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回顾过去
书迷正在阅读:身为勇者被魔王俘虏了该怎么办、魔法侦探事务所、妖1纪、无限从霍格沃兹开始、吉缘、寒火记、大罗天纪、改嫁后我成了人生赢家、从今开始当学霸、黑白魔君
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第443章回顾过去“多大岁数的人了,咋还四六不懂呢!”宋老爷子瞪了一眼道,”老大说的话不太好听,可话糙理不糙。” “以后跟县里的人家来往,大字不识,不是让人看笑话。” “连带着几个孙子,孙女脸上都无光......” “我这么大岁数,倒是不在乎,可孙子,孙女还小,以后都得成亲,嫁人,咱不得为他们想想,能结个好人家,咱为啥非要往低了找......” 宋老爷子看着周氏。 周氏铁青着脸,不说话。 宋老爷子声音缓和,劝道,“我也不是非逼你读书识字,咱们过日子,这么多年,我说过什么!” “当初娶你,就是看中你这个人,我什么时候计较过你识不识字......” 宋老爷子低低一叹,“我也明白,你一把年纪,在让你学,是为难你了。那这样吧,你就看看,能学就学点,” “实在学不了就拉倒......” “再说,你也不是大字不识......” 说完,宋老爷子转向宋家众人,“你们也别挑,你奶岁数大了,不想学就不学了,让她好好享享福。” “老二,老三媳妇还年轻,字必须得识。”宋老爷子道,“苑儿会读书,蓉儿,茉儿也识了不少字。” “没事的时候,都教教。” “咱也不求能学的吟诗作赋啥的,咱就把简单的字都认识认识......”宋老爷子的目光扫向李氏和叶氏。 “爹,放心吧,我肯定好好学,我一直学着呢,没落下!”李氏率先保证道。 宋老爷子满意的点点头。 “老三媳妇......” “爹、我、我也学......”叶氏神色紧张,小声的说着,“我肯定认真的学......” 就是叶氏害怕自己学不会。 宋青蓉,宋青茉写字她也看过,那小小的一团,跟个蛋似的。 她看着脑袋都大。 可...... 叶氏看了看依偎在身边的两个闺女,为了她们,她也得学,她还想要闺女嫁进好人家,她不能给她们拖后腿。 让她们因为有个不识字的母亲,受人嘲笑。 学! 必须学! 叶氏的神色变得坚定。 看着这一幕,宋老爷子笑了。 读书人家! 读书人家!! 都读书识字,才算是读书人家! 总有一天,宋家会名副其实。 “咳!”宋老爷子清了清嗓子,“识字这个事,咱就这么定下了......” “接下来,咱们就说说,去年咱家的一项重大决策!” “分产!” 宋老爷子感慨,这分产,是真的分对了。 “自从分产之后,二房这边算是立了起来。” 宋老爷子扫过二房众人,“二房有作坊,还有好几个店铺,不说日进斗金,一年下来,千八百两的,也不是问题。” “有二郎,三郎,苑儿把握着二房的大方向,二房错不了。”宋老爷子脸上流露出欣慰之色。 宋诚义,李氏表情讪讪。 撇撇嘴,没他俩啥事,谁叫他俩没地位。 宋老爷子看了一眼,笑道,“老二,老二媳妇也不错,又是打理作坊,又是读书识字的,进步很大。” “值得表扬!” 闻言,李氏,宋诚义同时松了一口气。 宋诚义惬意的抻了抻腰,嘿嘿一笑,“爹夸奖啦!儿子做的都是分内的事,自己家的作坊,我不管谁管!” “哎,责任大啊!”宋诚义得意的挺了挺胸膛。 宋老爷子无奈的摇头,老二,不禁夸! 转头看向大房,“去年,虽说大郎没考上童生,可大房的发展也不错。” “老大媳妇先是自己弄了个小作坊,作绣活,后来又以作坊入伙,和苑儿,二郎做起了买卖。” “这事办得好!”宋老爷子赞许的看着宋青苑。 “一家人,不管分没分产,都要互相扶持,一笔写不出两个宋字,咱们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呢!” “苑儿肯让利,大气!”宋老爷子竖起大拇指。 “姐!大气!”四郎学着宋老爷子的样子,也跟着竖起了大拇指。 宋青茉也跟着比划了一下。 众人笑了。 宋青苑确实大气。 “爷,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宋青苑淡淡的道。 这话太对宋老爷子的心思了。 宋老爷子一张老脸笑出了花,“咱家有苑儿,是咱家的福分!” “以后你们都要向苑儿学习!”宋老爷子交代着。 “是!”几个孙子,孙女同时应和。 宋老爷子继续道,“有苑儿带着,老大媳妇一年也能赚不少......” “百两有了吧?”宋老爷子笑着问道。 孙氏笑了,“有了!这才刚开始,我就分了不止百两。有苑儿带着,我这浑身都充满了劲。” 去年,两个月左右的功夫,宋记成衣店,净赚一千多两。 孙氏按照分成,分到手里的是三百两。 如今,羽绒被势头大好,这么下去,一年分个一千两不成问题。 宋老爷子点点头,“那就好!赚钱就好。” “老大媳妇这边挣着钱,老大这边也不差。”宋老爷子目光转向宋诚忠,“开春老大就开始办私塾。” “这是好事,能增长宋家名望的好事。” 宋老爷子的目光变的悠远,读书人地位高,教人读书,识字,地位更高。 一家私塾办起来,比开多少家作坊,店铺都长脸。 “老大,这事你办的对!”宋老爷子赞道,“这是你做的最对的一件事。” 宋诚忠拂了拂衣袖,站起身,一拱手,“爹,秒赞了!” “儿子做的是力所能及的事,为村民,为宋氏家族谋福利,当不得夸!” 宋诚忠嘴上说着,眼里闪过得意。 “呃......”宋老爷子一噎。 这个老大,话说的太过,不诚实! 无奈的摇摇头,他的大儿子,也不禁夸。 “老大,村里人比不得镇上,家家户户的日子都不好过,到时候你......”宋老爷子劝道,“差不离的,就少收点。” “爹,我醒的!”宋诚忠点头,“镇上的私塾收一两银子一年,咱家就收五百文。” “要是实在没有......”宋诚忠皱眉,“那就以工相抵。” 宋老爷子道,“你看着办,你明白就好!” 沉吟片刻,宋老爷子又道,“既然咱们说完了去年,就该说说今年......” “老大,二房已经起来,不需要家里cao心......” “三房......”宋老爷子看向宋城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