机场建好,就能欺负死别人。 莫说寻常部队,羽林飞骑也抗不住这样的空中优势打击。 东西送来,拆包,李易拿着橡胶手套跟在李隆基身边,李隆基负责送。 凡是洗煤人,一人送两副,套在手上,就不担心沾到水,胶带也给了,裂口子的先缠上。 拿到橡胶手套的人把手套塞进怀里,打算找人在手套外面再弄一层东西保护。 大家都拿到了手套,李隆基来到这边的学堂。 不管是采煤的,还是洗煤的、运煤的,有的家中有孩子,在此地上课。 大大小小的孩子坐在位置上,用毛笔蘸水在桌子上的小黑板上练字。 李隆基看几眼,摇摇头:“出去玩儿吧,领米花棒吃。” “好哦~~”孩子们欢呼起来。 旁边几个负责教导孩子的人露出无奈的神色,其中一人壮着胆子开口:“陛下,课业未止……” “往日此可也练字?”李隆基没出声,李易淡淡问一句。 “这……”对方不敢言语。 “哼!若心思不正,明年你们依旧考不上。” 李易又扔下句话,出去找孩子们玩耍。 其他人一同跟出去,他们知道情况。 正常来讲,现在的时间孩子们已经下学,今年科举没考上的学子们过来教孩子。 明显是提前知道陛下要来,想着表现。 令人气愤的乃是你想表现,你为何把孩子当工具? 一看写出来的字便知晓,孩子们心不在此。 学子张张嘴,终究不敢再多言。 一大群孩子跑到外面,一个柴油机的米花机架起来,轰隆轰隆响着。 高粱米、玉米,加一点大豆,从上面的斗里装进去,下面的口子开始出米花棒。 每隔一米左右的长度,旁边的人便用手轻轻一碰给掐断,递给一个孩子,孩子拿着让开位置。 离着机器二十来米远,两口爆米花锅炉在旋转,上面带着压力表。 负责崩爆米花的人胸前用绳子吊一个竹子的哨子,准备一会儿吹。 手上拿米花棒的孩子围观,让开最前面的位置,他们知道,报纸上说那里最危险。 “易弟,为兄想摇一摇。”李隆基要亲自动手。 “一人一个。”李易点头。 他俩把专业的人替换掉,大臣们也来围观。 李隆基摇着摇着,感觉太枯燥:“易弟,崩苞米花有歌谣否?” 李易:“……” 他点点头,有,哪怕原来没有,现在也必须有。 李隆基颔首,随即等待,他也知道这个易弟女婿需要现想。 换一个人自己都不会问这句话,属于难为人。 大概十秒左右,李易边摇边‘唱’:“大肚锅炉火上摇,谷物爆花不可潮。不可潮,对存窑,存窖前期为最好。一成加半轻口咬,初涩后甜六七秒。大豆则是无腥臊,蚕豆脆韧正好嚼。水若多,压来调,微弱潮湿增半条。一条一成在此表,小麦除外六八条。若火小,当慢摇:如火大,转如飘……” 他把甭爆米花需要注意的事项全给说出来,包括干湿度,每一种作物的压力,在具体cao作上的细节调整。 说完的时候压力够了,他左右看看,似乎期待着什么。 大臣们眼睛盯着前面的大筐,显然在等待着吃爆米花。 没等来夸赞的李易闷闷不已:“三哥,可以爆了。” 李隆基点点头,把锅炉架好,杠杆的管子插入,准备架脚踹,突然停下:“哨呢?那个哨呢?” 于是李易把指头放在嘴里‘嘟~~~嘟~~~’“响喽~~~” 这下李隆基才一脚踹下去,轰~~~~ 大口袋里的苞米被飞出去,水蒸气腾起一团。 李易紧跟着踹自己的锅炉,又一团蒸气出现。 二人默契地再把锅炉里剩下的那点倒出来,锅炉扔旁边不管了。 专门负责爆米花的人接锅炉,用铁通条刮炉的内壁。 大臣们一人一个小筛子,把玉米花放进去筛,外皮要筛下去。 这个不是百姓自己拿玉米粒来崩的,否则不允许崩爆米花的人筛。 他们会拿回去自己筛,筛下来的外皮还能拌着野菜喂上几只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