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萍水相逢
中午时分,火车徐徐驶进了成都站。 成都是西南重镇,又是川军的大本营,车站的规模和出入的人流量都要比金州火车站大。 肖克走下车厢,来到月台上,他要买些当地的特产,准备回请一下丁建平。 月台上的小商贩此时已经包围了下车采购的乘客,他们动作麻利地推着满满当当的食品车,赶到乘客面前,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 肖克买了两个盒饭,一只板鸭,几段卤鸭脖,一瓶“全兴大曲”和两包“娇子”烟,便从拥挤的人群中挤出来,上了车。 丁建平一见肖克提了这么多好吃好喝的,便客气了一番。 “怎么让兄弟破费啊?我说我去买嘛!” 肖克笑着说道: “一路上尽让老哥请客,怎么能行?今天算我的!” 两个人也就不再客套,边喝边吃起来。 第二天,火车进入了贵州省。 窗外是连绵不断的高山,这又与四川盆地的面貌迥然不同了。 火车似乎在断臂悬崖间穿行,人有时竟不敢向外张望,路基底下是高山飞溅,铁路蜿蜒曲折地在大山里盘旋,又时而呼啸着穿过隧道,又驶向了另一座高峰。 肖克叹服了眼前的景象,他不由得对修筑这样一条条天路的铁路工人们,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就在这样的铁路线上,曾经有数以万计的建设者付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云贵铁路和川藏铁路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中国人在建国初期,就以这样的伟大壮举,向世界证明了自己。 肖克沉寂已久的激情,似乎要被点燃起来,他凝视着车窗,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应该去挑战自己,我要向世人证明我没有消沉,我依然是最优秀的!” 肖克此刻激情澎湃,感觉全身充满了力量,他好像要挣脱自己身体的牢笼,向窗外飞去,飞向那高山之巅,振开双臂,大声地呼喊“我来了!” 第三天的傍晚,火车终于要到此行的终点南宁市了。 但对肖克来说,这还不是他要去的海滨城市银海市,他还要再一次转乘班车。 在这趟火车上,肖克注意到了一个女孩,她也是孤身一人,没有同伴。 因为这个女孩自上车后,就一直躺在自己的床铺上看书,也不与人聊天,甚至近三天来,她似乎没有说过一句话。 她就在肖克对面的上铺,肖克一开始并没有太在意这个安静且有点古怪的女孩,直到有一次,女孩的书从上铺跌落下来,差点砸在坐在下铺床边的肖克的头上。 肖克顺手捡起书,他看到这本书是《苏东坡选集》,肖克顿时有了兴趣,他把书拿在手里,抬头等着女孩低头问他,可女孩没有任何动静。 肖克想,她一定是睡着了,便随手翻阅起这本诗集。 苏轼也是肖克最喜爱的伟大词人之一,他和杜甫一样,同样有着报国兴邦的理想,也同样命运坎坷,仕途曲折,而苏轼更有着乐观豁达的胸怀。 苏轼遍尝人间冷暖,才有了美食家的意趣,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无羁,令多少后人仰慕神往。 肖克不由对上铺的女孩产生了好感,心想现在还有人这么喜爱古诗词,尤其是一个女孩子,会钟情于一位豪放派的词人,她的气质一定不错。 肖克昂头注视着上铺,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不久,女孩醒了,她在床铺上翻腾了一阵,便低头朝下望,显然,她在寻找她的书。 肖克和女孩的目光撞在了一起,肖克看到这个女孩面容憔悴,可能是一直躺着看书的缘故,眼神有些呆滞,头发很长,从上铺散落下来。 女孩碰到肖克锐利的目光后,略一迟疑,她的眼睛便又迅速移开了,肖克这时微笑着,一只手举起了她的书,女孩随即也露出了一丝羞涩和感激的笑容,但还是没有说一句话。 过了一会,女孩下来了。 肖克这才注意到面前的女孩很像个高中生,个子修长,眼睛挺大的,而且皮肤较白。 肖克便顺手把书递给了她,女孩接过书,轻轻点点头,便转身去了车厢的一端。 肖克目送着女孩离开,就在这时,视线里出现了一个大汉,是丁建平。 肖克看到丁建平正冲着他傻笑。 “兄弟,马上就到南宁了,咱们留个联系方式,你这个朋友我这辈子交定了!” 丁建平爽快地说道。 “拿着,这是我的名片,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你有事,随时可以找我。” 肖克接过了名片,也没仔细看就装进了衣兜,老实讲,肖克对这个老板式的人物并不感冒,但通过几天的交往,他觉得这人还不错,对人比较豪爽热情,便把同学王勇的地址给了他。 肖克也告别式地说道: “老哥,谢谢!你这人很实诚,希望以后我们还能见面,也祝你发大财啊!” “你别说客套话,发屁大财啊!人这辈子只要过得开心快活就够本了,有事就说!” 丁建平略带埋怨地说道。 “好的!好的!” 肖克也真诚地伸出手,和丁建平紧紧地握着。 火车终于到达了终点站,车厢里的乘客又开始忙乱起来。 肖克也不着急,他没有过多的行李,也没有什么人需要他去关照,索性便坐在床铺上等着其他乘客陆续下车。 肖克最后一个下车,他一出车厢,一股潮热的空气扑面而来,肖克疾步向出站口走去,他还要赶开往银海市的长途汽车。 南宁已经属于亚热带气候了,这里的冬天依然高温,除了湿度太大,气温倒也舒适,不像北方现在正是冰天雪地的时候。 南宁市不像成都那样有一种“气势汹汹”的样子,这里无论是城市建筑,还是街上的市民,都显示出一股沉静从容的状态。 这让像肖克这样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有了一些安定感,不至于一路那么局促和慌张了。 肖克随着人群上了大巴车,他在车尾一个靠窗户的座位坐下,便从口袋中掏出王勇的地址“银海市海滨大道568号嘉园小区”。 后面还有王勇的弟弟王涛的手机号码。 王涛,他也很熟悉,比王勇小两岁,这小子从小就很调皮捣蛋,没怎么正经读过书,很早就开始混社会,他早几年就来了银海,现在都用上手机了,看来混得不错。 肖克胡乱想着,抬头望了望窗外,外面已经下起了小雨,车里没有开空调,空气又闷又热,像肖克这样的北方人感觉非常不适。 就在他烦躁不安的时候,他看到窗外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拼命往大巴车这边赶来。 是她?那个火车上睡在他上铺的女孩! 肖克认出了她,就是那个女孩。 难道她也要去银海市?大巴车马上就要开了,女孩还没有上来,她还在与司机交流着什么,肖克依稀听见女孩原来没有买到这趟大巴的车票,司机拒绝让她上车,并且启动了汽车的马达。 肖克见状,急忙冲到了车前,大声说道: “别开车!” 说着便打开车门,把女孩一把拉了上来。 女孩连人带行李箱都被肖克拽上了车,女孩满身都是雨水,长发也凌乱不堪。 她狼狈地站在车里,用手整理着黏贴在脸上的头发。 “没票,不拉!” 司机叫嚷起来。 “老板,这是我妹,麻烦你拉上,我给您补票!” 肖克急忙说道。 “我们都是去银海的,我妹她来晚了,所以没买到票。” “没票?不拉!” 司机义正辞严地说。 肖克回头看了看女孩,她正眼巴巴地瞅着自己,眼睛里充满了期待。 “老板,我给你双倍的车钱!” 肖克说罢,便将钱塞给了司机。 司机接过钞票,眼睛上下打量了肖克一会,啥也没说,便扭头坐在了驾驶座上,开动了大巴。 肖克扶着女孩走向了车尾,两人坐在了一起。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大巴在高速路上疾驰,车窗的玻璃蒙上了一层水雾,看不见外面的景色了。 肖克转头看了看女孩,她也抬头看着肖克。 “谢谢!” 女孩充满感激地说道, “你又帮了我一次!” 女孩说完低下了头。 “我又帮了你一次?” 肖克不解,但马上反应过来,想起了火车上还书的事。 “那也算吗?” 肖克和女孩都笑了起来。 肖克从女孩的嘴里得知,她叫李慧萍,也来自北方和他同省的一个小城市。 她去年高考落榜了,便通过远在银海市的姨妈,给她找了份工作,在一家旅游公司做内勤。 这次因为母亲生病了,要做手术,她才请假回家来探望母亲。 没想到,在返程的路上结识了肖克。 肖克暗自高兴,自己没头没脑的出了门,没想到结识了她和丁建平这样的朋友,这两个人的名字里都有一个“平”字,果真有“萍水相逢”的意思。 肖克更愿意结交李慧萍,不是因为她是个女孩,而是因为她与自己类似的遭遇,同样都是高考受到挫折的人,又都喜欢文学,况且能在遥远的他乡相遇,这太难得了。 肖克觉得在他人生的诸多不幸中,又多少添了点幸运的成分,他此刻对银海之行也有了更多的信心和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