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军事小说 - 鹰霸九霄在线阅读 - 壮志凌云!《鹰霸九霄》雷攻大校原型竟然是他!

壮志凌云!《鹰霸九霄》雷攻大校原型竟然是他!

    文学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网络文学创作也是如此。

    对于《鹰霸九霄》里的情节,有读者说:“太超过现实了”,“太不符合现实了。”

    其实,《鹰霸九霄》特别现实。

    在《鹰霸九霄》里很多人物都有原型,比如说亦正亦邪的大反派李日天,就是我们《鹰霸九霄》的QQ书城第一舵主,萧远宁,就是我们《鹰霸九霄》起点第一护法。

    那么问题来啦?《鹰霸九霄》当中雷攻大校的原型人物是谁呢?

    答案:我国功勋飞行员、歼10试飞员雷强,在歼10诞生21周年之际,让我们来一起重温下老一代九霄天骄的拼搏与奉献!

    ——燃烧飞鹰

    21年前,1998年的3月23日凌晨,

    四川成都温江机场,

    数辆军用吉普驶进机场重地……

    5分钟后,一队士兵出现,

    压低的说话声、

    控制了速度的车轮声、

    以及许多军用胶鞋快速窸窣的脚步声,

    预示着这里,即将发生一件大事……

    数个小时后,一架代号为001的绝密战机一飞冲天,

    这架震惊世界的“利刃”,

    在整整8年之后才正式向世界展露真容,

    它,就是歼-10战机!

    3月23日,歼-10战机21岁的生日。

    而这把大国利刃的背后,

    却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奉献,

    和足以让14亿中国人肃然起敬的——牺牲!

    NO.1貌不惊人的001号震惊世界!

    时间回到1998年3月23日凌晨,

    这天的天气不太好,

    警戒线、哨兵围起了多层的安全带……

    22q.JPG

    机场上往常停靠的所有飞机

    在一夜间,消失得干干净净,

    因为有雾,在跑道的尽头,

    人们隐约能看到一架未涂装的流线体飞机,

    和机身上寥寥但醒目的红字:

    001号

    而这架看起来灰头土脸的飞机,

    是中国的一项绝密工程!

    机场静得让人忐忑不安。

    有一个人,心跳得像敲鼓,

    他的脸瞬时变得通红,

    脖子上的青筋不停跳动,心率飙到152。

    他叫雷强,中国首席试飞员,

    飞行二十年,

    他从来没有如此剧烈的生理反应!

    平静了片刻,雷强向着这架飞机走去!

    “飞机准备好了,就看你的了!”

    说话的老人叫宋文骢,

    他一头白发被风吹得凌乱!

    雷强一边戴上头盔,一边说:

    “您放心,只要发动机还在,

    就是摔,我也要摔在跑道上,

    把飞机给您带回来!”

    14时28分,两发绿色的信号弹升空,

    随着一阵巨大的轰鸣声,

    机头昂起,巨大的机身离地,快速攀升,

    现场终于爆发出欢呼和掌声。

    总设计师宋文骢没有鼓掌,

    他连眼都不敢眨,

    心已经提到嗓子眼儿上,

    他知道,战机顺利飞起来只是开始,

    能安全着陆才算成功……

    17分钟后,飞机穿云而下,

    落地、降落、减速伞打开!

    对中国而言,这是历史性的一刻!

    当飞行员雷强从战机中走出,

    这位从未怕过死的飞行英雄,

    哭得抬不起头来。

    33a.JPG

    宋文骢第一个冲上去,

    他紧紧拥抱雷强,

    这位头发花白的68岁老人,

    眼睛里全部都是泪水……

    雷强接过宋文骢送上来的鲜花,

    这位飞过落后的歼-7、歼-8,

    也飞过美国F-16、法国幻影2000的优秀飞行员

    哭着说:宋老,这才是真正的战斗机啊!

    当时,已经是1998年,

    美军早在1978年就列装了先进的F-16,

    1984年,法国的幻影2000惊艳世界,

    可保卫中国领空的,

    还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水平的落后飞机!

    这惊心动魄的17分钟,

    让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自主研制第三代战机的国家!

    445.JPG

    那一天,现场的所有人,

    都是哭了笑,笑了又哭。

    为了这17分钟,

    为了这一架战机,

    他们从黑发到白发……

    还有很多人,

    甚至都没能等来这一刻……

    宋文骢则激动地说:

    3天后是我的生日,

    但从今天起,我的生日就是3月23日!

    又到一年的2019年3月23日,

    歼-10战机21岁了,

    宋文骢却再也没有机会与他的歼-10一起过生日了……

    55a.JPG

    三年前,在歼-10

    即将18岁生日的前一天,

    2016年3月22日,

    为歼-10付出一生心血的宋文骢走了,

    他没能再看他的孩子一眼,

    没能再说一句:

    生日快乐,孩子……

    NO.2他只用了15分钟改变了中国航空发展史!

    556.JPG

    宋文骢最早与飞机的结缘,

    并不是美好的记忆。

    1930年,宋文骢在云南出生。

    童年时代,防空警报和硝烟战火,

    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

    宋文骢扼腕:一个国家如果落后,

    那挨打起来是没完的。

    我们一定要有很好的飞机。

    1951年5月,21岁的宋文骢作为机械师

    站在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

    中国飞机比美国人的差太多了!

    很多经宋文骢维护过的飞机,

    出完任务回来都变得破烂不堪,

    有的甚至根本就开不回来了……

    回国后第二年,

    他考入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开始了飞机设计生涯。

    1960年春,苏联派出一组专家来华。

    开会讨论中,一位苏联专家掏出一个小本子,

    一位同志无意识地凑过头去,

    结果这位专家对“凑过去看的一眼”,

    小题大做地提出了抗议。

    这件事让宋文骢很受刺激,

    从那时起,他就悟出一个道理,

    啃别人嚼过的冷馒头,

    就只能永远当个可怜的乞丐,

    中国必须要靠自己研发战机。

    1970年,宋文骢带着研发战机的梦想,

    与300多航空设计师从沈阳搬至成都。

    当时的他们,

    只有一个代号,611所,

    带着一个很明确的目标,

    研发能跟世界航空强国战机抗衡的歼-9!

    可与之对应的,却是极端简陋的条件:

    连住的房子都没有,

    当时包括宋文骢在内的所有飞机设计人员

    带着造先进战斗机的梦想,

    不得不先开始自己盖房子,

    种水稻、种油菜,

    甚至还要挑粪施肥……

    990.JPG

    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

    宋文骢和他的团队从空白的图纸上,

    一步步将歼-9设计出来。

    计算机?根本不存在。

    他们仅有一个计算尺……

    想要造一架领先世界的飞机,这根本就是空想!

    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

    第一套带鸭翼的设计模型

    开始进行高速风洞试验,

    试验现场气温很低,寒气逼人,

    宋文骢亲自进驻现场,实行三班倒,

    边试验,边画曲线,边分析,边修改。

    歼9经过3次上马3次下马,

    最后还是宣告失败,

    但,鸭翼布局方案的研究成果

    用在了歼-10设计上。

    如今,我们还能借由这小小歼9模型,

    来想像宋文骢们当时的壮志凌云!

    这些不服输的“天才们”没有停下脚步,

    他们在悬而未决的未来面前,

    期待着有一天,厚积而薄发。

    而这一天,很快来了!

    1981年,***同志同意中国

    开始搞新一代歼击机,

    当时主要讨论沈飞601所歼-13方案。

    宋文骢也来参会,

    但任务只是去“帮助参谋,完善方案”。

    或许为了做到优中选优,

    会议“意外地”决定给他们一个机会,

    在第二天评审会休息的间隙,

    用15分钟介绍方案。

    99000.JPG

    没有飞机模型,没有图样资料,

    手里有的只是连夜赶制出来的几张幻灯片,

    在评审会休息的15分钟间歇里,

    宋文骢从未来战争的形态和需求入手,

    提出新歼要强调机动性,敏捷性,

    要有中距拦射,要有电子对抗等等…

    这个方案赢得全场热烈鼓掌,

    在座所有人都对他提出的“鸭翼布局”方案惊艳不已。

    最终,宋文骢15分钟提出的10号方案

    胜过了沈飞的歼-13方案。

    而这个10号方案,

    改变了中国战斗机发展的方向,

    影响中国航空发展历史的

    “十号工程”——

    高度机密的歼-10战机!

    NO.3缺钱缺技术歼10差点胎死腹中!

    10号工程正式上马之后,

    宋文骢心里也没有底,

    这架飞机究竟能达到什么水平,

    谁都说不准。

    歼-10研制的难度更是超乎想象。

    上下两张动图形成鲜明对比,

    上图是同时期的西方先进战斗机,

    霸气凌人、傲世寰宇,

    下图是宋文骢正带着团队,

    几乎用最原始的方式研发战斗机!

    那时,我国的航空工业刚刚起步,

    航空很多领域还处于空白,

    宋文骢的团队连一台计算机都没有,

    因为需要严格保密,

    共和国的航空飞机设计师们,

    在摄氏40度高温的仓库里,

    吹着摇头电扇、穿着背心裤衩,

    生生手画了6.7万张设计图纸啊!

    资料视频里,

    我们竟然还能看到缝纫机……

    宋文骢的团队、

    这个誓言要制造堪比西方先进战机的团队,

    简直比他的对手,

    落后了不止一个世纪!

    除掉技术上的困难,

    还有就是严重缺钱!

    可对于宋文骢来说,

    比没钱没技术更可怕的是,

    他担心中国军方失去对歼-10的信心!

    1989年中央军委军事代表团,

    前往前苏联考察、访问,

    苏-27SK新锐战斗机

    给中国空军的印象是无比震撼,

    对当时的中国空军而言,惊为天人!

    于是,要27!要更多的27!

    几乎成为空军上下一致的的想法。

    歼-10研究了快10年了,

    连影子都看不到!

    当大家都快泄气时,

    宋文骢坚持说:

    不要指望外国人会帮忙,

    我们要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

    让歼-10飞机流着我们自己的血液。

    1987年,宋文骢向刘华清汇报歼-10方案。

    当时是歼-10项目最困难时期,

    更是中国整个军工行业最困难的时期。

    对于歼-10,

    刘华清始终给予了大力支持,

    他对很多空军将领说:

    苏-27再好,也是别人家的孩子,

    歼-10无论如何,就是再困难,也要搞下去!

    刘华清曾问宋文骢,

    你这里每个人的工资有多少?

    宋文骢笑着回答:

    如果没有科研岗位补贴,

    其实工资只有200块。

    宋文骢没好意思说的是:

    一度因为家里经济困窘,

    他下班后要靠摆摊卖面条维持生计……

    就在我们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的条件下,

    宋文骢带领着一批年轻技术骨干,

    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一次又一次攻克技术难关。

    用几千个不眠不休的日夜,

    迈出了艰难跋涉的脚步……

    NO.4歼-10会摔机吗?国外的实验无一例外!

    1997年10月,

    第一架歼-10飞机终于组装完成,

    一直关注着歼-10的刘华清

    亲自来到现场,

    参加歼-10首架飞机的出库仪式,

    1233.JPG

    那一天,刘华清出席了歼-10出库剪彩,

    当时已经是81岁的刘华清,

    激动地说:太好了。

    这位为中国国防呕心沥血了一辈子的老人家,

    使劲为歼-10鼓掌,

    他的眼眶里,含着泪花!

    12111.JPG

    1998年3月23日,

    歼-10终于做好了所有的试飞准备,

    这时候的宋文骢心里明白,

    在国外,第三代战机在试飞阶段,

    都无一例外发生过坠机事故。

    这就像是一个魔咒:这种飞机,没有不摔的!

    宋文骢的压力很大,

    他能做的就是

    反反复复把每一个工作都做到位。

    3月23日早上,歼-10缓缓驶出机库,

    宋文骢缓缓地在后面跟随着,

    就像是送自己的孩子走向考场!

    他一直就这样走着,

    直到把歼-10送到了起飞线!

    14时28分,歼-10点火、滑出、加速、拉杆,

    飞机跃出地平线,刺向蓝天。

    当歼-10平稳降落在跑道上,

    整个机场一片沸腾,

    所有人都激动痛哭!

    首飞成功后,

    这位全世界最优秀的飞行员,

    这位第一次开中国人自主研制的第三代高性能战机飞上天的汉子哽咽地说:

    宋老,这才是真正的战斗机呀!

    是啊,这才是一把中国该有的利剑,

    这才是一个大国该有的战机,

    这才是能真正守卫中国领空的雄鹰!

    虽然它诞生的时间晚了一些,

    但千辛万苦,我们总算有了!

    13.JPG

    歼-10的首飞就像一个婴儿刚呱呱坠地,

    宋文骢深知,这只是一个好的开始,

    离歼-10成长、成熟到列装中国空军,

    真正飞上蓝天、守卫祖国领空,

    还有一段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歼-10首飞成功仅一年后,

    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美军轰炸,

    更让宋文骢和所有中国人痛心疾首的是,

    两年后的2001年4月1日,

    美国一架侦察机侵犯我南海领空,

    美军飞机撞毁了我们的飞机。

    王伟牺牲前最后的镜头

    编号81192飞行员王伟壮烈牺牲。

    而他驾驶的飞机,

    正是相对比较落后的二代机歼-8!

    歼10虽已飞上蓝天,

    但此时却只能摩拳擦掌!

    首飞成了,

    接下来是通过最危险的试飞工作,

    歼-10试飞最为危险的科目

    就是“低空大表速”

    一旦越过临界点就会导致

    飞机瞬间解体。

    2003年12月1日,

    李中华驾驶歼-10向

    “低空大表速”极限值发出挑战。

    他从万米高空以向下25度角度,

    全加力、超音速状态向下俯冲。

    中国飞机最快低空飞行速度被李中华刷新,

    但他还不满足,

    继续驾驶战机加速急剧俯冲,

    地面监控人员惊得汗毛都竖了起来,

    这样的速度,一旦控住不住,

    歼-10会直接插向地面。

    就在最后的1秒,

    李中华迅速拉平战机,

    他用倾尽生命的代价,

    验证了歼-10战机的优秀性能和极高的品质!

    人们激动地庆祝之后才发现,

    因为低空高度实在太低,

    飞机大速度俯冲产生的强大震荡波,

    竟然把方圆十里所有的建筑玻璃全击碎了!

    至此,歼-10战机全部试飞科目胜利完成,

    此时的歼-10,也已经实现了

    空中启动和空中对接加油!

    99001.JPG

    2006年12月29日,

    歼10首次对外曝光外型图片,

    中国制造升华为了中国力量。

    中国向世界宣布:

    “由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歼-10战斗机,

    已成建制装备部队、形成作战能力。

    这对加快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

    巩固国防具有重大意义。”

    从1998年第一次试飞,

    到2006年正式对外曝光,

    历时8年,

    当年的001号工程,

    才终于掀开神秘面纱!

    2006年,宋文骢已经76岁了,

    离他受命为歼-10总设计师之时,

    已经过去了20年。

    宋文骢动情地说:

    “从1986年的第一张草图,

    整整20年啦,

    今天歼-10终于喷上‘八一’军徽,

    长大参军!

    NO.5向中国航空人,致敬!致敬!

    这张照片,足以感动中国!

    这张照片上,

    两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肩靠着肩,

    左为歼-10总设计师宋文骢,右为总工程师薛炽寿,

    他们正观看空军新生力量测试

    新一代的歼-10系列!

    他们把一生献给歼-10,

    现在歼-10长大了,

    而他们,也真的老了!

    2016年3月22日,

    歼-7C飞机、歼-10飞机总设计师,

    爱笑也爱哭的“老头儿”宋文骢走了,

    享年86岁。遗憾的是,

    第二天,就是歼-10战机18岁生日……

    歼-10战机的18年研制,

    有几万人付出了青春和心血,

    更有不少人在奋斗中牺牲!

    当年首飞的现场总指挥杨宝树,

    为研制歼-10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最后他身患肺癌,首飞成功后第二年

    60岁的他英年早逝!

    总设计师宋文骢、行政总指挥刘高倬、现场总指挥杨宝树

    还有负责工艺的副总工程师许德,

    在歼-10转场西线基地试飞时,

    他同时又担任了试飞现场副总指挥。

    在此之前,许德已感到身体不适,

    但他还是坚持去了西线。

    在现场,他开始便血,

    回到成都,一检查是直肠癌。

    治疗一段出院后,

    他还在为歼-10坚持着工作,

    直至最后献出了生命。

    遗憾的是,

    可能当时出于保密的需要,

    我们至今都很难在网上找到杨宝树、许德的个人照片……

    还有一位航空英雄,

    我们不能忘记他,

    如果不是因为牺牲,

    或许,我们至今都不知道他叫罗阳!

    909.JPG

    罗阳与起飞的歼15

    这张抓拍的照片,竟成他最后的遗照!

    2012年11月23日,

    专为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研制的

    舰载机歼-15成功着舰、滑跃起飞!

    这一刻举国欢庆,起飞style火遍中国!

    几天不眠不休的现场总指挥罗阳,

    终于长松了一口气,

    所有人开始热烈地拥抱、庆祝,

    而罗阳面色淡然,

    他只与同事一一握手。

    这不是因为他不激动,

    更不是因为他摆官架子……

    这张罗阳微笑着握手的动图,

    是我们看到的他生命中最后的画面,

    这个镜头之后,

    他就捂住自己剧痛的胸口,

    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倒下了……

    在基地和医院短短5分钟车程的路上,

    他没能挺过来。

    罗阳只活了51岁,

    他的同事哽咽地说:

    我们知道罗阳是为战机而生的,

    但没有想到,

    他最后为战机而死!

    是的,中国人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新型战机的研制。

    我们绝不能忘记,

    我们是用了怎样的艰辛与悲壮,

    才让歼-10飞上天,

    中国空军才从对西方强国的望尘莫及终于可以望其项背!

    而从歼-10到歼-20,

    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地与世界最先进战机,

    并驾齐驱!

    2011年1月11日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来华访问,

    他对全球媒体放言:

    中国空军,2025年都造不出隐身战机。

    恰恰就在这一天的12时50分,

    歼-20隐形战斗机一飞冲天!

    歼-20首飞取得圆满成功,

    震惊世界!

    2017年9月30日,

    歼-20正式列装中国部队,

    开始服役!

    一代代战机横空出世,

    中国空军越飞越高,越来越强!

    正是无数英雄的流血牺牲,

    无数研发工作者几十年夜以继日地拼搏,

    才换来今天中国空军空前的发展!

    防空反导、战略投送、空中打击、综合保障……

    中国空军功能越来越强大!

    今天,中国空军已经不再弱小稚嫩,

    中国空军不畏惧任何敌人!

    这支伫立在东半球巅峰上的雄鹰,

    正以俾睨天下的气势,

    一飞冲天,

    傲视环宇!

    有今天的扬眉吐气,

    我们不该忘记那些默默奉献的人。

    在歼-10战机21岁生日这天,

    请让我们心怀崇敬之心,

    向宋文骢、罗阳等所有为大国铸造利剑、装备先进战斗力、抛洒青春、汗水,乃至献出生命的中国航空工作者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