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离开体制何去何从?
    生化制药厂,赵长天办公室。    所有的东西都已收好,放在一个大纸箱里,少了字画和书本的点缀,本来狭小的房间竟然也变大了。    阳台上的绿萝长得郁郁葱葱,嫩叶向四面八方伸展,紧紧缠绕住窗户上生锈的铁栏杆。    赵长天掰了几下,怕弄断枝条,只好算了。    来过,离开,这盆绿萝就算他留给生化制药厂的最后礼物吧。    小青年们站在门外,谁也没进去。    这个消息太意外了。    昨天还在一起做试验,今天就要走人,事先没半点风声,他们实在接受不了。    失去主心骨的感觉,内心像这个房间一样空荡荡的。    “能不走吗?毕竟成绩还没有出来,要是没考上……”何明亮问道,没有赵长天,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赵长天把箱子拖到门口,笑道:“让让,帮个忙,一起抬回去。”    人群露出一条缝隙,马长征又堵住了:“赵哥,给句话呀,要是李期把你逼走,我们去找他算账!”    赵长天直起腰,噗呲笑了:“算什么帐,又不是黑社会,没人逼我,我是真要走了,别拦我,你们继续做试验去。”    人都走了,做个屁!    陈怀仁怒了,抓住赵长天的衣领:“你猪脑袋啊,这年头找个工作有多难!你现在是副厂长,属于国家正式工人,是干部编制,除非杀人放火贪污公款,否则谁都无权开除你!”    这个年代,编制是相当重要的,等于终身饭碗,很多工厂通常是世袭制,父亲退休儿子顶上,一干就是一辈子。    有正式编制的人,拥有各种现代人想象不到的福利。    养老、医疗和退休金都由单位全部承担,亲属生病也可以用自己名字,一起报销,等于全家医疗免费。    结婚,单位负责分房子,没有月租或者租金超级低,    孩子可以免费在厂办托儿所、幼儿园和子弟学校读书,一直读到初中为止。    此外,工会定时发放服装和日用品,年底还有各种慰问品。    基本上,只要进了国企,生老病死结婚孩子世代一生无忧。    放到现在,去哪找一个给你分房子看病免费教育免费还负责给你找对象顺便给你儿子安排工作的单位??    所以很多工厂效益不好,工人们也不愿离开。    陈怀仁他们被rou联厂开除,六家人愁的不行,随后把他们送到生化制药厂当临时工,也存了将来能够再转回rou联厂的心思。    现在赵长天主动放弃编制,就算去了繁昌制药厂,那也不一样。    在大部分人眼中,私人承包的小厂根本无法和国家单位相比,更何况rou联厂的效益越来越好。    赵长天叹了口气:“都说了没人开除我,我有不得不走的理由,你们别围着我了,还有一个月时间,我们一起把东西做出来。”    “做出来以后呢?”孙建军问道。    “效果好,就卖啊。”赵长天笑道。    “你不会打算私人经商吧?”文红军突然问道。    这家伙还挺有头脑,脑子转得挺快,赵长天笑笑,没回答。    七十年代挖煤,八十年代经商,九十年代下海……    这是时代的变迁。    把箱子扛回家,孙秀竹已经回来了,没有做饭,和赵爱国两人面沉似水坐在沙发上,像两尊怒目金刚。    赵中哲在边上朝他做鬼脸。    “爸,妈,饭好了吗?”    “吃吃吃,除了吃,你还知道啥?”孙秀竹很少发这么大火,赵长天拆了猪圈,被人诬陷贪污公款都没有。    “我还知道爱祖国,爱党,爱父母呀。”赵长天笑嘻嘻贴过去,递给老妈一瓶冰汽水:“消消气,女人生气老的快。”    “你……”孙秀竹头一扭,眼泪刷的流出来:“你大了,父母管不了,这么大的事,也不提前说一声……”    赵爱国皱着眉头道:“离开那也好,现在我还有点权,看看能不能转回rou联厂,这叫调动,不是辞职。”    被开除太丢脸,辞职还好听些。    赵长天拍了弟弟一下,笑道:“爸,我不回rou联厂,您不要费这个心思,没用的。”    哐当,孙秀竹站起来去厨房做饭,把锅铲狠狠扔在锅里。    炒炒炒,我炒!    “不回rou联厂,你想去哪?制药厂?不行。现在这样最好,你jiejie在那里,你挂个副厂长的名头,关系还是放在rou联厂,有正式编制,稳定。”    和绝大多数人一样,赵爱国在稳定的体制内待了半辈子,根本无法想象离开体制的生活。    女儿是没有办法,才走上那条路,儿子不能啊。    虽然药厂目前看起来赚了很多钱,可将来会怎样,谁也说不准,要是倒闭了呢?    儿子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赚不了大钱没关系,稳定最重要。    他不知道十年后国企会纷纷倒闭,大锅饭被打破,从此再没有铁饭碗。    世事不断变化,原本就不可能有完全稳定的一生。    赵长天笑笑:“爸,我走的每一步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请你和妈相信我,支持我,这是我前进最大的动力。”    “我支持你……哎呀。”弟弟挥舞着手臂叫道,然后被赵爱国在后脑勺狠狠拍了一巴掌。    “我一直没问你,高考报哪了?”赵爱国拿起一根白沙烟闻了闻味道,最近他被老婆儿子逼着戒烟戒酒,只好靠这种方式解解烟瘾。    “京都大学。”    噗……    砰……    擦……    屋里的三个人用不同的方式做出了同样的反应。    赵爱国闷闷不乐的把烟揉成一团,又展开,儿子这算不算自暴自弃?语文打零分,你能上京都大学,我跟你姓!    “第二志愿呢?”孙秀竹抱着一丝希望问道。    “华清大学。”    ……    好了,不用再问了。    “没编制不行。我是你老子,你得听我的,调回rou联厂,你和药厂的事我不管,就这么定了!”赵爱国拿出父亲的威严。    可惜清朝已经灭亡七十多年,封建家长制已经不适用了。    何况,他儿子素来以不听话出名。    编制算个屁!    八十年代,华夏正经历着第一波下海经商热潮。    1984年,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支持下,“全民经商热”风靡中国,“下海”成为热词,这一年被称为“公司元年”。    那些大名鼎鼎的大佬们,王石、张瑞敏、柳传志、李经纬、牟其中等人纷纷在这一年开创事业。    现在不离开,还要等到何时?    赵长天懒得搭理老爸,自顾自把东西放回房间,把书本全部塞到床底下,那里塞满了赵中哲的臭鞋子和捡回来的破铜烂铁,什么石头卡片弹珠滚环连环画……费了好大功夫才清理完毕。    赵中哲抢着打扫,把破铜烂铁又重新塞到自己床底下。    “天天,小哲,吃饭了。”孙秀竹喊到。    “我绝食。”赵长天说道。    对付不讲理的老爸,这个最管用,小时候他想要一双新的白球鞋,家里人不给买,他足足绝食三天,滴水未进,把所有人都吓到了。    从此,只要他提出的要求,赵爱国夫妇能做到,都会咬着牙去做。    小霸王、小混混赵长天就是这么养成的。    毫无原则的溺爱是毁掉一个孩子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