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我靠,谁泄的密?
“您是,加布里埃尔*史密斯先生?” 副总裁有点惊讶的站了起来,不确定的问了史密斯一句。 “你认识我?你是谁?” “您好,我是威斯汀亚太区副总裁……” “威斯汀?你们很无理,因为你们的傲慢影响了我的行程。” “呃,史密斯先生,您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误会?不,不是,没有。我和张要去申城,结果他需要等你,你说呢?你比约好的时间晚来了多久?” 史密斯看向张彦明:“谈的不愉快?” 张彦明摇了摇头:“副总裁先生提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条件,我无法接受。算了,我换一家合作。” “需我我给老布里打个电话吗?我和他很熟,我们曾经在一起度过了一个美妙的下午,交谈的很融洽,甚至他还在向我推销他的股份。” “谁?” “他的老板的老板。他有很多酒店,很多品牌。” 一边,副总裁带来的翻译把史密斯和张彦明的对话翻译给他听。 “不,史密斯先生,我想这是个误会。张先生,生意需要谈,我可以提出任何条件,这不违背契约精神,您也可以提出您的要求。不是吗?” “你刚才可不是这么说的。” “我想您,听错了。做生意就是需要谈,不断的交流,沟通,然后达成双方满意的结果。您认为呢?” 张彦明被这副总裁给逗笑了,小助理在一边鄙夷的看了看副总裁。太特么不要脸了。 其实这些阿米丽卡人最特么不是东西,翻脸比翻书都快,傲慢无礼就是他们最好的形容词,还满嘴仁义道德。 富豪在阿米丽卡的地位以及影响力是咱们难以想像的,那是一个赤果果的资本社会。 于是副总裁在见到史密斯之后马上就瘘了,毫不犹豫的换了一张脸。 做为一个高级打工仔的他,相信自己在老板眼里绝对绝对没有史密斯的一个屁重要。 “我感觉这是个好主意,你可以考虑一下这份股份。”张彦明给史密斯出主意:“这是个不错的选择。” “认真的?” “嗯,旅游必将袭卷世界,酒店业的发展前景我非常看好。我也在开酒店。” “OK,这次回去我会和老布里认真谈一下。这个怎么办?”史密斯看了看副总裁。 “那就谈吧,我无所谓。” 张彦明给史密斯递了根烟:“副总裁先生,我的条件不会变化,我认为那已经全面考虑了威斯汀的品牌还有影响力,是合理的。” 其实这条件有一点苛刻,这是十年以后的价码,这会儿国外的品牌委托相当不公平,基本上都是鸠占鹊巢,用苛刻的条约把原主人排斥在外围,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利益。 后来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提升,商业模式的不断成熟,进来的品牌越来越多,这个市场被更多的人重视,这才把条件降了下来。 也导致了国内很多委托管理的酒店合同一到期马上分道扬镳改换门庭,不过也算是成全了国内的酒店管理公司,得到了不少机会得以成长。 如果他们能放下傲慢,公平一点儿,可能就没有国内这些酒店集团什么事了。这是真*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对手。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包括科技方面。 很多技术实际都是这么被逼出来的,然后回头把原有市场砸的落花流水。你吸我血,我砸你碗。合理不? “我想,我需要和总部通个电话。” “当然,我不会,像你一样的为难合作者。”张彦明盯了副总裁一眼:“我建议你在打电话之前,先看一看这些资料。” 冲小助理呶呶嘴。小助理把整理好的资料拿了出来,不太情愿的递给副总裁。 谁还没有个脾气? 副总裁接过资料,就这么站着翻看起来。 已经细心的帮他翻译成英文了,不像他们,特么拿出来的合约都是英文的,完全不顾客户是华人的事实。 资料并不厚,就几张纸,就是枫城两年内的商业中心计划的一部分。关于酒店的那一部分。 “这不可能。”副总裁下意识的说了出来:“这需要上百亿米刀的投资,怎么可能?”他看向张彦明:“您是在开玩笑吗?” “你在置疑一位超百亿富翁?”史密斯挑着眉毛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问副总裁。 “不,我是说,” 张彦明碰了史密斯一下,史密斯咳了一声:“建一些酒店有什么可奇怪的吗?” “呃,是您投资?” “你可以这么理解,如果有疑问请咨询我的秘书。”他在枫城有股份,这么说也没错,不过神特么的秘书,农场里的马吗? “当然,不会。那我就没有疑问了。那么,张先生,您是说,在一到两年内,建造出来的这批酒店,会全部委托给威斯汀,对吗?” “不,只是一部分,大约在十九座,或者再多两座。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威斯汀。” “当然。我们还有其他品牌,肯定会符合您的标准和,定位。包括您这上面计划的度假酒店。” “那是后面的事情,目前我们要谈的只有三座,或者四座。” “您能说明一下吗?” “这里,京城。鲁尔,还有红空。” “那么,可以在合约里约定一下另外的二十一座吗?我想这并不困难,您说呢张先生?” 张彦明看了他一眼:“可以,这本来就是无所谓的事情,但我并不能保证就一定会交给你。你懂的。” “当然。请张先生您相信我的职业精神,遵守契约就是我们的信仰,我会为酒店配上最完美的团队,最优秀员工还有最合理的经营方案。” 这点张彦明到是相信,在职业cao守上来说,老外还是可以相信的,但你绝对可以怀疑他们的人格。大部分。 比如财务审批权。有很多委托酒店就是死在这一条的,酒店的日常采购是个大坑,深不见底那种。 还有各种费用的支出,这些老外会毫不犹豫的把他们出去酒吧浪的花销都拿回来报销,还要大大的写上员工精神健康调节费用。 他们会尽职的把酒店经营好,不坠品牌的名望,但也会‘合理’的把利润吃掉。 最牛逼的就是这个员工培训费,只要是国内雇佣的员工都会按月按人头收取。直到现在有些品牌还在收。 大框架定了下来,具体的细节交给助理和法务团队去谈,张彦明和史密斯出来去了边上的房间说话。 “张,你确认酒店业是个好生意?” “对,适合长期执有,你可以考虑控股。不过最好不要急,慢慢来。” “像你那样?”我靠,谁泄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