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白翁的故事(二)
    自然没有人会平白无故的搭救一个孩子。    但这件事真的有运气的说法。    若是那个孩子不被抓住,他便不会在大牢里遇上那个剑士。    那个剑士自认为犯了大错,于是封了剑,故意让人抓住,进入大牢,没有其他半点想法,就是等死。    对世间已无其他眷念的他,一心求死。    恰好他的刑期和那个孩子的相同,于是便被关进了同一间牢房里。    没有什么一见如故。    最开始的几日,那个剑士和孩子都没有说话。    毕竟那个孩子太过瘦弱,太过矮小,没有人觉得他适合做些什么,或许死亡才是他唯一的归属。    直到之后某日,那个剑士无意之中抓到了孩子的手。    那是一双极其瘦弱的手臂。    被那个剑士一握,孩子抬起头,对视一眼。    剑士看到了许多东西,孩子也能感受到很多东西。    于是事情到这里便顺理成章,他成了那个剑士的弟子,那个弟子对世间再无眷恋,但是却不会眼睁睁看着一个好苗子被这些凡人所杀。    于是在某个夜黑风高的夜晚,那个剑士把那个孩子送出大牢。    他没有走,因为他的确是对这个世间再无眷恋。    那个孩子离开大牢,带着一本剑经和一柄剑。    至此便开始在世间游历。    他走过许多地方。    走过这些地方的时候,也杀过很多人。    杀的人里,有好人,有坏人。    但总得来说,还是坏人居多。    在世间游历了差不多百年,那个孩子长大了,只是身材依旧矮小,他悬着那柄很长的剑从一个普通百姓,成为了一位太清境剑士。    他本来就是起于微末之中,又遭逢大难,性子有些古怪倒也很是正常。    只是因为如此,性子反倒是太过偏执。    他因为曾经家破人亡,因此一直觉得,要想不被欺负,便要成为这个世间最强大的人才是。    好在他的天赋不低,要不然那个大牢里的剑士也不会收他做弟子。    三百年后,他总算是成为了一位登楼剑士。    距离沧海只有一线之隔。    或许想,便能跨过去。    只是因为某些原因,他迟迟没有迈过那一步,要不然这世间可能便会再多出一位沧海剑士。    当然,这是他自己的想法。    直到某日,他在山中听到一声剑鸣。    然后他看到有许多剑士都去了白鱼镇。    他听懂了剑鸣声代表着什么,但是他没有理会,因为这个世间,总不是人人都值得依靠的。    也不是什么事情都值得自己付出性命的。    甚至于身处于险境都不值得。    于是那一次他没有出山,但是却遣了弟子外出打探。    不久之后他就得知剑山重开的事情。    要选掌教。    最开始他对这个事情也没有什么兴趣。    他这辈子的想法,大概还是成为沧海,不受人左右。    直到之后的某日,因为某件事。    他选择出山,于是便到了剑山。    当年的那个孩子,于是便成为了现在的白翁。    ……    ……    “这个故事又臭又长。”    白翁看着酒杯里呈现出来的那些东西,很是厌恶。    那个老人笑着说道:“回望自己的一生,你没有觉得有半点骄傲的地方,的确便不是个好故事。”    白翁依然情绪冷淡,“好的故事都在以后。”    老人说道:“过往的那些故事,有些并没有呈现出来,你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个掌教?”    白翁默然无语。    老人喝了几口酒,感叹道:“这座山不是别的什么山,不是别有用心的人可以染指的。”    白翁说道:“拦得下我再说。”    说了这话,白翁不打算再在这里耗下去,他提起剑,对着那老人一剑递出。    这是普普通通的一剑,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就像是稚童一般,一剑递出,洞穿老人的身躯。    没有半点鲜血。    老人本来就不是什么真人。    他看着白翁,仍有笑意,“你为何觉得你是这样的人?”    白翁毫不理会。    抽回那柄剑。    小院消失。    前面只是山道。    他看了看远处,继续往前走去。    一个故事有始有终才好,做事情,自然也是如此。    白翁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山道上。    ……    ……    不久之后,有个一脸疲惫的灰袍年轻人来到这边。    吴山河。    他同样是看到一座小院。    小院里还是那么一方石桌,只是没有梨树。    吴山河推门而入,看到了那个坐在石桌旁的灰袍年轻人。