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4章 隐姓埋名的工厂
“欢迎领导视察指导,”厂长笑着走过来,远远的伸出右手:“可是不容易啊,我还以为领导早把我们给忘了呢。” “辛苦。”张彦明也笑着和他握了握手:“没什么问题吧?” “能有什么问题?”厂长冲乔奇飞和几位安保员点了点头,朝行政楼比了比:“是先到办公室还是去厂里转转?” 这边工厂的管理层全部是从物流公司抽调出来的退役,转业军人,工厂进行的也是半军事化管理。 厂里的员工也基本上是物流安保两个公司的家属,或者从两家公司转职过来的。 为的就是高效,服从和强大执行力。 这一片工厂其实生产的都不是什么神秘产品,但对工艺和卫生状况要求比较高。 三种口罩,两种防护服,医用手套,呼吸机。 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没有对外销售,而是全部进入库房封存,目前只限内部消耗使用。 这样的工厂在国内搞了三套,京城,庐州和渝州。 还有消毒液,医用清毒酒精,帐蓬,手执体温测量仪,环境监控仪等等。 里面最高端的就是呼吸机和系列医学机器,包括车载断层扫描仪和便携式超声诊断仪。主要集中在小型,移动方便这一块。 枫城没有进入大型医疗设备行业的计划,但并不妨碍张彦明对相关技术以及专利的搜集。 感谢2000年的大泡沫,让枫城很是集中了不少技术资料和相关专利,也间接控股参股了一些大型公司,拥有了不算小的话语权。 枫城在国内投建的这些工厂所生产的产品都是倾向于应急,急救还有大范围应用这几点。 其他的他没什么兴趣儿,很多东西也没必要涉入生产。并不是什么都要自己产的,没有任何意义。 很多大型医疗诊断设备,它本身的市场需求就不高,国产和进口并不存在实质上的区别。 就比如呼吸机,这东西真的有那么高的生产难度吗? 其实并不是,它的科技含量很低,但更低的是平均需求量。 资本投入是需要考虑持续性的,不能说因为这会儿爆发了就投产或者扩大产能,然后就破产吗? 这就是眼下呼吸机紧张的真实原因,因为现行产量已经能够完全满足非异常状态下的市场需求了。 你说资本残酷也好,冷血也罢,但这就是摆在那里的事实。 没看欧米情况比国内严重了无数倍,仍然坚持着月产一千台吗?是真干不过国内厂家?原材料都是人家供应的。 他希望全世界都来买材料加大生产,但他自己绝对不会扩大产能。国内其实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始终维持一个平均线上。 …… “相关车辆进行的怎么样了?”张彦明和厂长在办公室里聊天。 “刚开始有些小问题,现在都解决了,但是产量还是有限,现在就等着鲁尔这边的基地投产。也是好事儿,我们等它总比它们等我们要好。” 这到是事实。张彦明点了点头,对这个进度表示满意。 现在庐州汽车厂专用车辆车间那边主要是生产新型消防车,救护车的产量自然会受影响,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需求不一样。 鲁尔这边投建的专业车辆厂就会主要生产各种救护车,这是一早就做好的安排。 每一个生产基地的专业车辆厂都会负责一个方面的针对性生产,然后补充性的生产其他类型车辆。这种产能分配就比较合理。 别看救护车的保有量远远超过消防车,但不是那么比的,国内的救护车大部分其实……都应该叫做躺卧式单人运输车。 20年国内的消防车保有量不到两万五千辆,但这个数字已经大于真正的救护车保有量了,吓一跳不? 枫城不会搞那些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只需要改一下座椅的所谓救护车,但也不得不考虑它的市场需求,所以才会以消防车为主。 这也和消防车的进口价格太特么离谱了有关系。硬性技术需求高。 “渝州那边的医疗车方面,你这边要多关注配合,上面需要的仪器设备要配置全面,需要咱们自己生产的要跟得上。” “其实咱们自己生产的东西不多,我心里有数。”厂长点了点头。 因为有着足够深厚的国外资源,枫城在各方面的采购上都很轻松方便,只是需要注意一定的保密性还有运输过程就行了。 这就省了不少事儿。必竟哪怕有那个技术和能力,也不至于什么都自己产,还是那句话,有些东西是不合适的。 何况有些东西真不是短时间就能形成生产能力的。也没必要。 就比如医疗支架,那玩艺儿之所以那么贵,真的和哪生产的没有一点关系,纯是人为因素。 “彦明啊,工作上的事情你就放心,咱们保证可以完成任务,就是有件事儿我始终琢磨不明白,你给我解释一下呗?” “什么事儿?” “口罩。咱们生产这么多口罩干什么呀?有点吓人了呀。虽然这玩艺儿不值什么钱吧。” “年后物流那边就会把口罩向各省的仓库分流,不会给你太大压力的,你就正常生产就行。” 张彦明想了想,还是解释了一下:“你没发现这两年流感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吗?我感觉以后出门戴口罩会成为一种习惯。” 这个解释和不解释其实也没有什么区别,但张彦明也就只能这么说了。他能怎么样?说马上会有流行性传染病了? 不过这几年确实戴口罩的越来越多了,国外开始的流行,国内的年轻人肯定要跟着学的,再一个就是,北方冬天本来也有戴口罩的习惯。 张彦明他们小时候冬天出门都会戴口罩。 厂长之所以有疑问,只是因为生产计划有点多,太多,而且都是专业性的医用口罩级别。 “而且你不觉得这几年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了吗?”张彦明看了看窗外:“以前下雪都可以直接吃,现在谁敢吃?” 这个说法到是说得通,厂长点了点头。这几年尤其是京城这边,空气质量确实明显的越来越差,引起的呼吸性疾病也很普遍。 虽然雾霾这个词儿是11年以后才被提出来受到普遍重视的,但事实上,从2000年以后,空气质量这个问题就已经得到广泛关注了。 “再说咱们要建那么多医院,还要支援农村医疗,你觉得要用多少口罩?这可是个需要长期持续消耗的东西。” 医生护士的口罩都是一次性使用的,最多也就是几个小时,随用随扔,如果医院多了,每天的消耗量都是相当可观的,一天几百万个轻轻松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