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浪爷名震天下!奇迹之手!
史上最强赘婿正文卷第378章:浪爷名震天下!奇迹之手!最近的越国民众,实在是被刺激得有点狠。 之前因为太子投降,二十几万大军覆灭,天南行省沦陷,天北行省岌岌可危,天西行省沦陷几郡,真的是一副亡国景象。 哪怕再乐观之人都要绝望了。 所以整个国都陷入了一种末日狂欢。 醉生梦死,就等着国家灭亡那一刻的到来。 然而没有想到。 一个多月之前,忽然局面逆转。 矜君退兵了,吴王也退兵了。 听到这两个消息之后,国都万民依旧不敢欢喜。 因为这两个胜利都是外交胜利,不扎实。 而且楚国的三十几万大军就在天西行省,正在围攻镇西城。 一旦天西行省沦陷,那越国依旧难以摆脱厄运。 紧接着,一个离奇的消息传了过来。 宁政和沈浪率领一万大军,翻越大雪山,跋涉几千里,突袭楚国王都。 仅仅不到一日时间,就拿下了楚王都。 听到这个消息后,所有人本能都觉得荒谬。 怎么可能啊? 牛皮吹上天了,白日做梦。 有史以来,压根就没有军队能够翻越那座千里大雪山。 而且楚国王都乃是天下坚城,没有个二十万大军根本连攻城的勇气都没有。 楚王都就算守军再少也有好几万吧。 紧接着,消息传来得越来越多,越来越荒谬震撼了。 什么宁政和沈浪烧了楚王宫,俘虏了楚国王后,王妃等人。 不仅如此,还凭借几千军队击退了楚国的七八万援军。 总之消息一个比一个离奇,哪怕是话本中也不敢这么写,就看到天上无数牛在飞。 然而…… 真的毕竟是真的。 传来的消息越来越具体,越来越详实。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一切都是真的。 之后,真正的实锤来了。 楚王听闻噩耗之后,吐血昏厥。 然后越王宁元宪正式昭告天下,庆祝宁政和沈浪获得史诗般大捷。 接着是尚书台和枢密院,用非常官方的口气向整个越国所有郡城发布了塘报。 宁政殿下率领一万大军,远征楚国王都,大获全胜,正式占领楚国都城,并且俘虏楚国王后,颜妃等王族成员一共五十七人。 这下子,越国万民才敢相信这个惊天的捷报。 然后…… 彻底陷入了沸腾。 这真是前所未有之胜利,前所未有之奇迹。 凭着一万人直接攻陷了敌国的王都。 这个大捷,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因为这一场胜利,越王宁元宪亲自率领群臣前往越国王陵祭拜,感谢宁氏王族列祖列宗的庇佑,才使得宁政获得如此史诗般大捷。 这一次祭拜先祖,除了文武百官之外,还有几千民众。 之后越王宁元宪下旨大赦,并且给国都所有六十岁以上老人送去粮食和rou。 整整几天的与民同乐。 宁元宪作为国君,想尽办法将这场胜利烘托到了极致。 宁政和沈浪虽然远在楚国王都。 但是越国从南到北,都彻底陷入了欢乐的海洋。 之前亡国的阴霾,彻底消散。 宁政之名在天下万民中瞬间高涨,直接成为了力挽狂澜,扭转乾坤之英雄。 之前他背负的骂名,也瞬间消散。 万人称颂。 不仅仅是普通百姓,就连许多读书人心中也不由得涌起一阵念头。 宁政殿下继承王位,或许也不错。 甚至不仅仅是部分读书人,就连一些普通的官员也渐渐转变了观念。 当然了,越国朝堂文武高官依旧是支持宁岐的,因为他们的利益已经绑定了。 但是还有许多中低层官员,他们还接触不到祝氏,也接触不到种氏家族,他们是凭借本心的。 利益足够让人眼瞎心盲,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资格成为利益者的。 绝对许多中低层的官员来说,宁政上位和宁岐上位,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所以一切都和沈浪想象中的一样。 远征楚王都胜利给宁政夺嫡带来了惊人的效应。 ……………… 同样,任何言语都无法形容国君宁元宪得到这个捷报的狂喜。 他简直比任何人都要激动,都要不敢置信。 当然,还有心疼。 这件前无古人的奇迹,竟然真的让沈浪和宁政完成了。 所以得到捷报之后,宁元宪动用了一切力量去宣传这次胜利,又是祭祀祖先,又是与民同乐。 甚至派遣骑兵将这份捷报传到越国的每一个角落。 一切都是为了宁政上位做铺垫吹风。 当然朝堂上除了少数几个人,文武百官对宁政的态度依旧冷淡。 但是在这场伟大胜利的面前,任何官员都不敢出来泼冷水。 ……………… 宁政和沈浪的捷报刚刚传遍越国各地。 很快,另外一个惊天的战报又穿了过来。 楚王暴毙! 三王子宁岐俘虏楚国太子。 楚国太子登基为王并且和宁岐王子签订了停战协定。 三王子宁岐涉嫌谋杀楚王,只身进入楚军大营,等候彻查。 刹那间。 整个越国再一次陷入了沸腾。 在他们看来,这又是一场伟大的胜利。 楚王死了。 对于朝堂来说,楚王暴毙这件事情并不光彩。 但老百姓可不管这么多。 管你楚王是在战场上当众被射杀的,还是被暗杀的。 总之,楚王这个大敌人就是死了。 三王子宁岐牛逼。 无数万民歌颂完了宁政,又歌颂宁岐。 又或者两个人一起歌颂。 然而对这一场大捷,整个越国朝堂同样是寂静。 不管是尚书台,还是枢密院都没有人歌颂宁岐的功绩。 因为这件事情太大了。 在大炎帝国的规矩下,暗杀楚王可是天大的罪名。 在事情没有定性之前,所有的高官都不会表态。 哪怕宁岐在这一战的表现确实了不起,哪怕他们都支持宁岐。 ……………… 宁元宪收到镇西城详细战报后,再一次陷入了震撼之中。 甚至彻底对宁岐刮目相看。 之前他对宁岐非常失望,这个儿子竟然私自和大炎帝国签下密约,私自勾结隐元会,私自和矜君谈判要割让整个天南行省,天北行省六郡。 他觉得宁岐没有骨气,空有政治手腕。 然而这一战。 宁岐的血气,展露无遗。 何止是出色? 简直就是奇迹。 当宁岐还没有射箭,楚王已经倒下的时候,宁元宪完全可以想象宁岐会是何等的绝望。 楚太子冲向宁岐的时候。 宁岐退缩,一人冲向楚太子几千骑兵。 这是何等勇敢?何等壮烈? 楚王被谋杀,楚太子表现完美,哀兵必胜。 在那一瞬间,整个镇西城战场是最危险的时刻,随时可能崩溃。 一旦镇西城沦陷,整个天西行省沦陷,新楚王就会直接杀到越国都城之下。 为了报仇,新楚王可以名正言顺灭掉天越城,焚烧越王宫,逼死他宁元宪。 完全是宁岐力挽狂澜,俘虏了楚国太子。 这才挽救了镇西城,挽救了天西行省,甚至挽救了越国。 宁元宪一遍又一遍看了战报,每一次都热血沸腾。 他何德何能? 竟然有两个如此出色的儿子? 然后,他稍稍陷入了纠结。 宁岐继位,或许也不错? 单纯个人能力上,宁岐仿佛比宁政更加出色。 而且,宁岐继位毫无障碍。 祝氏、种氏都只会鼓掌欢呼。 反而想要让宁政继位,会有天大的波澜,甚至是危机。 不过,若是宁岐继位的话,越国会不会落入大炎帝国手中?朝政会不会被祝氏掌握? 思考了一阵后。 宁元宪发现,宁岐继位的话,凭借他的是手腕,能够镇住祝氏和种氏。 甚至大炎帝国吞并天下的时候,宁岐懂得妥协和权衡,更加能够保住宁氏王族的基业。 若宁政继位,大概是宁死不屈的。 但是宁岐一旦上位,那宁政、沈浪便死无葬身之地了。这是一个冷酷的雄主,绝对容不下宁政和沈浪的。 宁岐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凡是喜欢用政治手腕,非要逼到绝境处,才能豁出性命,豁出所有。 如此一来,越国的隐患就解决得不彻底。 反观宁政,坚毅不拔,凡事挑最难的做,一定要彻底解决问题。 看起来笨拙,但实际上才能一劳永逸,一洗越国之前的污浊。 思来想去。 宁元宪还是觉得,宁政更适合做越国的君王。 宁岐还是太聪明了,不像宁政这般笨直。 但宁政上位,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未来大炎帝国吞并天下的时候,宁政统率下的越国很有可能成为出头鸟,成为大炎帝国第一个吞并的对象。 他太不狡猾,太宁折不屈了。 世上真是没有两全之事。 但宁元宪还是更加偏向于宁政。 真是有些头疼,一下子出现了两个出色的继承人。 但是…… 当宁岐只身入楚营的时候。 越王宁元宪心中稍稍有些失望。 然后,出于舔犊之情,他下旨三王子宁岐返回国都。 这一是为了保护宁岐,二是为了逼迫宁岐表态。 你是我宁元宪的儿子,和大炎帝国皇帝站得这么近做什么? 所以你宁岐若是听从我的旨意返回国都,代表你和我还是同一条心的,我还愿意给你机会。 但你坚持留在楚王营中,那就代表着你迫不及待要为皇帝背黑锅, 而且,在你宁岐的心中,我这个父亲的分量还远远比不上皇帝。 若你宁岐回王都。 那谋杀楚王之事,我宁元宪可以亲自去炎京和皇帝谈。 ……………… 宁岐看着手中的旨意发呆。 一方面他的心有些热。 因为他的表现终究还是打动了父王。 宁元宪在旨意中说得清清楚楚,宁岐回天越城,宁元宪北上去炎京。 作为父亲,他愿意保护宁岐。 而且父王的话中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他愿意重新考察宁岐,愿意重新给他机会,而不再像是之前那样完全偏向宁政。 但心热的同时,宁岐也有些皱眉,甚至反感。 父王作为一国之君,太意气用事了。 我宁岐留在楚营才是最好的选择,作为一个君王,你竟然让我在你和皇帝两人之中做选择? 越国就是因为你这般性情,才会折腾到这个地步。 父王你愿意保护我,但是……你有能力保护我吗? 皇帝陛下不喜欢楚王,他也并不喜欢你越王。 在皇帝和父王之中,宁岐会毫不犹豫选择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 这就是现实。 但他也头疼,因为一旦拒绝了父王,就等于彻底伤透他的心,彻底将宁元宪给的机会推之门外。 如此感情用事,真是不配作为君王。 宁岐愤恨地将宁元宪的旨意拍在桌子上。 新楚王走了进来,笑道:“贤弟,你若要回天越城,我不拦你,越王给我交代便是。” “我怎么可能回去?”宁岐道:“我若回去,岂不是前功尽弃?” 新楚王道:“我们两人都摊上了一个任性的父王,我的父王是过于贪婪。而你的这个父王,之前尊严上受过伤害,所以拼命想要挽回,拼命想要站直腰杆,仿佛只有这样才能重拾尊严。殊不知矫枉过正,一个君王不配性情化,尤其是一个诸侯王。宁折不弯,不是一个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