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第一条家规
书迷正在阅读:身为勇者被魔王俘虏了该怎么办、魔法侦探事务所、妖1纪、无限从霍格沃兹开始、吉缘、寒火记、大罗天纪、改嫁后我成了人生赢家、从今开始当学霸、黑白魔君
王二媳妇跳河什么况 “二郎,到底是咋回事”周氏站了起来,焦急地问道。 心里有几分害怕,万一这事扯上宋家,影响了宋家的名声,可咋整。 “今天在河边发现了王二媳妇的尸体衙门那边已经来人”二郎把听来的事,说给众人听。 “死、死了”李氏惊呼,一下子捂住了嘴。 原来不只是跳河,是连命都没了。 “那她那两个娃呢”周氏追问。 二郎摊摊手,“跟她一起跳河,都死了” 一家三口,命全没了,宋青苑不唏嘘。 “知道他们为什么跳河吗”宋青苑诧异,以她那天的观察来看,这一家三口不像是轻生的人。 他们会怕赌坊的人,他们会怕衙门的人,这恰恰说明,他们对自己的生命还是在意的。 若不在意,又岂会生怕 宋青苑不解。 二郎知道的也不多道,“听说是回村,被村里人撵出来,无处可去,就跳了河,衙门是这么结案的。” 结案了。 王二死了,闹事的王二媳妇和孩子也死了。 宋诚忠,宋诚义的赌债,再也不会被翻出来,这对宋家来说是好事。 可众人的脸上,却没有一点喜意。 那可是活生生的三条人命。 “老大,老二”周氏的声音格外的冷。 宋诚忠,宋诚义,“扑通”跪了下来,默默的对视一眼,皆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一股烦忧。 王二媳妇是两腿一蹬死了。 他们兄弟,却又要被拿出来说教。 “从今天开始,我做主,定下咱们宋家第一条家规;任何宋家之人,不得去赌坊,否则,逐出宋家。”周氏的声音带着无与伦比的坚定。 任何人听到,都不会怀疑周氏的决心。 “娘,我们两兄弟,绝对不会再踏足赌坊半步。”宋诚忠,宋诚义保证道。 这条消息,在宋家激起的小浪花,很快散尽,宋家人又开始马不停蹄的忙碌起来。 看作坊的,喂家禽的,卖枣糕的,做山楂糕,山楂片的,各有各的活计。 宋青苑帮着清洗了两天的山楂,也迎来了自己的新活。 红薯该收了。 十亩地的红薯,同时开挖。 二郎的牛车和驴车,宋家的两辆牛车,早早的守候在地头,一筐筐的红薯,被 放上车,放满一车后,二郎的小弟们赶着车,往宋家运。 这次的红薯数量比较多,宋青苑没打算在放在刘家。 一是因为刘家的空地不够大,二是因为刘家夫妻还要负责开荒,一百亩的荒地,夫妻二人加一头牛,不到入冬,也干不完。 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做红薯干。 “二哥,把红薯藤给柱子和刘家留下一些,剩下的就拉回家吧。”宋青苑叮嘱着。 柱子那里有她的四头猪,还有她承诺给柱子的一头。 刘友这里有二郎的十头猪。 按照这个长势,猪还要过两个月,才能宰杀。 “给吴婶子和郑婆婆也送一些”宋青苑接着道。 这两个人手里,也给有她五头猪。 这样她今年就有十四头猪,可以宰杀。 忙乎了一阵,宋青苑跟着第三车红薯,回了宋家。 宋家新宅,正院,东跨院,西跨院,还有东西跨院之间的空地,全被拾到出来,只等着放红薯。 第一车红薯被卸进了东跨院,陆续的所有的地方,都被占满,刘老根也被周氏指派过来,负责晾晒红薯。 四郎在满地的红薯中挑了两个个头大的,“姐,我想吃烤红薯。” “等忙完就给你烤。”宋青苑一边说着,一边把红薯成堆的地方,都散乱开,方便红薯晾晒。 晾晒后的红薯,糖浓度增加,才会甜,而且吃起来劲道。 “哎”宋青苑叹息,就是太麻烦。 红薯数量少,还好办,若是数量多,一场雨下来,来不及收 “但愿这几天不要下雨”宋青苑暗暗祈祷着。 “苑儿”宋青茉踮起脚尖,蹦蹦跳跳的跨过满院子的红薯,走了过来。 “红薯藤你给我啦”宋青茉问着。 “嗯”宋青苑点头,“剩下的红薯藤,我就留给你了,你留着喂鸡,喂猪,不够的话,自己在去村子里,收上几车。” “谢啦”宋青茉咧开嘴,“我给你钱。” 宋青苑皱眉,“我吃你的枣糕是不是也要付钱” “呃”宋青茉干笑,揉了揉鼻子。 下晌,吃过饭,宋青苑躲在屋子里看书,大郎,三郎,走了进来。 “大郎哥,三哥有事吗”宋青苑问道。 “嗯”大郎点头,耳根红了红。 “是有点事,想跟你商量。”三郎爽朗的道,“作坊不是需要字画师吗那个活,我和大郎哥想干。” “下学之后,我和大郎哥去做,和大伯一样,按件算钱怎么样”三郎问道。 这是想做兼职 “行”宋青苑痛快的应下,对于三郎的心思,她也能猜到几分。 不是没提出过给三郎零用钱,三郎坚决不肯要,在他看来,他是哥哥,让meimei给零用钱花,会让他无地自容。 做个兼职,能让三郎手头宽裕点也好。 宋青苑点头,“你们随时都可以去干,做多少件,让爹娘记下,按月结算。” 三郎闻言笑了,拍了拍大郎的肩膀,“我就说苑儿,会同意吧” “谢谢苑儿”大郎的脸又红了红。 全家就属他和三郎最穷,连四郎,宋青茉都比他们富有,真的是太尴尬了。 宋青莲成亲俩人收了昂贵的笔墨纸砚,却拿不出像样的礼物。 最后只好做幅画,写上字,去聊表心意。 哎 又在宋青苑的屋内闲聊了一会儿,二人就告辞离去。 忙乎了一天,宋青苑也乏得很。 抻了抻懒腰,烧了水,舒舒服服的泡了个水澡,疲乏的体,终于得到了缓解。 第二天,太阳出来,又是个大晴天。 真好 宋青苑带着李氏,宋诚义,刘老根等众人把红薯翻了翻,刘友家去年编的大型筛子,也被送来了宋家。 直到第三天,一场淅沥沥的小雨,突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