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小沛之围
小沛。 楚军围城已经过了两个月的时间,可却一直没有发动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强攻,只有发石车每天那轰隆的声响成了家常便饭。小沛那本就不甚雄伟的城墙,已经渐渐地变得残破不堪。 楚军大帐中,孙策和季书、诸葛瑾已经开始研究对小沛的最后一战了。 站在沙盘面前,诸葛瑾指着小沛城的西面侃侃而谈道。 “小沛久历战火,虽然汉军也有修补,但经过这两个月的捶打,一些破损越发显现出来。臣这两日细细观察,其中以西门城墙破损最为严重。若我大军集中兵力攻其一点,西门必定一战而破。” “除此之外,我方的发石车虽还达不到魏国‘霹雳车’的水平,但威力、射程都已大大提高,发挥趋于稳定,足以造成有效的杀伤。臣建议,让天工院的匠师们从今日起不再进行发石车的改良实验,转而全力指导士兵制造已经成型的发石车。待决战之时一同发力,万石俱发,必让汉军肝胆欲裂,无力抵御我军进攻。” 季书、孙策听后连连点头,这和他们原本的计划十分契合,让计划的一部分更加的具体、可行,也让他们萌生了一些新的思路。 季书轻轻说道。 “伯符,你也给咱们楚国的新兵器取个名字吧。” 给厉害的兵器取个响亮的名字,既能让己方的士兵心里更踏实,仿佛多了一张底牌,也能让敌军更为忌惮。这种形式上的东西,往往在心里上也能取得一定程度的效益。 但孙策琢磨了一下,摇头说道。 “先不急,月英这个大师还没出手呢。我还是想让月英再改良一番,等咱们的发石车最终定型了再取名。” 说到这里,孙策看着季书有些歉意地叹了一口气。 “算算日子,月英也快要临盆了吧。子渊,你快要当爹了。” 快要当爹了 季书愣住了。 心中却有些欣喜,但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欢喜若狂,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已经看淡了生与死,忽然缠绕上心头的,更多的是茫然和无措。 众人一时沉默。 在散发着血腥和流逝着生命的战场上,谈起千里之外的妻子,和即将出生的孩子,三人不由生出了一丝淡淡的惆怅。 “报!” 一声清亮的喊声让他们回过神。只见一名令兵飞快地走到孙策面前单膝跪下,双手呈上军报。 “琅邪大捷!请王上过目。” 众人眼前一亮,孙策急忙接过军报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好!好啊!公瑾干的漂亮!” 孙策好久没有笑得这么开怀了,让季书和诸葛瑾都不禁露出了微笑。 看过之后,孙策把军报递给季书,季书也细细查看起来。 周瑜在军报上说,他率领一万精锐深入徐州腹地奔袭琅邪,被诸葛亮识破。随后其部与三万汉军在朱果山一带展开决战,依仗全军将士勇猛作战最终取得了大胜。 此战,楚军精锐折损六千,斩杀汉军一万九千人,俘虏六千余人。徐汉上将张飞被赵云重伤,大将廖化被凌统生擒,大将周仓被甘宁斩杀。 诸葛亮带着三千残兵退回下邳,与刘备的五千兵马合在一处,死守不出。 张飞的几百残兵逃进了淮阴,而淮阴城内还有糜竺的一万大军。 周瑜剩下的四千兵马彻底占领了琅邪,控制范围正向东武港等身后地区延伸。朱治领兵三千赶去支援周瑜巩固地盘,黄忠领兵六千包围了淮阴城。 长江战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楚军由战术sao扰转向了战略进攻。只等黄忠拿下淮阴城,楚军就能打到下邳城下了。 “等关羽收到消息,小沛城中必定大乱,这是我们最好的进攻时机。” 孙策说的不错,周瑜的胜利让这场大战从相持转入了决胜阶段,眼下的形势已经倒向了楚国,这也是趁势拿下小沛的良机。 若能消灭关羽所部,徐汉就彻底完蛋了。 正因如此,季书才更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急急说道。 “传令蒋钦,让他立刻严密封锁小沛、下邳之间的道路,决不能让消息传入小沛。” 令兵楞了一下,看向孙策,见孙策点头才应诺离开。 “子渊,你这是何意?” 待令兵离开后,孙策转过头有些疑惑地向季书发问。 他不明白,季书为什么要封锁消息,这明明是一个对楚军有利的消息。 “老虎受伤的时候,也正是它最危险的时候。大哥,请你再给我一些时间。” 孙策沉吟了一番,如今局面似乎也没有什么需要急躁冒进的理由,遂点头道。 “好,依然交给你全权指挥。” 小沛城头。 “梁哥,今天都开始限粮了,你说城里这粮食还能够吃几天啊?” 说话的是一个瘦黑的男子,年纪大概在二十岁到二十五岁之间,看起来有些邋遢。 和他一起靠着城墙坐着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显然这个梁哥已经是个老兵了。 只见,梁哥正专心致志地用一块小布片擦拭着手中的利剑,闻言看都不看男子一眼就回答道。 “那是上将军和徐祭酒该cao心的的事,还轮不到你cao心。” 男子吃了瘪也不在意,继续问道。 “梁哥,那你说楚军昨天和今天怎么不来攻城了?那发石车扔石头的时候还是挺吓人的。” 梁哥认真的打量着剑刃,仔细擦拭,根本没有回答的意思。 “梁哥,那你说楚军什么时候才会退军啊。” 梁哥放弃般地放下剑,不耐烦地说道。 “等东面打赢了,诸葛军师带着兵马来救援,楚军自然就退了。” “梁哥,那你说” “嘿,你烦不烦啊!小天,我警告你啊,再不闭嘴我就揍” 梁哥被小天弄得不胜其烦,站起来摆出一副要打人的模样恐吓小天。然而还没等他话说完,砰的一声响,一支箭打在他的头盔上。 梁哥哗地一下跌坐到地上,吓得了一身冷汗。 “敌袭!敌袭!” 慌乱的声音在城头响起,众人反射性地扑倒在墙角。这是两个多月来,他们总结出来应对投石最好的防备方法。 随着而来的是稀稀落落的破风声。 这不是发石车在投石!梁哥一边缩在墙角,一边这么想着。其实也不用怎么猜,稀稀疏疏的几支箭矢落在了脚边。 楚军的进攻很快就停了,快得就像下了一场临时雨而已。 倚在墙垛上偷偷看去,楚军果然已经退去了。梁哥又看了看脚步的箭矢,上面都绑上了一些布条,他好奇地捡起来查看。 “梁哥,上面都写了些什么啊?” 小天不识字,但梁哥懂。 梁哥还来不及说话,周围却已经笑开了。 “什么?我军在琅邪大败,张飞将军、周仓将军战死,廖化将军、诸葛军师被擒,楚军已经包围了下邳!” “切,楚军真能吹啊!咱们汉军主力可都在东面,而他们主力却被我们挡在了小沛,他们拿什么赢?这个牛皮也吹太大了。” “哈哈,这编瞎话也不编的像样点,怕不是咱们主力已经杀进江东,他们急了吧!” 周围的声音喧哗不堪,梁哥也不用多说什么了,合上布条说道。 “这是楚军的劝降书。” 小天笑着接过去瞅了又瞅,明明不识字却看得津津有味。听着周围的议论声,小天也掺和着问道。 “梁哥,难道真是我军大胜,楚军急了?这两天发石车不过来,不会是诸葛军师已经带兵杀过来,那楚王领兵去抵挡了吧?” 梁哥看着城下悠哉悠哉撤退的楚军,轻轻道。 “是就好了。” 时间很快又过了半个月。 士兵们原以为楚军急于劝降,己方的援军很快就要杀过来了,便是关将军的通报也是如此说。 然而半个月来,楚军依然没有一丝急于攻城的迹象,反而是部署的发石车越来越多。远远看去,密密麻麻的一片,让众人心头说不出的压抑。 粮食的分量又减少了。 原来还能吃个半饱,现在只能吃个三分饱,到了夜里一群人的肚子饿得咕咕响。 士兵们之间开始有些不好的流言,比如偶尔射来的那些劝降信都是真的,比如楚军已经攻破了下邳,只剩下他们在这儿不自量力地扛着,又比如楚王现在还不攻城完全是心怀仁义,不愿多开杀戮。 执法队抓几个人杀了,大家便不再敢胡说了,只是人心惶惶,偶尔偷偷私下骂几句。 这天夜里,小天又跟在自己的什长后面守夜。 夜里很安静,小虫嗡嗡地低鸣,风中传来远处另一队士兵的窃窃私语。 听不清,懒得听,也不用听,小天闷闷地倚在墙角。 “快放吊篮下来!” 一个想大声,又不敢大声的压抑的声音传入耳中。 是谁?是什么人?似乎有些熟悉的感觉。小天挪了挪身子,没动。 梁哥向下张望了几眼,开口道。 “放吊篮,是咱们的斥候。” 吊篮很快放下去了,众人合力把一名斥候拉上了城头。梁哥气都没喘匀,张口就向那斥候问道。 “兄弟,战事怎么样了?给我们说说。” 斥候失笑了一声,歉意地说道。 “这是机密,我只能向关将军禀报。” “也是,也是。” 梁哥连忙赔笑了两声,众人失去兴致般散去了。派了两人随斥候去见关将军,只剩下梁哥和小天两个人待在一起,小天只听梁哥轻轻说道。 “完了。” “什么完了?” 小天疑惑地开口,这是他今晚第一次说话。 梁哥漠然地瞥了他一言,叹息道。 “要是捷报还用保密吗?楚军的劝降信上写的,怕是真的了。徐州完了。” 当夜,小沛的全体士兵都收到了关羽下达的凌晨时分往下邳突围的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