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开辟新传统
左庸的食指,颇有王云霞食指的风韵,稳准地对着她的脑门儿戳了过来,细品之下,也就缺了点mama王云霞食指的狠劲。 “笨蛋。”左庸含笑轻骂。 孙清娜揉着脑门,眼睛里全是嗔怪:“哪有?分明就是嘛。” “是你个头啊,”左庸搂了一把列开身子老远的老婆,一边爱怜地帮她揉额头,一边解释:“评判一件事情不能双标。同理,不能同时评判两件事。 我们要讨论的,不是刻了章的好处,而是该不该私自刻章。 我认为我mama再有说起来冠冕堂皇的理由,也不应该冒名刻章。冒名刻章这件事情上,她错得没有任何可以辩解的余地。” 孙清娜聚焦了一下思维:“的确,单纯就冒名刻章而言,她是做得不对。” “不是‘不对’,是‘错’。”左庸咬文嚼字道。 孙清娜跟着点点头。 “她做出这样的举动,显然眼中是没有她爸爸的,这给我的冲击很大,我当时就想,她是不是在告诉我,以后我眼中也不必有她,等她老了时候,她的意愿根本不值得倾听,她的权利我可以随意践踏。” 孙清娜这次又吃惊了一回。 还记得那个木碗的故事吗? 过去有个老人,老人年纪已经很大了,没法照顾自己,每回坐在餐桌前和家人一起吃饭时,经常把菜汤洒在餐桌上。有一回,老人把碗也给摔破了。 儿媳见到后,非常气愤,指着老人家的鼻子说:“你个老不死的,怎么吃饭的!天天都把饭汤洒落不说,还把碗给打破了!总是给我添乱。” 那儿媳不准老人再在餐桌上一家子吃饭,用木头给老人做了个碗,让老人自个吃去。 5岁的孙子也拿起了木头和刀,他说:“我也要做一个木碗,跟爸爸做的那个一样,先留着,以后等你们老了,拿出来给你们吃饭用。” 夫妻终于意识到:自己对老人做了什么,孩子都看在眼里,牢记在心。 一直以为寓言故事只是短小精悍的文学作品,原来竟是真的! “你跟你mama反馈过你的感受吗?”孙清娜问左庸。 左庸摇摇头:“我mama从来么有问过我,我也从来没有跟她说过。中国人不善于表达感情,我也不例外。再说了,说了有用吗?” 孙清娜不自觉手握住了自己的领口,她想的是,假如她做了什么儿子欧元认为不对的事情,她倒是由衷地希望欧元能反馈给她。欧元对她来说那么重要,她愿意为了欧元而改正自己呢。 “应该会有用的。”想到欧元与自己,孙清娜坚定地对左庸说道。 左庸摇头,想了想,又摇头。 也是,像他这么理性的人,怎么会相信无法量化和具化的“爱”的力量呢。 2006年1月1日,中国大陆取消农业税,农民告别有2600年历史的“皇粮国税”。 3月16日,美国与伊拉克联军对伊国首都巴格达北边一百廿五公里处萨马拉的武装反抗势力据点发动大规模空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