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触即发,起兵!
洛羽儿和姜无惧走了过来,侯良景只好跟上。 赵寒手一扬,示意他们不要靠近洞口。 “羽儿,你还记得秦安谷么?”他说。 洛羽儿点头。 赵寒道:“秦安谷是个罕见的‘窒阴之地’,有阴首、阴尾、阴心三个症结。 这惊狼岭没那么厉害,但阴气也极为浓郁。 这个洞,就是整个岭上阴气最重之处。 侯掌柜,劳烦您按照之前说的,差人把东西准备齐了。 今晚子时正,我们就在此地做法。 记住,所有东西都必须按我画的草图的方位摆好,不能有一丝差错。所有人等,都不能踏入这个圈内半步。 否则被阴气侵入体内,神仙难救。” 赵寒捡起一块碎石,绕着大洞四周两丈开外的地方,画了个圈。 侯良景赶紧吩咐一名家仆,按赵寒说的去办了。 洛羽儿看了眼四周,有些兴奋道: “东西齐了,地界也有了,咱们也都准备妥当了。等今晚法术一做,爹爹就会好过来了。” 赵寒点点头,又回到悬崖边上,往山下看去。 山体上,有一条狭隘崎岖的山道,从山脚通了上来。 到了半山腰,就被一个隘口拦腰切断了。 隘口的后方,坐落着一个宽大的院落。院里有座高高的阁楼,俯瞰着隘口前面的一片空地。 那就是侯良景修的,休养用的大院子。 空地上,一群衙役正在建造着一圈,像是营寨之类的东西。 二十几个商贩汉子,在院落的里里外外站着,冷漠望着四周。 “沈姑娘和贾大哥到了吗?”赵寒道。 侯良景道:“小女、贾捕头还有侯某的管家侯成,他们都借人去了,可能还需要些时辰。” “那宗大人和张大哥呢?” “二位大人吩咐完毕之后,也都换了便服下山筹备去了。” 这么说,各路都快准备好了。 就差,正在百里之外借兵的高大哥了。 赵寒望着远方。 山道崎岖,庭院空旷,人们都在忙碌着。 山脚下、苍茫的大地上,上邽城池里隐隐有兵马调动,军旗飞扬。 天际,残阳渐渐往大地的尽头落下,像血一样的殷红。 但愿,还来得及。 …… …… 秦州北部,成纪县,一座偌大的军营门前。 两排士兵守在石道两边,神情严肃。一面大旗迎风招展着,上有几个大字: “陇右大都督府。” 门外,汗血骏马的旁边,高石远按着刀柄,焦急地踱着步。 “高校尉可在?” 营门处,一位文士幕宾模样的人,缓步走了出来。 高石远冲了上去:“怎么样,陈长史?” “你可以回去了。”文士淡淡道。 “好,那我这就去领兵。” “没兵。” “什么?!” 高石远两眼瞪圆,“为什么?大都督他没看到宗大人的牌子吗?” 文士面无表情:“高校尉,你也是久在军中之人。 一块县级军府副都督的令牌,可以调动大都督府的兵么?” 大唐调兵,别说是下级军府的令牌,就是直接上官的令牌到了,如果没有朝廷颁下的调兵鱼符,也是一兵一卒都调动不得。 高石远当然明白: “可现在上邽是个什么情形,我可都跟你说了。是你没转告都督大人,还是大人他没听懂? 几十人对四千人,没有援兵,那就是个死。 不行。 我要进去,向大人他当面说清楚!” 高石远往前就走。 刷…… 石道两边,上百条长枪同时指着高石远,寒光凛凛。 “哼。” 高石远的铁链长刀出鞘,怒目圆睁: “我看你们谁敢拦我!” 他身形一动,就要往长枪丛中冲去。长枪一抖,四面八方,就要刺过来。 文士的手缓缓一扬。 长枪陡然停在半空。 “高校尉,”文士道,“贞观五年,你在何处?” “在关内道胜州做边军,”高石远道,“你想说什么?” “那丰州守将曹轩起兵叛乱之事,你不会不知吧?” 高石远一愣。 他当然知道这件事。 当时,因为两州相邻不远,他还亲身参与了平叛之战。 文士缓缓道:“当年,那曹轩就是没有兵符,却私下以人情,向关内道大都督郑义宽借了两千兵马,说是临时抗敌之用。 可谁知他竟然暗通西突厥,起兵叛乱,连陷关内道北五州,连长安差点都受了威胁。 若不是当时尉迟将军平叛及时,后果将不堪设想。 该战之后,皇上得知内情,雷霆震怒。 他立即降旨,将丰州军府乃至整个关内道大都督府里,下至行军火长、上至大都督一干人等,无论参与此事与否,全部斩决抄家。 并从此严令,若再有擅自调兵者,其罪与同。 高校尉,你敢冒死进言,在下钦佩之至。 可一无兵符,二无圣旨,只有一块令牌和一面之词,就要调动边军三千兵马。 难道,你想让都督大人重蹈郑义宽的覆辙,让我陇右军府上下数百将官人等,全都家破人亡么?” 高石远是个明白人。 按这陈长史所说,就算自己闯得进去,见得了那位都督李大人的面。 这兵,也是借不出来的。 可他还是不甘心: “可宗大人、还有我一大帮的兄弟,都在上邽城里等着这三千兵马,去平叛和救命啊!” 文士看了看,高石远手里的刀: “那你就更应该留着条命,赶回去帮他们,而不是白白送在这里了。 你说呢?” 两边,百余条长枪同时一震,嗡鸣之声,在军营四周回荡不绝。 …… …… 灯火昏暗。 阴暗的书房里,独孤泰正翻看着那本《道德经》。 “独孤大人,下官蒋怀求见。”门外,蒋怀道。 “进。”独孤泰道。 “是。” 蒋怀走了进来,“独孤大人,那边有消息来了,是一张纸。” “念。” “遵命。咦大人,这上头就只有五个字: ‘惊狼岭,子时’。” 独孤泰听到了这几个字,向来稳坐如山的他,突然一睁眼道: “刘通。” “在。”刘通答。 “宗长岳和赵寒,他们现在何处?”独孤泰道。 “回独孤大人,都还在官驿里头,有小的的人看着,大人您尽可放心。” “还在官驿里头……” 独孤泰冷哼一声,“告诉孟凉,即刻起兵。” 刘通有点奇怪:“大人,按约定,起兵之日应是后日八月十五。峪水的工事还没完成,独孤公子也还在城内呢。” 他忽然看到了独孤泰的那双眼。 一双肃然的眼,让人不寒而栗。 “峪水的事先放下,你见了孟凉之后,马上把那逆子送走。”独孤泰道。 “是。”刘通赶紧一躬,往外退去。 “告诉孟凉……” 独孤泰的声音,从背后冷冷传来,犹如鬼神降世: “兵锋所指,城南,惊狼岭。” …… …… 江风凛冽。 上邽城南,城墙脚下。 一个青年公子站在阴暗的角落里,昂首望着大江南岸,那座高耸入云的惊狼岭,目光幽远,衣袂纷飞。 正是袁沐风。 …… …… 黑光幽幽。 在某个深不可知的洞xue里,一个法坛之上,高悬着一幅斑驳的古画。 画上,有个穿着华贵服饰的人,盘膝坐在天地之间。 画的下方,放着一条长长、腐朽的香案,案上摆着一排十几个容器,像是祭祀时放祭品的托盘。 盘口都刻成了凶鬼的模样,抬头向天,张开了獠牙的口。 鬼口里,放着一个个鲜活的人头。 那些狰狞的面孔,就好像死前看见了什么,非常吓人的东西。 每个人头里,都有一点鬼火似的幽光,一闪一闪地透了出来,把骨rou皮肤照得白生生的。 案前,站着一个阴森森的黑影,僵直得像一具僵尸。 两道惨切切的光,从那张模糊的脸上照了出来,照着画卷和那条长案。 案上,还有另外几个新的托盘。 那盘里空空的,鬼口狰狞地张开着,好像正在等待着,吃进新的人头。 …… …… 编辑说15万字就可以上架,澄云愣是写到了40万字,从未断更。 无他,就是想让道友看得爽快() 下来,血色秦州的大战马上展开,真凶“恶鬼”即将现形,绝对精彩。 明天,书就要上架了。 如果觉得书还行的话,就请订阅支持一下吧。 澄云不是土豪,在每天认真写书更新之余,也真的需要您的慷慨支持。 好书一直在,拜托了道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