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丰收年,粮满仓,笑开颜!(6000大章酬谢亲们!)
书迷正在阅读:神级孵化、迷踪谍影、彀中人、大唐说书人、战魂途、西游之妖行纪、腹黑帝少:纨绔校草小娇妻、异食斋、逆天毒妃:傲娇邪帝,强势宠!、三国之寒门军师
阳光从蔚蓝无云的天空倾泻而下。 一阵秋风吹过,树上的落叶顺着风打着旋,落到了地上。 自从硝烟起,就陈静下去的小山村,今年终于彻底的热闹了起来。 可能也不止这一个山村热闹,全国各地都高兴着,在对新生活有了希望和向往的人民脸上,都挂满了笑容。 头两年运动刚结束时,人们的心还在胆战心惊着,就怕这是梦。 现如今总算是醒过神儿来了,知道这不是梦了,每个人又都有了希望。 尤其是看着这满仓的粮食,今年真是一个丰收年,全国各地都是大丰收,种什么得什么,没有一样不丰收的。 周淑洁,正在自家的仓房门口,看着装满了一仓房的粮食笑着。 她脸上的表情,那是怎么压着嘴角都是翘着的,她可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只是这丰收的喜悦特别容易感染人。 有着一段别人没有的记忆,所以她知道接下来几年都是风调雨顺的。 不说年年丰收,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灾难。 而且国家的政策也越来越好,像现在就有很多的个体户,其实她也想弄个个体户当,主要是她家的地,明年就给郭叔他们家种了,她自己每天闲着,觉着不是那么回事儿。 但这件事情还需要再考虑考虑,所以就以后再说吧,现在最主要的是把要交的粮食任务交了。 今天村子里都很热闹,家家户户都敞开着大门说说笑笑,就等着收粮食任务的到自家装粮食。 往年这时候可从不这样,有的甚至都把门关上,不想交任务,就因为交完了任务,自家的孩子都吃不饱。 今年家家都有着一屋子粮食,谁也不怕孩子吃不饱了。 就连村子里最穷的那几家人家,每年都拖欠生产队的任务,今年也能全部都还完,还能剩很多钱。 所以说,这村子里就没有不高兴。 周淑杰她们家住在村尾,每年收粮最后才到她家。 今年也不例外,人没来的时候,她就坐家算了一下自己今年给队上出工能抵消掉多少粮食。 不算还没发现,这一算才看出来她今年是真的没偷懒,不只自己家的活一天没落,就连给队上出的工也能给家里省下三袋麦子。 当然啦,今年用拖拉机种的小麦,队长说过两天又要用拖拉机把麦地都耙一遍,这个耙地买油钱需要村民自己交。 在这样一算,周淑杰觉着这三袋麦子钱差不多正好够今年耙地的钱。 她正坐在屋子里算这些帐呢,就听见隔壁郭婶儿家的院子里热热闹闹的说话声忽然大了起来。 看来收粮的车。这事到了郭婶儿家了。 周淑杰把炕上的账本儿,笔都收拾起来放在一边,穿上鞋子下了地,拽了拽衣角儿,就去郭叔家了,她要去那院帮帮忙,哪怕只帮着端个水也行啊,她就是想去凑凑热闹。 周淑杰一到自家院子里,就能听见郭叔家传来的说话声。 村民甲高声问道:“老郭,你们家今年一晌地沟多少袋麦子。” “哈哈哈哈!”郭叔,先是笑了一下才说道:“不多,不多,咱们都差不多。” 村民乙接过来话说道:“差不多什么呀,地里打的可能差不多。但今天交的可绝对不会是一样的。就你们家这些壮劳力,挣的工肯定比我们多,这能省下多少麦子呀,明年的吃粮都够了。” 郭叔谦虚的没说什么,就是跟着哈哈哈的笑着。 周淑杰进院的时候,就看见她大伯拿着本子,跟着郭叔他们家对着他们家今年出的工呢。 跟前儿还围了一帮好信的村民,都想知道他们家今年得省几袋粮。 郭家的几位嫂子倒是没往人群儿里凑。但也都在屋门口笑呵呵的看着这一帮人,一看见周淑杰进了院,郭大嫂就冲他摆了摆手让她过去。 周大伯拿着生产队记人工的本子,翻到了郭家那一页,跟郭叔拿过来的本子对比出工的人数和天数,旁边还夹了一张演算纸。把人数天数都算完再乘以今年的二十五斤粮食,这一算下来竟然能给家里剩下十八袋麦子。 一旁围着的村民一听这个数儿,就都夸着说道:“你看人老郭家,都是壮劳力,还都能干,你看这省多少粮食,这一年吃不了的吃。” 村民也跟着说道:“可不是嘛!哪像我们家呀,就我们两口子,下面儿要养五个孩子,上面还有两个老人。我们家今年顶天儿才省下来五袋粮食。” 旁边的村民接话道:“那也没啥可愁的,今年咱们这粮食都没少打,叫完任务家家都能捞点儿钱,去了种子,剩下的粮食也够明年吃饱饭的了。再说了,你们家那大小子,二小子。明年就能跟着去上工了吧,明年就能挣来自己吃的了。你还愁啥呀!” 大家就这么,你一句儿我一句儿的唠着嗑。 等送粮的车回来赶到了大门口,这帮人已经喝了两气儿水了。 郭叔家的帐也早都已经算明白了,这一直等着的车来了就开始干活,就听见院子里想起了,他们扛袋子的口号声。:“1,2,3,上肩儿,走!”一袋袋的粮食扛上车。 不一会儿,郭叔家的就快装完了。 周淑杰到大门外一看,后面还剩了三个空车,就知道这一趟自己家的也能都装上车拉走。 她跟郭家的嫂子们打了声招呼,就赶紧回到自家把大门打开。又把在院子里玩儿的两个孩子都抱回了屋里,一会儿院子里来人装车,她真怕孩子被磕着碰着,要是一眼睛没看着,跑到外面被牛马踢着踩着可咋整,所以她就把哭唧唧的两个孩子关进了屋里。 孩子也弄进屋去了,大门也打开了,仓房门也打开了。 周淑杰站在院子里想了想,把这家吃饭的小炕桌搬到了房门口。 又从碗架子里拿出来两摞干净的碗,把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提了出来。每个碗里先到了半碗水,放在那凉着。 等各位叔叔大爷一会儿进院有渴的,好能喝上一口温开水给他们解解渴。 说来也快,不一会儿就看到他们一大帮人,呼啦啦的就进了院子,周大伯把账本一翻,翻到了周淑杰家那一页,她们家就她这一个人出工特别好算。三下五除二的就算出来多少东西了。去了抵销的粮食,该装多少,装什么也都有了数,帮忙的就开始动手装粮。 年轻的用后背背着,用肩膀扛着。一些年纪大的一色抗立肩,你们知道什么是吗?就是把整个袋子直接立在肩膀上。这样扛粮食往车上放的时候特别好放。但这也需要技巧的,你平衡如果掌握不好,就容易把袋子摔到地上摔破,粮食会撒一地。 周淑杰,还在一边插空告诉着各位旁边有凉好的水,谁渴了就喝。 她们家装的算是最快的了,没一会儿就装完了。 她们家是最后一家,装完了就都装都利索了。一帮人也都呼啦啦的跟着装好的车走了,除了要赶车送粮的其他的都回了各自的家。 周淑杰,把最后留下来跟她说话的郭家两个嫂子送出了院子才关上了院门。 她又回到了苍房看了一眼,里面还剩的那半仓粮食。看见这些余粮,心就像有了低儿了似的,要说以前她真没挨过饿,就算是挨过饿,她那阵也小没什么印象,早都不记得了。 据说,村子里有几家的老人,当年挨饿时经历一些痛苦的事,到现在都记忆深刻,每年打下来粮食,晚上睡觉都守在仓房,就怕这粮食不见了。(所谓痛苦的事,就是那时很多人家都有年龄小的孩子。因为挨饿,吃不饱,身体差。生病根本就扛不过来就那么去了。) 周淑杰,动手把这有些微乱的仓房收拾了一遍。 收拾干净了,她自己身上也沾了一层的灰。 进了屋舀了一盆子水,洗了手擦了脸,投了个抹布擦了擦身上的灰。这才去外面把碗和桌子收了回来,用过的碗都从新的刷洗了一遍,才又放回碗架子里。 等她进了里屋,才发现。先前儿被他关进屋里还不愿意的两个孩子,已经在婆婆的拍哄之下都睡着了。 现在这两个孩子心眼儿越来越多。 身体也跟正常的孩子差不多了,每天在外面跑时周淑杰就没太限制他们。 今天把他们往屋里一关,他们还不愿意了哼哼唧唧的,但也怕他们的娘瞪眼睛,就没敢大声哭。 其实,周淑杰还真没怎么打过他们,可能是这两个孩子比较懂事儿吧。 虽然也有霍霍人的时候,小孩子难免会淘气吗。只要跟他讲通了道理,他们两个就不会再霍霍第二次。 要说现在这两个孩子,大人说话他们基本都能听懂。但他们自己就不爱说话。 不是不会说是不爱说,以前小时刚学说话时,奶奶,娘的,成天嘴没个闲着,现在会说了却轻易的不怎么开口。 其实周淑杰觉着,也可能是没有小孩儿和他们玩儿的事儿。 现在是秋收完了,都利索了,等有时间了就把他们领到郭婶家玩去。 让他们跟郭三哥的孩子在一起玩,他们俩这嘴也就能张开了。 在睡着的孩子脸上轻轻的亲了一下。 周淑杰又出了屋,拿起苍房门口摆着的框,进了后园子。 现在是老秋了,园子里的菜基本上就算是没了吧。 只剩下一些葱,韭菜,大白菜,萝卜。 还有她格外种的一些蘸酱菜,像茄子辣椒豆角,这些已经都落架了。 柿子和黄瓜还有很多,都是熟的满园子红的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