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吃饱还需 营养均衡
第233章吃饱还需营养均衡 上了快船之后,大约往南行驶三里就到了巴石河口,溯江而上,这一段的河面最是夸张,两里的路程歪歪扭扭,硬是的走了六里多,之后就是徽商聚居的新曼市及新帝市,也是我国将来的金融及商业中心,但见两岸正大兴土木,一派繁忙、繁荣的景象,远景可期。 快船又走了将近20里路程,但见河水缓缓地淌着,往马尼拉方向入海,显然这几天有下了一些小雨,贝湖的水位略高于海平面所致,仙范河口离马尼拉入海口约15里,马里河离马尼拉入海口约35里。 我们沿着马里河上溯约20里,由于马里河在此做了一个大转弯,就形成一个约有60余甲的沼泽区,我请大家下船,如果碰到陷人坑,请勿挣扎,否则越陷越深就没救了,若能顺势躺下最好,我将抛绳子给你,你只要紧握住绳子就可以容易地顺利得救。 其实先不论沼泽区调节洪水的重大功能,就其自然的经济价值已远高于平地,若加上有计划的放养经济作物,如鱼、虾、贝、鳝鱼、鳗鱼、及其他高营养的有壳水产动物及植物,因为沼泽区、草泽区的营养成分高,使得这些经济作物生长容易、收获更可观。 由于过去人们视沼泽区、草泽区为又脏、又危险的区域,都不愿意接近它,所以我们一靠近就发现鱼虾成群,水鸟、天鹅成队,每只都十几斤重,我顺手就抓了两只十几斤重的肥鹅,脚下踩到一条七八斤重的鲈鳗。 抓鹅没甚么技巧,抓鲈鳗的学问可大了,必须要遮住其眼睛,并扣住其腮边,否则鲈鳗的力气奇大,又滑不溜丢,不会抓的人,根本就都只能空欢喜一场。 这样午饭就有着落了,我们找了一块干爽的地方,开始升火造饭。在做饭的同时,我告诉大家,人不是吃饱就好,还要吃得营养均衡,身体才能长得好。 最重要的营样要素又叫做七大营养素,是人每天从食物中获取的营养,依重要性依次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和水。这些营养成分是人体发育生长、维持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基础物质。 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蛋白质,在食物中的来源,主要的是鱼、rou、豆、蛋、奶,因此如果不食rou的出家人,就必须多吃豆类制品,如豆浆、豆干、豆腐、豆皮等等。所以我常说,要让每个家庭的饭桌上多样化,并不只是为了好吃,更是为了健康着想。 午餐吃得可丰盛了,两只大肥鹅,一只大鲈鳗都是滋补营养、油兹兹、rou质鲜嫩无比的好料,像这种沼泽区、草泽区只要不竭泽而渔,让生态一直循环不息,就是上天赐给大地子民一份永不枯竭的财富。 过去的黄淮平原靠沼泽区、草泽区不知养活了多少人,到了明末,流寇横行时,变成四野无鸡鸣,惨况犹如曹cao在《蒿里行》中所说: 《蒿里行》 东汉、魏.曹cao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饥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午饭后,我请管带小心绕过沼泽区、草泽区,但是此次不再北上,而是沿着一条支流试着南下贝湖,若不行,我们就回转,那条支流的两岸显然都是洪泛区,总长约20里,总面积约有一千二百甲。 如果一千二百甲都是沼泽区、草泽区,那就发了,马尼拉、奎松地区人的饭桌上就不愁没有鱼鲜味了。 快船沿着马里河的支流南下往贝湖方向行去,虽然两旁沼泽区、草泽区都相当宽阔,但中间的行水区却相当明显,水师战士小心翼翼,一路量测水深,结果都还不到警戒范围,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一个时辰后,太阳仍在高空中,好大一个贝湖已在望,但见湖水呈深蓝色,杨欣正在好发问的年纪,它提出质疑:「为何贝湖的湖水呈蓝色的?」 我想,好家伙,要不是我走入科学领域甚久、甚广,而且还是知名科学大师,这个问题还真是就被妳问倒了。 我回答说:「过去人们认为,海水、大湖水所以呈现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因为天空是蓝色的,所以海水、大湖水也是蓝色的,千百年来大家对此深信不疑。后来有人着手做实验,发现了阳光穿过水、冰块及其他材料时都会发生散射现象。 此人综合整理所获得的有关资料,证明了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大湖水呈现蓝色的机理,与空气中的水分子散射太阳光而使天空呈现蓝色的机理完全一致。因而发现了光的散射效应,这一发现被科学界称为『拉曼效应』,以纪念发现者拉曼先生。」 快船居然就这样无惊无险的进入了贝湖,贝湖烟波浩渺,湖的周长440余里,比起「八百里洞庭」,当然是大有不如;总面积十余万甲,比洞庭湖的三分之一还要大一些,有21条显著的河川流入,但只有巴石河通往马尼拉湾,藉以调节贝湖水位。 巴石河全长50余里,其实直线距离只有35里,不但是马尼拉、奎松地区水路运输的枢纽,大型战船通行无阻;也是洪水宣泄的重要渠道,对于马尼拉、奎松地区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贝湖的水深平均只有10尺,因此水生植物日照充足长得非常繁盛,也因此提供了幼小鱼苗的绝佳躲藏、保护及营养,水生动物也是非常密集,若不讲究高营养价值的品类,纯为充饥及口腹之欲的话,以贝湖现有的资源,进行计划性的捕捞,就应该足以供马尼拉、奎松地区的总需求了。 由于日照充足,水生植物长得非常繁盛,它的光合作用提供足够的氧气给水生动物,也供给足够的营养素给水生动物,水生动物的排泄物又提供营养素给水生植物,如此形成共生体系,循环不息。 而湖水几乎是静止的,要借助水力装置打水机也只能装在21条河川的流入口,及巴石河。但是与诺大的贝湖相比,这样的装置只能算杯水车薪,起不了足够的作用, 而自然界已经在这里自动形成一个不稳定的生态平衡状态下,如果我们人为去破坏它,想要恢复却也没有这个能力。 因此我决定,在贝湖只放养一些为数不太多的高价水生动物如鳗鱼、鳝鱼等,个性温和、繁殖能力中下、行事低调的品种,尽量维持目前的状况。我把刚刚的想法向大家解释一遍,并请郑绵将结论纪下来。 现在是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决定到约二里外的半岛上,找个地方停靠过夜,此时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湖面上,拉出一条长长的金黄色的带子,煞是好看,我顺口唱出王沂孙听到南宋亡国后,在洞庭湖畔所作的词: 《水龙吟.落叶》 宋.王沂孙 晓霜初着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 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 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 想重涯半没,千峯尽出, 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 溯宫沟、暗流空绕。 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 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 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贝湖没有海的活泼多样变化,没有大河流水的磅礴气势,也没有山泉的甘甜清冽,但是,她拥有的那份淡泊和宁静,她用那清风送来的自然气息告诉我们,她属于四季如春温暖的吕宋。 湖上泛着一片轻烟似的薄雾,远望陆上小丘陵,只隐约辨出灰色的小丘陵影像。我向周围望去,湖四周长满了野草,能嗅到一股泥土的芬芳,是湖水,把这自然的味道传递过来。 此时,天上传来了清脆的黄鹂声,在这清幽的地方好似之音,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诗和景,真真融合到了一起。 湖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小小的浅浪像顽皮的小孩子似的,有规律地摇动着,水面上一片金光。湖水像是硬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快船在湖上滑行着,粼粼水波,像丝绸上的细纹,光滑嫩绿。往远处望,颜色一点深似一点,渐渐变成了深碧。仰望天空,云片悠然地在移动,低视湖心,好像另有一个天,红色的云影在徘徊。 两岸的树影倒立在湖里,一色青青,情意缱绻的伴送着游人。站在船头,整个湖面笼罩在蒙蒙的暮色之中,放眼望去,碧波万顷,姿态万千,群山迭翠,若隐若现,朦朦胧胧。 那湖水的蓝,两岸的绿,融为一体,不是蓝,不是绿,又恰似蓝,恰似绿,好一个「春来江水绿如蓝」,你的心胸便也被荡涤的如这蓝绿的山水一样清澈。 五位佳人与我一起,站在船头,醉入这个美景之中,吴芊、杨欣两人年纪最小,也比较胆小,各紧紧抓着我的一只手,我要周令慈、郑绵与吴仪握住船舷的护栏,以策安全。 我说道:「吕宋这里就是这个样子,一年到头没有四季之分,只有雨季与旱季之分,四月到十月七个月属雨季,其他五个月属旱季,雨季时会觉得清凉一些,旱季时会觉得干爽一些。 如果妳们觉得太热,实在受不了,我们也可以迁都,或每年避暑到碧瑶市一段时间,那里温度比平地低很多,舒服多了。 只是碧瑶市位处新圣市之东南的山区,高度约4,500尺,道路崎岖难行,就怕大家一去就乐不思蜀,不愿意下山,我们的千秋大业就要变成永远也不会实现的千秋大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