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册封亲王
宫里的消息向来是最难传出来的,这消息能传的这么快,可见是皇上故意的,不然不会胤还没到十三府上,京城就传遍了。 就在京城众人惊叹胤的能量时,宫里有传出消息,皇上去了咸安宫。 皇上为什么会去咸安宫,而且是在胤去了宫里之后才去的,显而易见的一定是胤说了什么。 原本只是放出十三而已,众人虽然会叹,但绝不会惊。 可是废太子不一样。 皇上去看了废太子,这其中所代表的意味,可就叫人心里边晃晃悠悠的没个底了。 这是康熙这辈子第二次踏入咸安宫。 小时候康熙也曾调皮,那时候还没有董鄂氏。 康熙也曾受宠。 那时候康熙的额娘还活着,他跟宫人玩捉迷藏,就藏在了咸安宫里。 宫人一直在找他,可他却在咸安宫里睡着了。 直到晚上,天色黑了,他才醒过来。 咸安宫里的夜晚,是漆黑的。 他还记得那天自己一路大哭着跑了出来。 回宫还被额娘骂了一顿。 这是第二次来到咸安宫。 门口看守的侍卫想要行礼,康熙摆了摆手制止了。 咸安宫的宫室其实并不少,康熙没叫人陪着,自己进去转了好几个宫室都没看见人。 最后隔着窗户,在一间原本应该是下人房的屋子里,看见了坐在窗边的胤。 康熙上前推开门走了进去。 胤正低头磨墨,听见声音没有回头只说了句,“保柱,今天给咱们的膳食可带回来了。” 过了会儿没听见回话,胤才回过头看了眼。。。 胤一直以为,年前皇上就会动手。 谁知一直等到了康熙去看废太子,将废太子放回毓庆宫。 等到了过年居然都还没有动静。 反而胤等来了属于自己的旨意。 皇上一旨封了四贝勒为雍亲王。 三阿哥为诚郡王。 五贝勒为恒郡王。 七贝勒为淳郡王。 正巧到八阿哥就给停了。 京城众人都不明白,皇上这是为什么。 单单是四贝勒一个人得封亲王,在一群郡王里格外显眼。 而且从老八往后,一个人都没有封。 老八在府里也有些疑惑,怎么前边的都封了,偏偏就到他就停了。 要说这些年他也早就能单独办差,也为皇上分忧多次。 不像后面的老九,只是靠着胤得了个理蕃院的差事。 在理蕃院一呆就是这么多年。 再往后的弟弟们,都还没有个像样的差事呢。 自己怎么能跟他们一样。 不仅老八自己想不明白,京城众人都有些疑问。 今年事多,京城的气氛原本就有些诡异,这次册封却将京城的人心搅动的更加糊涂了。 之前八阿哥不停的给自己上增加筹码,就连皇上也给八阿哥上加恩。 众人都以为人选就定下来是八阿哥了。 结果现在皇上又将四爷册封成了亲王。 这皇上心里到底属意于哪个皇子。 京城众人都有些不敢动弹,生怕一个不好押错了宝。 要知道,平常押宝输了,顶多把本钱输出去。 可要是在夺嫡之争中押错了宝,到时候输出去的可就有可能是命。 众人是不得不谨慎。 原本还有些纷纷扰扰的京城,因为康熙的一道旨意,所有的纷杂都被压了下去。 眼看着要进入腊月了,静娴也不能继续待在庄子上。 进入腊月,就已经开始闻着年味。 前几天下了一场大雪,后院演武场上静娴一直没叫人收拾了。 这会儿她就带着众人一起在后边滑雪呢。 演武场毕竟都能跑马,家里几个人滑个雪还是绰绰有余的。 胤就一人坐在演武场旁边的小屋子里,笑着看外面玩作一团的孩子们。 静娴玩了一会儿也进去陪着胤。 “哟,这不是咱们王爷嘛。”静娴说着就往胤那里靠过去,还伸出手来故意扰他。 胤被她这副模样逗乐了,“行了,行了,快坐好了,爷给你煮茶。” 静娴看着他问道,“爷,这当了亲王了,您可有什么想法。” 胤依旧专注手上的动作,等停了手才回答静娴的问题,“如今这个局面是皇上故意为之。皇上就是觉得老八他风头太盛了,叫爷出来压一压他的风头呢。”说着胤舒展了一下腿脚,继续说道,“你没见着京里边儿的,从爷封了亲王之后。这闹就压下去了嘛。可惜了,爷还不想因为跟老八打擂台,到最后不由己。” 静娴就佩服胤这点,什么时候都能忍得住寂寞,不接受惑。 不是所有人面对惑都能忍得住的,就像老八,之前那么多年都没犯什么明显的疏漏,可偏偏就一头扎进举荐太子一事之中了。 要说立太子虽是一国大事,可实际上最重要的还是皇上说了算。 老八他能不明白吗,他其实还是明白的,只是等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个可以出头的机会,老八不想就这么放弃。 哪怕这个饵它是有毒的,老八都咽了下去。 “爷想怎么做。”恐怕京城那些投机者,赶明儿又都围到四爷府上来了。 苏培盛站在胤后,突然想起那天看到的八爷门口的闹,机灵灵打了个寒战。 静娴看了他一眼,还以为苏培盛有些冻着了。 京城的投机者也都知道胤的秉,大概不会做的很八阿哥府上那么过分。 但是往四爷府上投份帖子,求一个眼熟还是很愿意的。 册封的旨意刚下来,四爷门房里就已经叫帖子埋了。 胤干脆不去管他,谁的帖子也不看,谁的帖子也不回。 你要真有事,能找上门来的,说明事不小,四爷也就管管。 找不上来的,说明事不用四爷也能办成,那就无所谓。 其他的帖子就跟递给康熙的请安折子一样,摆在那里落灰就成。 说实话就连静娴都被扰的不行。 她跟胤成亲这么多年,居然都还不知道京城能有这么多夫人小姐的。 说起康熙老爷子的请安折子来,胤突然想起一个笑话。 要知道他们这些年长的皇子,当初皇上经常拿折子里的东西教导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