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太湖龙王
修士的建造速度飞快,许敬玄戒子里的材料不断飞出,在许敬玄的控制下迅速成型。 李恪与郑德昌说话的功夫,王府,或者说是水神府已经建成,府邸雕梁画栋,高达雄奇。 许敬玄飞走采集山石,建造十里长桥。 “郑府君去孤王的府里认认门,以后闲暇可以找孤王聊天”。李恪邀请郑德昌。 “王爷请”。郑德昌恭敬,他伸手示意李恪先行。 水神府主殿雄伟,殿顶高达十米,大殿之内,八根怀抱支柱,空间宽广空旷。 大殿正中有一个汉白玉石座,这里正是神像基座,此时上面还没有雕像。 李恪走上石座盘膝坐下,整个人如同石像俯视大殿:“府君觉得如何”。 郑德昌张张嘴,心中不知如何开口。 “王爷居太湖之神,必定福泽四方”。 “呵呵”。李恪笑的面无表情。 大殿的后面有一些居住的厢房,建造的还算可以,细微之处需要李恪自己改造。 “有福,去驿站把他们叫来,告诉他们,我们到家了”。李恪吩咐道。 “是王爷”。有福看着庙宇叹息,从此之后,王爷恐怕要困居于此,他上马去往驿站。 中午时分,李恪的仆人和护卫全部到达,有福指挥仆人进入大殿后面的厢房住下。 “三皇子,幸不辱命。云雾山上,别院已经建好,三皇子去验收,看看是否满意”。下午太阳还没下山,许敬玄前来复命。 “有劳道长,孤甚是满意”。李恪没去检查,他看了一眼许敬玄手上的戒子,拱手表示谢意。 “职责所在,既然三皇子无事,贫道告辞”。许敬玄拱手,眼睛微眯,腾空离开。 第二天,李世民派来的护卫将军前来请迟,准备回长安复命。 李恪挥手签下名字放他们离开。 站在石桥上,李恪望着起伏的太湖之水,远远望去,湖中有妖气蒸腾,想要镇服太湖,成为太湖水神,怕是有一番麻烦,不过在这之前李恪先要成为水神职位。 水神之位限制很大,李恪却有自己的算计。 回到大殿,李恪看着空荡荡的石座,思索塑造什么材料的神像。 民间神像一般都是泥塑、木雕、石剔。 再好就是铜浇、金铸、玉刻。 这些都是常规制作石像的方法,并不是说某一种最好,这还要看材料。 大家都觉的泥塑雕像很差,若泥土材料是稀壤呢? 李恪现在就要做出选择,他需要用什么材料做神像。 目前以他的财力,他最好能做到纯铜浇铸,纯金以他的财力负担不起。 对了,母亲给的木箱中,有个戒子和许敬玄手上带的那个挺像。李恪突然想到。 实木箱子里都是一些金银财物和首饰,李恪没太在意。 在见过许敬玄的空间戒子之后,李恪想到杨氏给的盒子中,一个与那些财物格格不入的戒子。 戒子比较古朴,和这些珠光宝玉放在一起惹人瞩目,原本李恪并没往空间戒子上想。 李恪拿出戒子试探,用精神感知一无所获。 他直接滴血尝试,血液慢慢慎入戒子,戒子灵光一闪,变得亮如白银。 再次用精神感知,戒子里的空间巨大,大概有足球场那么大。 财物满戒指的金银玉石,多是没有加工过得原生矿。 没有太过珍贵的宝物,都是凡俗财宝,能够随意花费而不引起人注意的东西。 李恪清点财物,这些金银矿材够普通人几辈子的花销,也不知道杨氏从哪里弄来的。 戒指中还有杨氏的书信,大概意思是让李恪老实生活,什么都不要管,待在王府别出门,做个富家翁。 这个戒子是杨氏在前朝当公主时杨广给的,现在杨氏给了他。 李恪失语,儿行千里母担忧,杨氏不求李恪有作为,就想他平安一生,哪怕如同囚禁的过一生。 可惜李恪来自后世,不可能沉寂。 李恪取出一块洁白寒玉审视,神像的材料有了。 “有福”。李恪喊道。 “王爷有什么吩咐?”片刻之后有福从后面跑来。 “准备瓜果三牲,香烛几案,明日开神府”。李恪吩咐。 “王爷”。有福瞪大眼睛看着李恪的背影。 “王爷三思”。有福跪在地上。 “我意已决,去准备吧”。李恪声音清冷。 “王爷”。有福声音哽咽,李恪是他看着长大的,他没想到,身为皇子,居然会走到这一步。 “去吧”。李恪挥挥手。 “是,老奴这就去”。有福给李恪磕头,面色悲哀的离开大殿。 “不知道能不能成”。李恪低语,对心中的计划有些担心。 翌日,李恪沐浴更衣,仆人们早就将大殿布置妥当,三牲瓜果摆好,大殿布置的披红挂绿,仆人的脸上却没有喜色。 能从长安跟到这里的仆人,基本上都是忠心耿耿跟随李恪的老人。 “今天是王爷的喜日子,都打起精神来”。有福说到,他的袖口湿润,被泪水浸湿。 一身盛装的李恪步入大殿,首先映入眼睑的,是一个与李恪一样的白玉立像。 寒玉神像昂首站立,左手扶住腰间宝剑,右手平托在胸前,身上一身玉雕战甲。 “王爷,您还没有子嗣啊!”有福的声音近乎哀求。 李恪闭目,良久:“开始吧”。 “是,王爷”。有福失望的闭上眼睛,心灰意冷。 神府开灵仪式开始,李恪盘坐在蒲团上,府君郑德昌带领官员豪绅祭天拜地。 “恭请人皇法令”。府君高喊。 有福拿出圣旨,双手递给郑德昌。 郑德昌连忙弯腰,双手举国头顶,接下圣旨。 他举着圣旨向北三拜,打开圣旨宣读。 李恪闭目端坐,紫府之内龙魂躁动。 郑德昌读完圣旨,扫视大殿,当看到面无表情的李恪时心中一叹。 “王爷,请恕贫道失礼”。青阳观里的马老道手持玉碗。 李恪伸出右手,马老道手上闪着灵光,刺破李恪右手食指,李恪趁机运转功法逼出一道血箭落入玉碗。 “好强的恢复”。马老道看着李恪手指转瞬愈合的食指暗赞。 马老道收心,端起玉碗念念有词,手中一支符笔,蘸着李恪的鲜血为玉像开眼点灵。 马老道做完开灵法术,点头示意郑德昌。 “请太湖王归位”。郑德昌高喊,圣旨立即射出一道金光,打在李恪身上,拉扯这李恪的灵魂出体。 李恪诚心静气,催动紫府中的龙魂。 圣旨的金光没有智慧立即锁定龙魂,将李恪紫府中的龙魂从眉心拉出体外。 龙魂离体之后,李恪感觉自己就像是被撕成两半。突然有了另一个视角。 金光包裹着龙魂,没入玉像的眉心。 “王爷”。看着金光,有福悲从心来,伏在地上哀伤。 “王爷”。李恪的丫鬟仆人全都跪地。 李恪的龙魂感觉进入一片清凉之地,正不知所错,郑德昌转身面对玉像再次诵读圣旨。 李恪感觉天地中,有一道规则让他的玉像变得通透,龙魂可以在里面游荡。 郑德昌恭敬的收起圣旨递还有福,有福接过讲圣旨放到李恪神像托举的右手,手掌刚好紧握圣旨。 “吾等拜见太湖王”。郑德昌弯腰行礼。 “吾等拜见太湖王”。大殿之中的人俱都弯腰行礼。 大殿之外,被郑德昌召急来的百姓哗啦啦跪地给太湖王磕头。 李恪感觉龙魂一轻,彻底融入玉像,玉像的外表也随之发生些许变化,他的头顶长出一对白玉龙角。 “龙君”。马老道惊呼。 他与郑德昌对视一眼,再次拜道:“吾等拜见太湖龙王”。 大唐长安,唐皇李世民正在批阅奏章,突然他感觉头上气运金龙一阵涌动。 李世民闭目与金龙交流,只见金龙气运中有一道特殊气运,他略一探查,立刻明白,那是李恪的神道气运。 李世民睁开眼睛,心中叹息,他在龙椅上坐了许久:“今晚去杨妃宫里吧”。 “是,老奴这就去通知娘娘”。 “不用了,寡人去看看她”。李世民起身走进后宫。 四海之中,水神薄搅动,突然出现一个龙君的名字,不过对于龙王来说,地仙界太大,天下水脉易主太过频繁,没有人在意水神薄多出来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