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 大战之前
书迷正在阅读:穿越兽世:兽夫,要低调、二次元升级系统、我有无数神通、浑天星主、同治大帝之一统江山、王牌出击:校草殿下,晚上好、重生国民男神:夜帝,花式宠、我来自漫威未来、星际之逃离地球、顾先生,晚安!
“首李,抓获两个楚国游哨。” “拷问附近暗哨。” “是!” 借助夏秋时节的南风,船团宛若一条前所未有的长龙,缓缓地通过了彭蠡泽。 刚过彭蠡泽,前方的侦察船就先行抓获了几个楚国沿江边军,这些倒霉蛋只是来江边捉一些鱼虾野味。 芦苇荡中的野鸡野鸭很多,禽鸟吃不到,鸟蛋总归是不缺的。 倘若还有鱼鳖,那就是更好。 只是楚国人怎么都没想到,茫茫大江,宽阔百里都不止的水面之上,居然出现了遮天蔽日的风帆。 水平线的尽头,桅杆高耸,风帆齐整,舟船宛若一头头巨兽,整齐划一地排着队伍,逆流而上! “报告!水流改向!” 方位开始发生变化,李解看了看日头,判断这已经过了彭蠡泽,沿岸的地标也能看到,有些地标做得非常明显,就是在岩壁上刻字,然后涂抹黑色或者红色的颜料。 “方位偏西北,观察沿岸地标!” “是!” “打旗语,通令各船船长注意水流!” “是!” “今日,直下郢都!” “是!” 桅杆的瞭望塔上,水手先用镜子反射阳光,后方船只注意到之后,立刻回应。 接着,瞭望塔上的水手,开始打旗语。 “水流转向——” “水流转向!” “转帆——” “转帆!” 咚咚咚咚…… 一条条船的甲板上,水手们飞快地忙碌起来,一直没有在工位上的桨手们,也时刻准备着开工。 为防触底而预备的撑杆,也第一时间架上了船舷,撑船工随时都要以防万一。 “队长,三号地标。” 沙东所在的战船上,副手不断地用望远镜搜寻沿岸地标。 方位确认之后,沙东立刻看着地图,尺规略作估算,沙东顿时松了口气:“接下来一段江面,要好走得多。” “我们在这里,楚国南沂在这里。” 沙东在地图上点了点,“过了南沂,云梦泽就离得不远。” “云梦泽南部沿江,楚国舟师孱弱,陵师稀少,不过,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州氏立足云梦泽数百年,虽屡遭汉水诸国欺凌,总也是有些实力的。要以防州国逢迎楚国!” “是!” “放下快帆!” “是!” 不多时,一艘船体狭长的小帆船“嘭”的一声落水,两个水手上船之后,先用船桨划开一段距离,接着就是快速张帆。 这是丝麻混合编制的风帆,其中还加了马鬃和为数不多的鲸须,韧性也是足够。 只一会儿,这艘小帆船就借助风力,以非常惊人的速度逆流而上。 而且这艘小帆船行走的方式非常诡异,船上两个水手,不断地调整风帆角度,同时借用自身的体重来调整船体重心,使得帆船能够在“高速”航行的情况下转弯。 尽管不是第一次看到,但每次看到这个场面,沙东都是感慨,要是人人都能如此,那该多好。 可惜想要培养这种高速帆船的水手,难度极大,整个江阴邑,只有二十条船不到,总计合格人员四十七人,凑五个小队都还差点儿。 这些高速帆船,主要是用来传递重要情报,还有就是大船行进间传达命令。 前方的侦察船,总体而言船型不变,只是略有改动,乘员增加若干,武器装备也要复杂一些。 “首李!是快帆。” “嗯。” 略微收帆,高速帆船靠近之后,船上一个水手,立刻拿起弓箭,朝着大船射了一箭。 鹰羽箭上还系着一根小竹筒,里面塞着的,就是要通传的消息。 咚! 没有箭头的鹰羽箭,还是射中了甲板建筑,没有箭头,照样能够射穿甲板建筑上的普通木板。 “首李。” “嗯。” 将竹筒中的纸抽了出来,看完之后,李解面露喜悦:“照现在的进度,今天应该就能通过云梦泽。” “这个什么州国,全国才多少人。” 不是李解太过自大,实在是州国国力非常孱弱,别说跟楚国争斗,每年光抗洪,就基本把国家资源都消耗得七七八八。 这两年州国还能苟延残喘,没有被楚国完全侵吞,纯粹是因为吴楚之间的贸易太过发达,通过出口给江阴邑大量原材料,才给续了命。 因为国君在青铜器上的消耗大量减少,用在国家上的青铜器,自然也就增加。 而且州国并不能直接出口到江阴邑,没有太好的船,别看李解能够组织船团通过彭蠡泽。 整个江汉地区,只有楚国还有这个实力来冒险,但也只是冒险,没有好的时节,过彭蠡泽跟踩着小舢板就下海差不多。 所以州国的进出口,也是借用北方的陆地和内河,最多就是顺流直下到南沂邑附近,这里势力比较复杂,南蛮族群林立,但吴国也的确有南方的商队,可以绕过彭蠡泽,或者说在彭蠡泽的南部缓流通行。 东西横穿彭蠡泽南部,就能转道陆路。 然后就能在长江南岸的沿岸地区进行换货贸易,不仅仅是州国,楚国、罗国、群舒、群巢、英氏、荆蛮、南巢、百濮等等大大小小国家地区的民间力量,都在这里集中,形成了群星点点状的贸易带。 规模很小,可能都比不上吴国的一个市镇,但有交流渠道,就是好事。 而且李解和吴国不同,李解的江阴邑,就是需要分工,而自然而然发生的社会分工不同。 江阴邑指导性很强,说要什么就是什么,往往就会形成地区产业。 如今海阳的苎麻,也已经是一种特产,因为靠近雷邑,为了沾光,又称“雷麻”。 州国同样如此,州国为了换来石器、陶器、低价丝绸、麻布成衣,主要就是用各种皮革。 鳄鱼皮、犀牛皮、鹿皮、豹皮、虎皮…… 只要是州国在这片地区能搞来的,以往都是存了上贡给楚国,现在就是在换货贸易中出售。 江阴邑囤积的象牙、犀牛角,有三分之一是州国在长江南岸猎杀围捕而来。 以往给楚国上贡,都是卡着点去干,动力基本没有,现在不同,从换货贸易中,州国捞着不少好处。 上贡给楚国,基本就是血亏,属于净亏损。 但跟李解交易,多少都能赚点儿,对一些中低层贵族武士来说,那就不是赚点儿,是赚很多。 前面一百多年能自费前往郢都活动的州国人,可能都没有这最近一年来得多。 这是个小国,怎么折腾,也就这样了。 李解连姬巴的老家六国都看不上,更何况是更矬的州国。 不过为了方便,李解还是决定在进入云梦泽之后,就分一条船过去,把州国灭了,灭了州国之后,州国的俘虏,到时候也能用上。 在后续船团跟进之前,突袭渚宫、郢都,方方面面都要用到人手。 有些脏活儿,他们来干有点不妥当,扔给州国人,就方便的多。 必要时候,还能借州国人的脑袋一用,平息楚国人的怒火。 “命令沙西部进入云梦泽之后,不必西进,转而逆流南下,灭亡州国。” “是!” 命令很快就写好,然后盖章,接着同样是一箭射出,箭矢落水之后,竹筒在水面起起伏伏。 小船上的水手,拿起一根带钩子的竹竿,就将竹筒捞了起来。 随后高速帆船收帆,两个水手抄起船桨,开始飞快地划桨,返回后方船团。 “灭州国?” 跟沙东在同一条船上的沙西,看完老大的命令之后,一脸的懵逼:“那什么时候会师郢都?” “等命令就是。”沙东说罢,见沙西眼神似有不情愿的样子,便道,“跟州国人打过交道的,这里只有你。你就在棠邑、鸠兹往来,更熟悉类似地形。” “我不是不愿意,只是州国太弱,现在的州国,可能连正兵一千都没有,举国军备废弛,我部前往突袭,打下来容易,之后如何接管?” “等命令。” 沙东神情严肃,“或许首李还要用上州国人。” 得了命令之后,沙西就下了船,搭乘小舟,前往自己的本部战船。 和沙东不同,沙西大部分时候,都是负责侦查任务,临时充当治安部队的教官。 李解让他负责灭掉州国,也是出于这个考虑。 如果是攻坚,就会选择沙哼、沙哈这样的猛将。 长期从事侦查任务、地方治安任务的沙西,在灭掉州国之后,完全可以用日常的办公方法来梳理战果。 这样李解如果在渚宫作战大获成功,需要用到人力的时候,沙西就能立刻组织州国战俘,运送到前线进行消耗。 打仗这种事情,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万一后勤船团跟不上,万一楚国大部队没有顶到三关、大别山,万一突降百年难得一遇的特大暴雨…… 只要出现这种奇葩状况,前线用人就比较吃紧,中间有个缓冲,显然也要更加有偶底气一些。 尤其是州国跟楚国并不融洽,作为偃姓国家,州国就是在破产边缘,最近一年,也就是吃到了李解的扩张红利,这才续了命。 否则按照正常的国家兴衰,州国就应该被楚国彻底消化干净。 实际上也是如此,州国周围,已经有了大量的楚国力量在投放。 城寨、兵站、桑田、野人聚落,蚕食鲸吞,不断地压缩着州国的生存空间,整个州国剩下的核心土地,其实已经养不活多少人,不得不转而往长江南岸讨生活。 可以说是个半农耕半渔猎的国家,而且还非常依赖天气变化进行采集活动。 整个国家体制相较一百年前,是严重退化。 伐楚的明暗两路大军,北线大张旗鼓、声势浩大,那气势汹汹的威慑力,不仅仅是逼迫得楚国在大别山西北一线到处建设防御工事,所有山口关卡,都是营寨连绵,土墙不绝。 楚地本就多湖泊、溪流,地理优势自然也会利用起来,淮水伯府的北线大军,先头部队刚过黄城,楚国已经将地盘上的桥梁津渡全部关闭。 又借着夏秋交际天气炎热,一把火将大别山南面的密林全部烧了。 郢都的精英是见识过李解在逼阳之战时候的土工作业,留给吴人太多的林木,楚人拆多少桥梁,吴人就能建多少出来。 今时不同往日,淮水伯府麾下的工兵,其搭建临时性建筑的能力,甩天下诸侯不知道多少条街。 一夜之间就城寨林立,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怎么各自独立,此时楚国的地方势力咬牙也要为楚国而战。 有投降派,自然也有战个痛快的武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