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第221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同学们都听话的站起来四处走动,三五成群地互相交谈、嬉闹,经过了我刚才的说明,对于未来显然更充满信心,个个神采奕奕、精神焕发,时间未到就都已回座等待上课。 首先我将我这一次视察了新圣市广东水陆师提督府吴六奇部、新达市承恩伯周全斌部、新塔市漳州闽浙总督府李率泰部及新卡市一等海澄公黄梧部等四个大部,综合整理后,请大家计算我军这四个大部原先动员民众的人数。 标准答案是三十七万八千人,结果没有人答错。 第二个问题是,我要同学们计算这四个大部战士的总人数。标准答案是三万九千三百人,也都没有人答错。 第三个问题是,我要同学们计算这四个大部安置早期中华移民的总人数。标准答案是十八万一千七百人,全部的人也都答对了。 第四个问题是,以上三种人应该都是有八个月存粮的人,现在请同学们计算以上三种人的总人数。至于澳门的葡萄牙人及吕宋的西班牙人,状况尚未清点完成,人数也不太多,暂时不列入考虑。 标准答案是五十九万九千人,这次又全部答对了。 第五个问题是计算我军这四个大部收容之原住民,及建立之屯垦区数目。标准答案是总共有69万8千原住民,共设488个屯垦区,这次也全部答对了。 第六个问题是我军这四个大部原先动员民众的人数、战士的人数及早期中华移民,这三种人应该都是有八个月存粮的人,总人数是59万9千人,而本地原住民是没有储粮习惯的,总人数是69万8千人,其所占的比例是多少,而我军在这四个大部的总人口数是多少? 标准答案是没有储粮习惯的原住民比有储粮的人多9万8千人,其比例是约5成4,我军在这四个大部的总人口数是129万7千人,这次也全部答对了。 因此我等于验收了这段时间,中华青年营中华少年营新卡泉州本部的教学及学习成果,没有一个人被大数字吓到,每一个题目都没有一个人答错,显然同学们都掌握了四则运算的诀窍「细心是王道,按部就班就对了」。 若加上早期中华移民的总人数十八万一千七百人,则我军四个大部在吕宋收容的总人数是八十七万九千七百人,占总人口数是129万7千人的六成八,超过三分之二,意即人口成长了三倍多。 其他施将军部、第一近卫军及财政部的情况,据我行前所得数据,以及行程中所获数据,也与前述四个大部大致相当,而且还要更好一点。所以我军不虞有人力短缺,也不会有生产力不足的问题。 接下来,由于人口大幅成长了三倍多,我们却因此面临一个严峻的粮食问题,有存粮的人数比例只有四成六,尚不到半数,待补的粮食空缺比我军原先的存粮还要大一些。 我军原先是没有考虑到本地原住民用粮的,即使考虑到,我军也不可能在大陆时,肆无忌惮地四处收购粮食。即使有足够的粮食,我军也没有那么强大的运输能力,把粮食全部运送过来。 因此首先是要请各部以最积极的态度,在农闲时间,鼓励青壮出门打猎、鼓励老幼妇孺种菜、鼓励水师战士捕鱼、尽速清理缴获、向早期中华移民洽购余粮,并请财政部连络五商十行向越南、占城、暹罗、柬埔寨等国紧急采购粮食。 越南、占城、暹罗、柬埔寨等国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稻米之乡,亦是最大的粮食供应地,所以是我军渡过此一危机希望之所寄,我军将立即前往紧急采购粮食,必要时不惜下血本以抢购的方式为之。 随着将来我军还需要征伐各国,统治整个南海地区,除了战士们需要粮食,将来要统治各地,政府有责任一开始就要让人民可以免于饥饿之苦,现在我军已经有了稳固的领地,因此要积极的建设大型粮仓,以免将来又遇到类似目前的粮食问题。 接下来是我今天要上的几何、代数,几何是从简单的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开始,以问答的方式与同学门互动、测验、讨论。 之后进入复杂地形之面积计算,我要同学们自己计算,有问题就提出来,有错我就指出错误的根源,循循善诱,让每个人都能自动自发的体会到数学背后的原理。 代数相对是比较新的学问,但我也是由浅入深,以类似新圣虎门镇分校及新达金门分校的教法,让数学生活化、具体化,藉以提高学习的兴趣,每位同学都全心投入,一个下午就在热闹的互动中结束。 下午的课程结束,晚饭后有半个多时辰的自由活动时间,同学们却都没有挪窝,个个睁着眼睛看着我,又有一位青年营女同学站起来问道:「我军粮食危机的主要根源,几乎全来自此地的原住民。 由于他们主要以渔猎为生,只有少数人由于缺乏相应的工具,无法开垦土地耕种,只能利用刀耕火耨,学习最原始的农业耕作方法,以火耕来开辟耕地,因此农业生产量非常有限,而且几乎都没有储粮的习惯。 此地的原住民世代都过着这种生活,饥一顿饱一顿的过日子,虽然我们认为不可思议,但他们千百年来都是如此过的,自有其求生之道,而现在我军为其分配土地,又教导开垦耕种之道,还提供农具、种子、粮食,让其完全无后顾之忧。 我军如此厚待此地的原住民,却使自己陷入粮食危机之中,而且形势已非常严峻,是否应该紧急剎车,采用减量供给原住民粮食之方式应变,以缓和粮食危机之困境?」 我回答道:「我首先要对这位同学能够看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又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表达我由衷的欣赏和赞美之意。 但是我军原先的政策,对于原住民、西班牙人、及有敌意不服管教之早期中华移民均须予以集中管理,对于工作不力者,将以减量供给粮食之方式惩处;对于工作努力者,则以增加粮食供给之方式给予奖励。 我军这项政策,既经决定施行,就要持久贯澈,求其实效,非至万不得已,不宜轻易改变,民无信不立呀! 《论语.颜渊第十二》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五章》有云:「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道德经.第七十四章》亦有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所以政府若让人民求生都困难了,把死都看得很轻,政府就难以治理、难以进行有效的统治。届时烽烟四起、战火纷飞,国家的安定局势将毁于一旦、满目疮痍、惨不忍睹。 其实我军若启动紧急应变措施,开始减半限制性配给粮食,是可以度过难关的,其间只会让人容易疲倦,以及因饥饿感伴随而产生的心慌,但不会影响健康,可是却因此而失信于民。 如果我军刚开始行动就让军民蒙受如此窘境,我有信心我军原来的军民都会支持,共度难关,但我心难安呀! 此外,此地的原住民在各部的动员下,现在都是非常的勤奋,在感动、欣慰之余,我一方面担心是否能长久维持下去,另一方面也担心他们过劳了,所以需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但也要注意他们的健康状况。 因为一但出现群体性的疾病,有可能因为迷信,或有人煽动群众,就会造成大规模的纠纷。 因此一方面要劝导原住民,想要一夜致富是不可能的,只要按时作息,勤劳节俭,日积月累,财富就会主动来找你,过度的劳动是会致病的;一方面要请卫生医学部各附设医院,巡回各屯垦区、聚落出诊,一有异常状况,就要马上回报。 事实上,此地的原住民其实是非常凶悍的,目前乖顺服从是因为我军不歧视人,而且保证劳动者就有所得。一旦减粮,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过去西班牙人曾想扩张吕宋地区的掌控范围,但是两次向北推进却都铩羽而归,双方都死伤惨重,西班牙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有日不落国的称号,说他们不会统治殖民地、打不过当地的原住民,还真是没人会相信。 但在吕宋一百多年的统治,西班牙人确实只靠早期中华移民纳粮缴税,华人抗议税负过重动辄大肆屠戮,但吕宋的原住民身无恒产,西班牙人一到他们就无影无踪,西班牙人一去,他们就回来了,硬是拿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所以我是吃了秤头铁了心,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让大家都吃饱! 我知道早期中华移民离乡背井,在外地讨生活,习惯上都一定有不少的存粮,我们可以依照市价加三成价购,告诉他们发财的机会只此一次,以后粮价将只会跌不可能再上涨了。 越南、占城、暹罗、柬埔寨等国也一样,请五商十行放大胆地抢购,所有费用财政部一率埋单。我军第四梯次撤退完毕之后,各部水师战船也请优先提供协助运粮。 我也要藉这一次的机会,表达我们坚定不移的决心,政府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苟有一线生路,就绝对不会背弃政府已许下的承诺。」 这位同学的问题是个严肃的大问题,因此我也做了慎重而完整的回答,因此问答完毕,距离晚练时刻已近,我要同学们都先去准备一下,我和侍卫们也要先将行李放下。 回到广场,由于青年营的男生都外出工作,跑步的人只有十来个,快走的人却有三十多人,走道是在广场的外围铺设二尺宽的细石子路面,高出地面约一寸半。 走道的两侧系用绿竹节打入地下作为护坡,下雨时也不虞泥泞,平时又可当作各栋建筑物之间的通行道路使用,真是一举两得又实用。 由于天色已暗,我要借着慢跑仔细看看整个园区,因此明天晨练再全程参加慢跑队伍,晚练就都在广场,细心的指点练拳及练刺枪术的同学,广场上的同学们看我一直与他们再一起,都显得相当兴奋,吆喝声不断。 快走队伍的军歌声也非常嘹亮,远处慢跑队伍虽然人数不多,却也不干示弱,整个园区朝气蓬勃。 方志斌、侯海雄两人的刺枪术还不太熟练,尤其是合搏战术也显得生疏,三位传令官虽然武功尚未进入门坎,但是因为相处日久,合搏战术娴熟无比,现在三位传令官有一位正与两人合练合搏战术,另二位传令官则在一旁喂招,还不时出言提醒、指点。 所以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屈原.卜居》有言:「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每个人只要努力了,虽各有其长处和短处,也就都能各有所适,各有所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