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皇帝的心思
看着何明远一脸惆怅的样子,韦君奇舔了舔嘴唇问道:“君侯办学为的是什么呢?” “我还不是为了咱们织锦坊和军械所,你想想看,我当初如果没有那些个失意老儒们帮助,能有今天?所以,我的意思,就是把那些旁门左道拿出来,办他一下,和太学对应起来,他入仕,我入商,井水不犯河水,就算是被逮到,那些个大臣也没话说。” 听完了他说的,这位员外郎不住地点头,感觉说的有理,毕竟,他也是一个官场失意者。 要不是何明远,他这个库部书令史的小吏,不知熬多长时间才能熬出头来,才能像杜若弼一样,坐上一个九品主事的位置?哪能像现在?官居六品员外郎。 这时,他抬起头来问道:“您和圣人关系不错,为什么不直接建议在太学中增设冶金和机械这些学科呢?” “他们肯定不让!再说了,我要的是修机械的工人,这让那些老帮菜知道我把这些下贱的职业放进太学,光那些唾沫星子就能淹死我!” 韦君奇再次点了点头,说道:“也是,那还是咱们自己办吧!培养出来的这些人不仅可以做工匠,还可以提拔他们上位,成为咱们的羽翼。” 何明远呷了口酒,笑道:“这可是你自己说的,我可是一心一意为了朝廷,从来就没有过这种心思。” 韦君奇指着他骂道:“人们都说君侯轻薄浮浪,我看是老jian巨猾!您是不是早就想好了?剑走偏锋?” “我可不承认!” 二人对视一眼同时笑了起来。 何明远对于眼前这个看穿了他小把戏的人并不在意,不为别的,只因他是收益人。 那如果被揭发了怎么办?这一点更没有必要去担心,因为皇帝的疑心,只会落到强大的人身上。 对于何明远这个拔了爪牙,折了翅膀,窝在他袖子下面避寒避雨的小猫咪,李隆基简直找不到一丝可以需要防备的理由,又怎么会猜忌呢? …… …… “你要办学校?” 何明远小鸡啄米似的点了点头。 李隆基虽然也像韦君奇一样好奇,但是他显然更相信何明远的能力。 并且何明远是个忠臣,这毋庸置疑,他做什么都是为了朝廷,为了自己。 “你的意思是,在算学,明经,诗赋之外,另开新科?” 何明远再次点了点头。 “还要独立于太学之外?为什么?” 何明远笑嘻嘻地说道:“太学所选,都是国家栋梁之才,臣下办的,不过是为了满足织锦坊的需求,终究不登大雅之堂,臣下可不想去找骂。” 虽然他很想站在皇帝面前,义正言辞让他知道作为一个近代国家应有的各项职能,但是,他并没有吃脑残片。 “你办学的原因就是为了养工匠?是不是……有点浪费?” “圣人,咱们织锦坊,军械所的东西,可都是那群人造出来的,没有他们,以臣的本事,哪里能造出织布机来?又怎么……” “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可是朝政又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 何明远几乎都要给李隆基跪下了,额……其实已经跪下了。 “圣人,这……这不是为我,这完全都是为了朝廷,为了您啊!” 李隆基也非常无奈:“这我是真的没办法。” 两个人同时陷入了绝境,何明远认为这是搪塞敷衍,但李隆基却认为何明远不知道他的苦衷。 一个坐在胡床上挠着脑袋,一个跪在地上双手叉腰,仰天长叹。 最终,李隆基妥协了,他看了看四周,给何明远打了个手势,让他上前。 李隆基一把将他拽到了自己身前,在他耳边轻轻说道:“我准备北伐了。” 何明远瞠目结舌地转过头来,看着他,刚转过头来就被皇帝一巴掌扇了回去。 “我准备把宋璟免了,任用张嘉贞为相,然后让王晙他们兵分三路,一举荡平北患,这次用兵一定会引发朝野动荡,你就别再添乱了!等这件事完了,你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待他说完,何明远这才慢慢从他身边离开,撅着嘴给他竖了个大拇指。 他没想到,李隆基罢免宋璟竟然是为了北伐,这信息量,司马光咋没写啊! 李隆基笑了起来,但随即又板起脸来,再次打了个手势,示意何明远回来。 “禁中之语,千万不可外泄!我可舍不得杀你。” 他说话的声音非常缓慢,对于这种警告,何明远从来都是当真的。 他咽了口唾沫,当即把头埋在了地上,说道:“臣遵旨。” 李隆基站起来说道:“下去等着看戏吧!” 何明远看着膝盖下的地毯,无数思虑涌上心头。 “陛下,臣有事启奏。” “你的事儿不是刚说了吗?” “臣说的是北伐的事情。” 皇帝拂动胡须,扬了扬下巴,示意他起身说话。 何明远这才挪到了坐垫上,双手叠在胸前,说道:“臣记得,当初默啜死后,北疆解体,铁勒九姓,纷纷南下附塞。” “不错,是有这件事。” “陛下,夷狄人面兽心,万不可信啊!您可得防着点儿,尤其是那帮子九姓胡,更是反复无常,而且他们世受阿史那家的恩惠,贼心不死,恐怕会捣乱。” 李隆基仔细打量着他这张捎带几分异域风情的面貌,尤其是那一嘴茂盛的大胡子。 “我记得你们家好像也是……” 只见何明远随即一本正经地说道:“臣祖上是东汉大将军何进之后,只不过长得有点特殊而已,跟什么九姓胡那是一丁点关系都没有。” 李隆基一脸坏笑地说道:“我记得何进的孙子何晏当时跟着曹爽不是被司马家一锅端了吗?他们家还有后人?” 何明远稍作思索,又信誓旦旦地说道:“臣绝对是何晏之后。” “何出此言?” 何明远学着关二爷的动作轻轻抚着自己下巴上的大胡子,说道:“陛下没听说过傅粉何郎这句话吗?” “真不害臊!人家哪有你这么大的胡子?对了,你为啥好端端的要留胡子?” “不是都说我轻薄浮浪吗?留了胡子看着更稳重。” 李隆基嘴角一阵抽搐,他实在有点理解不了此人的脑洞,但他的思虑在他脸上稍作停留还是转向了在塞北的数十万降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