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冒险之举,各有布局(一更)
并非是因着担心,而是想到了曾经每每毒发时,他皆会失去神智,还需饮人血压制毒性。 如此说来,他曾中蛊之事十有八九。 “朕的身子如何,朕很清楚。”潜在意思,他身上没有什么所谓的蛊。 “如此便好,还请君临帝多保重。” 不知道的还以为柳亭有多关心君凰,实则他不过是不想顾月卿难过。 这局棋下完,已是傍晚时分。 有一队人马方到辽源城,入了城主府。 正是燕浮沉一行。 议事殿中。 燕浮沉一袭玄衣站在作战示意图前。 “王上,君临帝未免太过张狂,竟是一举攻下我大燕七座城池!若再让其继续下去,我大燕危矣!” “王上,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否则他们还以为我们是怕了。我大燕兵强马壮,难道还不是他们的对手!” “王上,刘将军说得对,我大燕兵强马壮,此番虽是君临和天启同盟,但拼力一搏,我们未必不能取胜!” “大燕的将士都是马背上长大的,每个人都能以一敌三。君临和天启出兵北上,一路劳顿,实力定会大减,当在其更猖狂前将其斩杀,还请王上莫要再犹豫!” “王上,几位将军说得在理,这段时日,大燕屡失城池,不止是百姓,连军中将领都有些惶惶,王上若再不下令反击,我大燕将士许都要失去了斗志!” …… 一众将领七嘴八舌。 燕浮沉安静的听着,神色不变半分,只问:“孤未下令反击?前几座城池孤可有下令莫要严守?” 众将领一默。 并未。 而是他们守不住。 面对君临帝,君临的战神,以及天启智谋双全的柳家二公子,他们完全不是对手。 沉默片刻后,其中一个将领躬身拱手,“末将等惭愧,辜负王上厚望,未能守住我大燕疆土。君临帝名不虚传,许只有王上能与之一敌。末将知晓战场凶险,王上千金之躯,原不该冒险上战场,无奈眼下是非常时期……” 话到此处,不必再多说别人也懂他的意思。 “孤自有打算。” 这几个月,他又岂会就这么看着君凰攻进大燕而什么都不做。不过是知道若就此正面相对,君临和天气同盟,他未必敌得过,便决定从其他地方入手。 只是没承想君凰的速度如此之快,这么短的时间就攻到了辽源城。辽源城是原野的屏障,若辽源城破,大燕还真危险了。 是以他做的安排还未达到他预期的要求,便匆匆赶回来坐镇。 不过,纵是未达到,却也有一半的把握。 成,半壁江山都是他的;败,连大燕都将不复存在。 他在赌。 “王上,那我们现在该如何做?出城应战还是……” “等。” 等什么? 自然是等对方粮草耗尽又军心不稳,再一举出击,如此方能稳cao胜券。 “现下你们需要做的是稳住军心,勿要乱了方寸,孤自有思量。” 众将领面面相觑,但基于他们对燕浮沉的信服,还是依言行事,“是,末将等告退。” 一众人离开,议事殿中便只剩燕浮沉及常跟在他身边的夜煞统领夜一。 “王上,您此举是否太过冒险?不若属下召集夜煞成员夜探敌营,直接取君临帝首级,待对方失去主将军心涣散,便会不堪一击。” 燕浮沉手里的夜煞是他专程培养出来的,武功许要比君凰的暗影卫略胜一筹。 当然,这并非是说暗影卫不行。只是夜煞专司刺杀类的事,武功较高;而暗影卫比较全能,除却武功,他们还擅长查探消息收集情报。 “若君凰如此好杀,孤有何至于如此费尽心力。”要杀君凰,就是他亲自出手都未必做到,更况夜煞。 夜一沉默。 他其实也知道要杀君临帝不易,这般提议也不过是想去碰碰运气。 “但王上此番将兵力分出去大半,若君临帝就此攻来,辽源城恐难守住。” “无妨,只要孤不现身,短时间内君凰不会有所动作。”当然,只是短时间不会有动作。 若拖的时间太久,考虑到粮草等其他问题,君凰也不会许不会再等。 “孤让你派人去寻药王山老药王,可有消息?” “回王上,据属下派去的人传来消息,老药王此番已离开君都,在来大燕的路上,不过这一路上我们的人并未发现其踪迹。” “尽快将人寻到,邪蛊之术,看似阴邪,实则若用得妥当,未免不是不是一大助力。而今老药王众叛亲离,正式孤将人拉拢过来的好时机。” 夜一有些犹豫。 “有话便说,何故吞吞吐吐!” “恕属下逾越,王上,邪蛊之术为世人所不容,而今不只药王山,整个天下都容不得老药王。若您在此时接纳他,恐会于您的名声不利。” “无妨,孤已想好解决的法子。” 夜一都能想到的问题,燕浮沉又怎会没想到。 他将人拉拢过来,自然不能叫君凰知晓,否则若君凰有所防备,他将夏旭拉拢了来也未必能起到作用。 这世间有一种技艺叫易容术。只要遮去容貌,谁人又知那是夏旭?就算有人知晓,没有确凿的证据也无济于事。 在燕浮沉看来,夏旭不是好人,他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人。 说是将人拉拢过来,其实不过是相互利用的关系。他暂时需要夏旭相助,夏旭需一个容身之所,各取所需。至于将来是敌是友,那是将来的事。 只是眼下,燕浮沉并不知夏旭已被顾月卿下毒,且他还中了自己下的蛊,虽还能动用蛊术,却实力大不如前。 若是知晓,燕浮沉会否想着将人拉拢过来就不一定了。 实则燕浮沉会想着将夏旭拉拢过来,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君凰到底是夏旭的徒弟,武功皆是夏旭所授,夏旭许有他的弱点也未可知。 总归多一个夏旭,利大于弊。 夜一对燕浮沉自然是无条件信服的,燕浮沉都这般说了,他自然不会再有任何异议。 “属下会尽快将人寻到。” “嗯。”燕浮沉点头,又吩咐:“传信下去,孤此前做的安排可以出手了。” 夜一得令退下。 只是他方出议事殿,便遇上一人。 “属下见过珏王。” 正是燕珏。 说起燕珏,这几个月一直都待在珏王府中,外面的消息他自然也知道一些,为此还入王宫寻过燕浮沉几次。 只是每次都被人拦在门外,道是燕浮沉在病中,不宜见客。 次数多了,加之早朝都是朝中大臣在主持,燕珏便知,燕浮沉许已不在王宫中,甚至可以说都离开了皇城。 燕珏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心思,在得知君临和天启的大军已攻到辽源城,便孤身一人骑马往这边赶来。 他其实还比燕浮沉早到辽源城三日。 他是大燕仅剩的亲王,拿着亲王令,辽源城的守城将领自不敢拦他。相反的,看到他来,他们竟仿若找到主心骨一般。 未见着王上,有王爷坐镇,他们也能安心些。 而今在大燕,谁都知道珏王很得王上重视。 燕珏颔首,“王上呢?” 自从燕浮沉将燕珏从君凰的剑下救下,燕珏对燕浮沉便不再似从前一般生分,到得现在,他都不再称燕浮沉“大燕王”而是“王上”。 这无形中的变化,旁人看得出来,燕珏自己也明白。 燕浮沉救燕珏说是还他一命,但燕珏并不觉得燕浮沉真的欠了他。是以燕浮沉救下他,在他看来实是他欠了燕浮沉的。 “王上在殿中,属下这便去通传。” “不必,你自去忙吧,本王自己进去即可。” 夜一迟疑一瞬,垂首退下,“是。” 珏王能在王上未赶回来前来到辽源城坐镇,也不会对王上不利。便是真有不利,以王上之能也能应对。 这般一想,夜一才敢不通报都放人进去。...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