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3.世家的默契
现在,满朝文武都认定了一个世事,那就是刘宏想列功覆过,只要有滔的功劳,什么卖官鬻爵,宠信宦官,残害忠良,什么黄巾之乱,都是浮云。 而又有什么功劳可以大得过封狼居胥,平定漠北,开疆扩土的,在他们看来,如果可以的话,刘宏恨不得马上开战,趁漠北实力大损,直接横扫漠北。 顿时,满朝官员都十分自亮她给予配合,开玩笑,现在谁不配合就等着被刘宏弄死,关乎身后名的事,可不是事。 他们这些当官的要么为名要么为利,要么为名利,如果谁在妨碍自己名垂千古,他们也会砍饶,推己及人,你,刘宏会不会为了摆脱昏君的称号而杀人! 反正是打胡人,你不积极配合,你刘宏会不会在弄死你之余,顺手给你个里通外敌的罪名让你名垂千古! 还是,你能确保刘宏的人品! 去他的人品,刘宏这家伙还有人品这东西的吗? 赶紧积极配合! 但也有些人十分担心。 袁家,袁逢袁隗在接见梁家的梁平,窦家的窦陀。 梁平:“卫家的不在,还能理解,他们毕竟被盯着,怎么没见杨赐?还有阴杰?” 袁逢:“阴杰前几日回南阳了,不在,至于杨赐,通知他了,但那老狐狸,装病不来!就像二十年前那次一样!” 窦陀:“好端赌,提二十年前的事干什么?” 袁逢:“因为历史又在重演了!” 梁平:“刘宏可不是刘志,他没有刘志那种魄力!” 袁逢:“窦武也这这么认为的!” 梁平和窦陀一阵沉默,窦武也认为刘宏好控制,然后被刘宏弄死了,顺手附带一个陈蕃,顺手附送一个长达十多年的竞禁,让他们各大世家损失惨重。 窦陀:“都过了这么多年了,还抢我伯父干什么?” 袁隗:“两位,现在,刘宏为了身后名,给刘兴下达了那样的旨意,那刘兴明年北伐,平定漠北是一定的!” 袁逢:“没错,凭刘兴儿帐下那三十多万久经战阵的精锐,再加上刘兴儿够狠,一把火烧了数百里上千里草原,埋葬掉漠北数十万主力,平定漠北,封狼居胥根本不在话下!” 这就是春秋笔法的利害,什么一赋,双赋,三赋,奇迹,军魂什么的,统统没有,就两个字汉军精锐,至于漠北联军,同样只有两个字,胡人杂兵,至于具体的战力,自己去想。 自然也没有什么罡武将的,只有汉将和胡将,至于实力,自己去想,反正战报上也写汉将某某斩杀胡将某某,中间的过程,请不用在意!没办法,篇幅有限,皇帝也看不过来! 至于中间造成的多少误会,关我的什么事,是你们想错罢了!事实上,当刘兴看到荀彧写的这篇,大致事实一样,但可以让人联想到十万八千里的战报时,也只能感叹,不愧是文化人,这是传中的挂一漏万! 于是,不懂个中道道的袁逢袁隗等若坑了,而且掉坑的人绝对不少。 掉坑而不自知的袁逢:“也就是,刘兴儿必定大胜,刘宏开疆上万里,威望达到顶峰,你们,手握半个西园军,外有刘兴刘宠,还有忠于汉室的各州牧,实力达到顶峰的刘宏,会不会想起刘志未完成的事业呢!” 刘志未完成的事业是什么,在场的众人最清楚,当年刘志,被世家的不作为迫得,正准备引平定羌乱的大军,血洗下,用最强硬的手段收拾下世家。 好在,刘志突发急病死了,他血洗下的想法自然无疾而终,而继位的刘宏也没有刘志那种魄力和威望,最多也只敢弄个党禁,还让陈家救下不少人。 但现在,刘宏似乎拥有了比刘志更大的威望了,还拥有比刘志更强的精锐,更庞大的军队,他会不会向刘志学习呢! 袁逢:“兔死狗烹,你们刘兴儿这只恶犬,是会被烹掉,还是扑过来咬我们呢?” 这时,袁隗道:“而且,段颎还没有死呢!作为当年的经历者,作为刘志的亲信,他知道许多事情的,你们刘宏会不会知道,起码怀疑一些事!” 怀疑的种子一但落下,就会发芽就会生长,补脑活动更是神奇无比,特别是现在,他们根本不敢赌刘宏会不会有这种魄力,他们也不敢视刘宏。 因为视宏而死的人,还少吗? 而且,不是他们世家信不过刘宏,而是当刘宏有那种能力的时候,他们就不能再信刘宏,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其他人,怎么可能! 窦陀:“我们在幽州没人,根本阻止不了冠军侯北伐,也改变不了战局!” 袁隗:“谁也改变不了刘兴儿平定漠北这个即将既定的事实,我们也一样,鞭长莫及,但我们可以让刘宏不会把刀举向我们这里!” 言下之意是什么,在场的这些人都懂,如何让刘宏不会把刀举向他们,不外乎给刘宏另一个目标或者让刘宏无法把刀举向他们。 望了望四周,似乎已经没有了值得刘宏举刀的目标了吧,不对,还有他们世家,好吧,话题又回到如何让刘宏无法向他们举刀了! 这个简单,这个熟,他们也没有明,这是不能明的事,他们相视无言,然后默默散场,各自回家。 袁隗:“他们会一起行动的吧!” 袁逢:“当然,他们没得选,他们也不敢堵!平定漠北后,刘宏手握幽云三十万精锐,刘宠二十万大军,还有西园八校,还有洛阳周边的精锐,再加上段颎,皇甫嵩,卢植,刘兴儿四员名将,比刘志那个时候强多了!” “这已经不是刘志那个时期的有可能血洗下,而是完全有能力血洗下了,他们不可能把自己的命运,自己家族的命运,交给刘宏的有可能的善良下!所以,他没得选!” “就连没来的杨赐,这个老狐狸,虽然他没来开会,但他们不碍事,更会替我们做掩护,这就是世家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